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志勇

作品数:30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7篇肺癌
  • 16篇小细胞
  • 15篇细胞肺癌
  • 15篇小细胞肺癌
  • 15篇非小细胞
  • 14篇非小细胞肺癌
  • 12篇晚期
  • 10篇晚期非小细胞
  • 10篇晚期非小细胞...
  • 7篇化疗
  • 4篇顺铂
  • 4篇紫杉
  • 4篇紫杉醇
  • 4篇疗法
  • 4篇疗效
  • 3篇预后
  • 3篇突变
  • 3篇耐药
  • 2篇毒性

机构

  • 26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 1篇南京市胸科医...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福建省科技厅
  • 1篇江苏奥赛康药...

作者

  • 26篇何志勇
  • 18篇林动
  • 11篇林根
  • 10篇许凌
  • 9篇陈誉
  • 9篇林景辉
  • 8篇徐海鹏
  • 7篇胡卉华
  • 7篇王强
  • 2篇苏颖
  • 1篇丁翠敏
  • 1篇张杰平
  • 1篇陈超
  • 1篇于浩
  • 1篇欧阳学农
  • 1篇肖锦容
  • 1篇胡丹
  • 1篇刘巍
  • 1篇张宇
  • 1篇张莉莉

传媒

  • 6篇海峡药学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小细胞肺癌中ARL4C的表达及其在EGFR-TKI耐药中的作用
202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ARL4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在EGFR-TKI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3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qRT-PCR法检测ARL4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RL4C在各细胞株中的表达,MTS检测细胞活性及IC50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ARL4C表达变化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RL4C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肺膜侵犯密切相关(P<0.05)。TKI耐药细胞株HCC827/ER中ARL4C在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相较对照细胞株HCC827显著下调(P<0.05);ARL4C过表达细胞株HCC827/ER/ARL4C-OEIC50显著下降(P<0.05),Transwell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ARL4C后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05)。结论ARL4C异常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肺膜侵犯密切相关。过表达ARL4C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EGFR-TKI药物的敏感度并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陈增廖锦容苏颖何志勇胡丹林可焴金善丰林仁章林贤东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获得性耐药
S1节拍化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回顾性的讨论分析我中心S1节拍化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一线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接受口服S1节拍化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一线治疗失败的NSC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4(5~29)个月。患者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为2(1~8)个,无患者达到完全缓解,6例(12.5%)患者达部分缓解,20例(41.7%)达疾病稳定,22例(45.8%)为疾病进展。患者的有效率为12.5%,疾病控制率为54.2%。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4个月。治疗的耐受性一般,有严重毒性反应发生。结论:口服S1节拍化疗联合多西他赛可作为治疗晚期NSCLC选择性人群的治疗方案,但需要进一步探讨其最佳的使用剂量和联合方式。
胡卉华张晶徐海鹏林动王强许凌何志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节拍化疗
一线化疗对肺癌二线多西紫杉醇有效率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评价一线化疗方案(含紫杉醇与不含紫杉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多西紫杉醇治疗有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单药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的临床资料,按一线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含紫杉醇组与不含紫杉醇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基线特征以及二线化疗有效率的差异。并进一步在Pubmed数据库检索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的Ⅱ/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53例患者入组,多西紫杉醇二线化疗总体有效率为17%(95%CI:14%~20%)。一线化疗方案含紫杉醇组患者27例,不含紫杉醇组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ECOG评分、病理类型、分期、一线化疗疗效等均未见显著性差异,两组多西紫杉醇二线化疗有效率为:7.4%(95%CI:1%~24%)VS 26.9%(95%CI:12%~48%),P=0.076。共7篇文献纳入分析,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含与不含紫杉醇)对二线多西紫杉醇有效率均未见显著性影响。结论接受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含紫杉醇与不含紫杉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多西紫杉醇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别。
林根胡卉华何志勇林动陈誉
关键词:紫杉醇多西紫杉醇二线化疗近期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的多因素分析——附1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 :对既往治疗的 13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随访 ,计算生存期 ,应用SPSS软件包 ,采用Kaplan Meier进行单因素分析 ,采用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行为状态评分、脑转移数目、有无合并颅外器官转移、治疗方法、脑转移灶的近期治疗对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 ,治疗方法、行为状态评分、颅外器官转移 3个因素影响预后。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主要预后因素依次为治疗方法、行为状态评分。
何志勇黄韵坚肖锦容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脑转移生存期
