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晓英 作品数:41 被引量:181 H指数:7 供职机构: 衢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衢州市科技项目 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衢州市2006—2010年出生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及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衢州市2006-2010年出生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及疫苗接种情况,探讨疫苗接种率和接种间隔对流腮发病的影响。方法分别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导出衢州市2006-2010年出生儿童流腮个案和疫苗接种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衢州市2006-2010年出生儿童累计报告流腮临床诊断病例921例,其中0、1、2剂次含流腮成分疫苗(MuCV)免疫史病例构成比分别为7.60%、38.65%、53.75%,发病高峰年龄分别为2岁以内、2~5岁和5岁以后。各出生队列的报告发病率在985.90/10万(2006年出生)~479.51/10万(2010年出生)之间(χ趋势^2=63.940,P<0.01),以柯城区发病数最多,6月份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发病数比值波动在1.56(2007年出生)~2.26(2009年出生),1剂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累计接种率在91.57%(2006年出生)~98.89%(2010年出生)之间,发病高峰年龄由3~4岁(2006年出生)后移至5~6岁(2010年出生)。结论衢州市适龄儿童1剂MMR的接种率较高,接种第2剂MuCV是对第1剂MMR流腮抗体的补充,建议引入2剂MMR常规免疫程序,接种间隔4年左右。 尹志英 龚晓英 来时明 王双青 方春福 方泉均 李俊姬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疫苗 接种率 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副反应观察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科学评价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适龄儿童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问卷内容包括接种后30min、4h、24h、48h、72h、6w后副反应情况。结果共纳入617名观察对象,对接种对象接种后30min、4h、24h、48h、72h、6w等时间段进行观察,其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4.7%、4.8%、2.3%和0.3%,6w后无副反应报告。观察对象中共计有29名发生发热反应,总体发热反应发生率为4.7%,发生注射部位红肿反应率为4.7%,观察对象局部硬结发生率为0.8%。结论该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反应轻微,安全性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蒋征刚 陈恩富 李倩 唐学雯 林云 龚晓英 葛君华 董晓莲 方杭燕 赵东设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疫苗 副反应 衢州市18年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衢州市18年以来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8年来共报告各类传染病156351例,平均发病率368.9/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肠道传染病和虫媒、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制力度,降低发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龚晓英 聂臻 徐翔关键词:传染病 发病率 疾病控制 2022年衢州市0~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学现状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衢州市0~59岁人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血清学现状并分析HBsA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为乙肝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衢州市柯城区、常山县0~59岁常住人口展开调查。应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BsA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606人,HBsAb阳性率随年龄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χ_(trend)^(2)=22.074,P<0.001)。控制性别、年龄之后,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常山县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柯城区(χ_(MH)^(2)=19.077、18.213,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所在地区是0~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衢州市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成效明显,地区和年龄是影响乙肝防控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农村地区和成人乙肝防控。 温婷翠 尹志英 方泉均 富灿涯 郑灿杰 龚晓英 徐文杰关键词:乙型肝炎 传染性疾病 基于监测系统接种1剂麻腮风减毒活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衢州市2011-2013年出生儿童接种1剂麻腮风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对流行性腮腺炎(流腮)保护效果,为制定流腮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导出衢州市2011-2013年出生儿童的流腮个案和疫苗接种数据,计算接种率、相对危险度和疫苗保护效果(vaccine efficacy,VE)。结果衢州市2011-2013年出生儿童累计报告流腮病例286例,其中无MMR免疫史病例和接种1剂MMR突破病例分别为25例、261例。无免疫史病例和突破病例的出生年份、男女性别构成比无差异,突破病例构成比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免后2~3年发病数最多,且发病时间长于无免疫史病例(t=9.546,P<0.01)。