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文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阳性
  • 2篇蛋白
  • 2篇异质体
  • 2篇阴性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原发性肝癌诊...
  • 2篇凝集
  • 2篇外膜
  • 2篇外膜大蛋白
  • 2篇离心
  • 2篇梅毒
  • 2篇甲胎
  • 2篇甲胎蛋白
  • 2篇甲胎蛋白异质...
  • 2篇肝癌
  • 2篇肝癌诊断
  • 2篇HBEAG阴...
  • 2篇HBV-DN...
  • 2篇病毒

机构

  • 14篇丽水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丁文杰
  • 8篇郑颖
  • 4篇裴立红
  • 3篇单晓洁
  • 3篇黄金伟
  • 3篇刘素霞
  • 3篇赵志钢
  • 3篇徐冬梅
  • 3篇黄建胜
  • 2篇张晓梅
  • 2篇胡晓蕾
  • 2篇任茗睿
  • 2篇李国雄
  • 2篇吴日荷
  • 1篇陈东红
  • 1篇陈丽珠
  • 1篇周灵玲
  • 1篇赵建萍
  • 1篇李欣华
  • 1篇李永昕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浙江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33
2009年
目的比较5种不同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筛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和试剂。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检测150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结果TRU-ST、TPHA、TPPA、ELISA、胶体金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6.0%、91.3%、97.3%、99.3%、89.3%,特异性为85.5%、96.4%、98.2%、98.2%、97.3%。ELISA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与其他四种方法比较,TRUST、TPHA、胶体金法的敏感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T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性方面,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TPHA、TPPA、胶体金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和TPPA法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诊断试验,梅毒筛查应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联合检测。
郑颖丁文杰单晓洁刘素霞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血凝集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胶体金
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快速鉴定
2011年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临床常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对其快速鉴定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本文介绍直接用新生儿血培养阳性培养瓶中的上层液体做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鉴定MRS的方法。
黄金伟陈丽珠丁文杰李永昕吴日荷黄建胜李国雄
关键词:新生儿血培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对HBeAg阴性和低水平HBV-DNA乙肝患者的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与HBV-DNA、HBeAg、PreS1-Ag之间的关系及在判断病毒复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5例HBV感染及80例例健康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
郑颖刘素霞丁文杰张晓梅武蓉珍
关键词:HBV-DNA阳性率HBEAG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乙肝患者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对HBeAg阴性和低水平HBV-DNA乙型肝炎患者的检测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BHV-LP)与HBV-DNA、HBeAg、PreS1-Ag之间的关系及在判断病毒复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5例HBV感染及80例例健康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HBV-LP、HBeAg、PreS1-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在235例HBV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DNA、PreS1-Ag、HBeAg关联显著(均P<0.05),HBV-LP阳性率85.11%,较HBV-DNA、PreS1-Ag、HBeAg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eAg阴性组中,HBV-LP阳性率为75.20%,较HBV-DNA、PreS1-Ag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V-LP水平与HBV-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r=0.9638,P<0.05);HBV-DNA阴性组中HBV-LP阳性率为71.43%,较PreS1-Ag、HBeAg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BV-LP能够反映HBV的复制情况,是反映HBeAg阴性和低水平HBV-DNA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疾病进程、疗效与预后判断的新的敏感指标。
郑颖刘素霞丁文杰裴立红张晓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DNA
微量离心柱法分离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采用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PHC)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26例、慢性肝炎患者58例,采用预装有结合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琼脂糖微量离心柱分离血清AFP-L3,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和AFP-L3,并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分析AFP-L3(%)升高者与良恶性肝病的关系。结果PHC患者血清中AFP-L3(22.9±9.3%)明显高于其它肝病患者(10.6±10.1%和4.8±3.5%),P值均<0.01,以AFP-L3(%)≥10%作为诊断标准,在已经确诊为肝癌的患者中灵敏度91.1%,与慢性肝病的鉴别诊断的特异性为92.8%;AFP-L3含量与血清AFP浓度及原发性肝癌癌灶大小无关。结论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PHC诊断,尤其是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与低AFP含量肝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颖单晓洁任茗睿丁文杰斐立红