GP方案治疗3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008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方案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既往未进行化疗和放疗,临床上有可测量病灶(根据WHO标准),卡氏评分为>60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均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按照WHO的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入组30例患者30例均可评价,其中13例部分缓解(43.3%),11例病情稳定(36.6%)和6例疾病进展(20.0%),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血红蛋白下降,其次为消化道症状、皮疹。结论吉西他滨是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与顺铂联合应用是中晚期N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之一,患者可很好耐受。
林景辉陈胜佳王强何志勇林动徐海鹏
关键词:吉西他滨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科2010—2013年收治的7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长春瑞滨+顺铂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预后进行随访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有一例ⅢB期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效果,对照组无患者达到CR效果。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达到54.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58%(P>0.05);研究组的受益率为78.38%,高于对照组的68.42%,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调查表(QOL)、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织(ECOG)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同时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率为51.35%、血小板减少率为10.81%,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率73.68%、血小板减少率31.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1年随访,失访1例患者,存活20例患者,存活率为54.05%;对照组患者经过1年随访,1例患者失访,存活14例患者,存活率为36.8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1年中位生存时间为305 d、对照组为270 d,研究组的1年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缓解率、降低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徐海鹏王强许凌何志勇林根胡卉华林景辉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顺铂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远期预后
巢式RT-PCR对肺癌外周血中微转移灶的检测和半定量测定
2005年
目的对肺癌外周血中微转移灶的检测和半定量测定。方法以CK-19为标记,采用巢式RT-PCR和半定量方法对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灶的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癌细胞数的相对变化。结果60例肺癌中有29例CK-19阳性,18例健康人中,仅1例检测出CK-19阳性,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有2例为CK-19阳性。实验组CK-19阳性率48%(29/60)与对照组12%(3/25)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2例肺癌患者化疗前相对癌细胞数分别为25和16个,经1周期化疗后,相对癌细胞数分别为5和1个。结论以CK-19为标记,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癌细胞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半定量RT-PCR法,能早期反映外周血中癌细胞数的相对变化情况,有助于对临床疗效及早做出评价。
何志勇龚福生黄诚佘志廉郑秋红谢云青
关键词:CK-19巢式RT-PCR微转移灶半定量测定肺癌外周血
多帕菲与泰素帝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毒副作用比较
2011年
目的观察多帕菲与泰素帝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与骨髓抑制毒副作用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接受多西紫杉醇治疗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多帕菲治疗组(45例)与泰素帝治疗组(43例)之间的近期疗效以及骨髓毒性的差异。结果多帕菲与泰素帝一线、二线化疗有效率为:40%VS42.1%(P=1.000)、20.0%VS12.5%(P=0.506);一线、二线化疗严重骨髓毒性(3+4度)分别为40%VS31.6%(P=0.698)、48.6%VS29.2%(P=0.181)。结论多帕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骨髓毒性与泰素帝相似。
胡卉华林根何志勇林动陈誉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血液学毒性
手术前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前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间进行手术根治或纵隔淋巴结活检的25例NSCL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PET-CT检查,并根据手术或纵隔镜结果进行诊断及分期,计算PET-CT对诊断纵隔淋巴结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25例患者中,纵隔淋巴结阳性率为28.0%。PET-CT对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57.1%、83.3%、57.1%和83.3%。3例假阴性患者的纵隔最大淋巴结短径分别为1.0、0.9和0.7cm。3例假阳性患者均为炎性增生。结论 PET-CT对NSCLC手术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较低,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因此,PET-CT显示为阳性的纵隔淋巴结,有必要行纵隔镜检查;而阴性者则可不需行纵隔镜检查。
林动何志勇陈雪芳张杰平林根许凌林景辉陈誉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
肺肉瘤样癌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化疗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形性癌是最常见病理亚型,占85.7%(18/21)。肺肉瘤样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患者,起病症状、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与其他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无明显差别。合并有腺癌成分的患者共有8例,其中3例行EGFR基因检测均为野生型,另有3例EGFR状态不明患者接受EGFR-TKIs治疗均无效。共有16例复发或转移患者接受一线化疗,缓解率为6.25%、疾病控制率为25%,中位生存期为6.2个月,1年生存率为6.25%。结论与其他类型非小细胞肺癌相比,肺肉瘤样癌的临床表现无特殊,但预后差且对化疗高度耐受,对EGFR-TKI治疗可能不敏感。
林根何志勇林动胡卉华陈誉
关键词:肺肉瘤样癌药物疗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