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敏

作品数:35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心病
  • 6篇冠心病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肌
  • 5篇细胞
  • 5篇老年
  • 4篇血压
  • 4篇高血压
  • 3篇心房
  • 3篇心力衰竭
  • 3篇心室
  • 3篇血小板
  • 3篇造影
  • 3篇肾功能
  • 3篇衰竭
  • 3篇自由基
  • 3篇综合征
  • 3篇老年人

机构

  • 30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松原市人民医...
  • 1篇通化市中心医...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33篇何敏
  • 5篇周方钧
  • 4篇杨萍
  • 3篇曾红
  • 3篇高长斌
  • 3篇何艳茹
  • 2篇杨玉双
  • 2篇赵林阳
  • 2篇麻薇
  • 2篇张桂华
  • 2篇黄小平
  • 2篇陈宇
  • 2篇孙晓莉
  • 2篇李晓微
  • 2篇孙文伟
  • 2篇熊翔宇
  • 1篇刘国晖
  • 1篇刘建芳
  • 1篇张晓江
  • 1篇贺晓楠

传媒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中国乡村医生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高血压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急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全国心血管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被引量:1
1996年
难治性心力衰竭又称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一般疗法、强心疗法、利尿疗法及血管扩张剂治疗亦难以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这种心力衰竭可能是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治疗不当之故。因此,当心力衰竭病人疗效不佳时,应细致深入的寻找原因。
何敏文兰淑
关键词:心力衰竭药物疗法
尿酸性肾病所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特点被引量:2
2000年
何敏周宏黄小平
关键词:尿酸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运动试验对比
1996年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冠心病的疗效早已众所周知.PTCA后运动耐力的改善国内较少报道,我们对20例冠心病患者,在PTCA前后做运动试验,就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PTCA后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情况.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20例冠心病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42~68(平均55.7)岁、全部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单支病变14例,双支病变5例,三支病变1例.20例患者PTCA全部获得成功.2.方法 20例患者,在PTCA前2周内、PTCA后1~3周内分别做运动试验.运动试验为活动平板试验,速度起始为2.74km/小时,每3分钟增加1次,坡度由0开始每3分钟抬高3%.
高长斌何敏冯立艳
关键词: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紫杉醇降解材料对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冠脉支架后较高的早期急性再闭塞及晚期再狭窄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而生物降解材料携带对抑制再狭窄有效的药物-紫杉醇金属涂层支架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目的:寻找出一种用于制作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的细胞学实验,于2003-07/2005-07在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实验室(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紫杉醇可降解材料(左旋丙素酯与聚乙交酯的比例为9∶1)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供。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为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将培养所得第6代平滑肌细胞用0.25%胰蛋白酶在室温下消化3min,加入10%牛血清BMEM培养液10mL,制成平滑肌细胞悬液。将表面处理后用60Co消毒的低温保存材料经水浴加热至37℃,取出置于6孔培养板中,将细胞悬液滴加至材料中部,植入细胞浓度约5×106/cm2,使细胞悬液缓慢向材料周围扩散,最后加入10%BMEM牛血清培养液,放入5%CO2孵箱37℃中培养,每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材料中及周边细胞生长状态。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培养后第3,6,12,19,26,34天后将材料取出,真空干燥、称质量,比较培养前后材料重量的损失,并计算材料平均降解速率。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降解材料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体外培养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45%/d。结论:此紫杉醇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符合制作血管内支架材料的要求。
陈宇李树权何敏贺晓楠杨海山
关键词:降解材料细胞相容性
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分析
1999年
本文报道3例因鱼胆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以提高对鱼胆中毒的认识,现将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患,26岁,住院号:A107162。因浮肿、腰痛6d,少尿3d于1993年10月7日住院。9d前为“明目”而顿服9只生草鱼胆,3h后出现腹痛、腹泻...
张桂华霍新何敏
关键词:鱼胆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
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1997年
对我院1992年11月至1994年2月间,因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而住院的老年患者痰中分离的120株病原菌进行分类,并对其中检出率最高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结果表明,120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105株(87.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38株(31.7%).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中的妥布霉素、下胺卡那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环丙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甲翔肟、头孢哌酮敏感,其中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最强,其MICs90为0.4μg/ml。
华树成李英姬彭丽萍潘国强张玲崔月花何敏刘兆新
关键词:肺心病MIC药敏实验
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液自由基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1995年
观察40例高血压患者血液自由基含量、血浆LPO水平和血清SOD活力及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后的变化。高血压患者血液自由基含量及血浆L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01),血清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经卡托普利治疗后血浆LPO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SOD活力增加(P<0.05)。提示卡托普利能使高血压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速率降低,抗氧化能力增强,自由基代谢紊乱状态得以改善。
何敏刘忠铭姜秀珍林国珍
关键词:高血压自由基卡托普利
高血压专题讲座(二) 老年高血压
2001年
何敏姜秀珍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机制
急性心肌梗死后小鼠骨髓c-kit^+干细胞的动员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中c-kit+干细胞的比例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方法应用8周的野生型纯合子C57BL/6小鼠,胸廓切开术后行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结扎,制作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术后选取第3、7天处死小鼠并获取BM-MNCs,分别应用RT-PCR、流式细胞术和磁珠分选术检测其中c-kit+干细胞的比例,并应用免疫荧光检测c-kit+干细胞的存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组细胞中增殖蛋白的表达。结果心梗组小鼠BM-MNCs中c-kit 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心梗后第3天和第7天时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kit的mRNA水平升高,并且第3天高于第7天。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后第3和第7天,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kit水平和c-kit+干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以第3天为高。心梗组第3天骨髓中c-kit+干细胞的ki67水平高于c-kit-细胞。结论心肌梗死后骨髓中c-kit+干细胞数量及比例应激性增加,并且具有活跃的增殖现象。
张晓江何敏刘建芳万龙杨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心肌修复
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周围血内皮素、一氧化氮、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及不稳定心绞痛 (UA)患者周围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 (NO)、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140 (GMP 140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12h内入院的AMI患者 30例 ,于入院即刻取血。UA患者 30例 ,于UA疼痛发作时取血。分别测定周围血中ET、NO、GMP 140浓度。正常对照组 30例。结果 :AMI及UA患者血浆ET、GMP 140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变化依次为AMI组 >UA组 >正常组。NO的变化与之相反。AMI组与UA组ET与GMP 140呈正相关 (r =0 6 0 2 ,P<0 0 1,r=0 40 1,P <0 0 5 ) ;两组NO与GMP 140负相关 (r=- 0 6 0 6 ,P<0 0 1,r =- 0 5 0 4,0 0 1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缺血时 ,ET、NO的平衡失调与活化的血小板相互作用 ,加速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与痉挛 。
曾红何敏祝金明
关键词:内皮素一氧化氮GMP-140心肌缺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