衢州市2011-2013年出生儿童1剂MMR接种及时率分别为91.87%,92.15%,93.16%,累计接种率分别为97.60%,97.46%,97.52%。接种1剂MMR估算总VE为73.5%(95%CI:60.2%~82.4%),在18~23月接种1剂MMR后<2年、2~3年、4~5年的VE分别为92.1%(95%CI:87.6%~94.9%)、86.4%(95%CI:79.1%~91.1%)、94.6%(95%CI:91.3%~96.7%)。结论接种1剂MMR的长期保护效果有限,建议在提高1剂MMR接种及时率的同时,尽早引入2剂MMR常规免疫程序,第2剂在4~6岁接种。 尹志英 方泉均 龚晓英 李俊姬 王双青 来时明 方春福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接种率 不同免疫策略下衢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分析 2019年 目的比较含腮腺炎成分疫苗不同免疫策略下衢州市的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特征,探讨适宜的疫苗免疫方案。方法对衢州市2004-2016年报告的流腮病例,按照含流腮成分疫苗(MuCV)自费接种期、MMR免费接种1剂期和MM强化后+MMR常规1剂期,分析流腮发病特征。结果 2004-2016年衢州市累计报告流腮9 32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67/10万,其中在MuCV自费接种期、MMR免费接种1剂期和MM强化后+MMR常规1剂期,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5.24/10万、41.01/10万和12.54/10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MuCV自费接种期和MMR免费接种1剂期流腮发病有一定季节性,发病高峰均为5月和11月。随着接种率的提高,发病率明显下降。MuCV自费接种儿童和MM强化1剂儿童发病高峰分别为4岁和3岁,间隔7年后均有一个小高峰,而MM强化+MMR常规各1剂儿童和MMR免费接种1剂儿童发病高峰均在3~5岁,且发病率均明显下降。结论 MMR扩大免疫规划初期,流腮发病变化不明显。MM强化免疫后,流腮发病迅速下降。接种1剂MuCV保护效果有限,建议常规MMR免疫的基础上适时开展MuCV强化免疫。 尹志英 龚晓英 王双青 方春福 来时明 焦仕林 方泉均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强化免疫 公民健康素养现状与对策探讨 本文概括了健康素养的涵义,分析了我国公民健康及健康素养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公民健康素养的因素,为提高公民素养提出了相关对策。 龚晓英关键词: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衢州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2006年 徐翔 龚晓英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 病例监测分析 病例监测系统 AFP病例 高发地区 脊灰 2004-2012年浙江省衢州市风疹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衢州市2004-2012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资料进行分析,运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研究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衢州市2004-2012年累计报告风疹26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96/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集中在4月28日左右。<6岁发病构成呈上升趋势,而≥6岁发病构成呈下降趋势。散居儿童发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学生发病构成比呈下降趋势。42%的病例无免疫史,接种1剂风疹类疫苗的抗体保护时间远低于接种2剂及以上风疹类疫苗或接种1剂麻疹疫苗和1剂麻腮风疫苗。结论近年来衢州市风疹维持在较低水平。加强疫情监测,提高易感人群风疹疫苗免疫覆盖率,适时开展育龄妇女的风疹加强免疫是控制乃至消除风疹的有效手段。 尹志英 钟建跃 龚晓英 来时明关键词:风疹 疫苗 2010-2018年衢州市出生儿童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衢州市2010-2018年出生儿童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成分疫苗接种情况,为制定Hib相关免疫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从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选取2010-2018年出生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含Hib成分疫苗的接种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8年出生儿童共193 560名,含Hib成分疫苗≥1剂次、≥3剂次接种率分别为67.29%、29.32%;本地儿童≥1剂次总接种率(68.40%)高于流动儿童(65.34%),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72,P<0.01),≥3剂次总接种率(29.36%)与流动儿童接种率(29.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559);城区Men ACHib、DTaP-Hib、DTaP-IPV/Hib接种率(3.56%、6.74%、10.96%)均高于农村地区(2.87%、1.11%、2.83%),各接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首剂次接种月龄<3月龄、3~6月龄、12~23月龄的接种比例分别为14.65%、31.05%、31.88%;2018年出生的儿童中,不同类型的疫苗、不同接种的剂次与首剂次接种月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524.21,P<0.01;χ~2=10 731.87,P<0.01)首剂次接种时间<3月龄、3~6月龄、7~11月龄、12~23月龄、24~71月龄五个时间段中,选择联合疫苗的比例分别为76.92%、59.19%、59.61%、3.28%、0.00%,累计接种≥3剂次接种率分别为90.45%、70.35%、10.41%、1.18%、0.00%,说明首剂次接种月龄越早的儿童,其选择联合疫苗的比例越高,累计接种≥3剂次接种率也越高。结论衢州市儿童Hib接种率处于较低水平,建议将其纳入免疫规划;农村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在做好Hib疫苗首剂次接种的同时,加强全程接种的催种工作和对儿童家长的疫苗知识宣贯工作,进而提高Hib的全程接种率。 方泉均 尹志英 郑灿杰 龚晓英关键词:接种率 B型流感嗜血杆菌 联合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