关键词:甲胎蛋白异质体原发性肝癌
标本部分凝集对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标本部分凝集对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寻求处理部分凝集标本的实用方法。方法对比分析同一患者(累计55例)8 h内部分凝集与正常合格标本PT,FIB,APTT,TT检测结果的差异,将其差异百分比与生物学变异及检测不精密度比较以确定其临床意义。结果部分凝集标本较正常合格标本PT,FIB,APTT,TT明显降低(P<0.01),PT均值接近正常参考范围低限,FIB,APTT均值低于正常参考范围,TT尚正常;部分聚集标本与正常合格标本相比,约75%的患者PT差异百分比<10%;约67%患者FIB差异百分比<15%;约44%患者APTT差异百分比<10%;82%患者TT差异百分比<10%。结论 FIB,APTT同时降低提示标本内可能有小凝块存在,标本部分凝集造成的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偏差可能不影响临床决策,在重抽复查困难且结果不超出临床决定水平的患者可不复查。
周灵玲胡晓蕾尧银光丁文杰
关键词:凝血常规生物学变异
老年患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与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阳性的标本,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分析其在老年患者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为梅毒筛查,对老年患者TPPA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结果 TPPA阳性的64例老年患者送检标本,用WB检测确证阳性63例,阳性符合率为98.4%,阴性符合率为100.0%。结论 TPPA测定抗梅毒抗体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几乎全部存在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对TRUST结果则应综合分析。
郑颖徐冬梅丁文杰裴立红涂晓波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免疫印迹法
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肺部病变表现和发生率调查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肺部病变表现和发生率。方法:对124例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胸部平片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主要的肺部病变有胸膜炎/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小气道病变、急性狼疮肺炎、肺泡出血、肺挛缩和肺栓塞等,总体发生率37.10%。间质性肺炎患者主要表现出实变影、网状影、蜂窝影、磨玻璃影4种影响学特征,间质性肺炎的磨玻璃影特征在全肺各段分布基本频率基本相当,实变影主要集中分布于肺叶下段(53.85%),网状影主要集中分布于肺叶外周(46.15%)、肺叶下段(38.46%),蜂窝影主要集中分布于肺叶外周(46.15%)、肺叶下段(38.46%)。按照年龄分组,青少年组肺部病变表现主要为胸膜炎/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和肺动脉高压,累及19例,累及率为24.05%;中年组累及12例,累及率46.51%;老年组累计15例,累及率78.95%;3组累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病变是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常见累及器官,总体发生率高,病变表现多样,应积极进行对症治疗。
郑颖徐冬梅丁文杰赵志钢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胸膜炎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CD279)表达的变化、探讨PD-1在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RA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的阳性率,对比分析RA患者病情活动组与稳定组间PD-1表达的差异,分析PD-1阳性率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等临床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病情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PD-1阳性率为(32.90±12.15)%,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2.32±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期RA患者的PD-1阳性率为(27.49±6.79)%,与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中,CD4^+T细胞表面PD-1阳性率与RF呈正相关(r=0.525,P<0.01),与ESR呈正相关(r=0.328,P<0.05),与CRP无明显相关性(r=0.232,P>0.05)。结论病情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表达增加,可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胡晓蕾丁文杰赵志钢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4种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比较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痰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结核抗体(TB-Ab)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该院选取确诊肺结核患者190例,同期入院的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103例,均分别进行T-SPOT.TB、TB-DNA、TB-Ab和TST检测,比较4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T-SPOT.TB、TB-DNA、血TB-Ab和TST的敏感度分别为97.9%(186/190)、75.3%(143/190)、54.7%(104/190)和71.1%(135/190);特异度分别为91.3%(94/103)、76.7%(79/103)、69.9%(72/103)和72.8%(75/103);准确度分别为95.6%(280/293)、75.8%(222/293)、60.1%(176/293)和71.7%(210/293)。结论 T-SPOT.TB对肺结核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可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核病。
郑颖徐冬梅丁文杰裴立红黄桂英赵志钢
关键词:肺结核敏感度特异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