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琰
- 作品数:86 被引量:49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青年缺血性卒中是指45岁以下成人发生的卒中,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在芬兰一个以医院病例为基础的研究中,卒中每年的发病率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青年人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因分布不同,且不明原因卒中是逐渐下降。然而,在35~40岁这个年龄阶段,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疾病在卒中病因中所占比例是增长的。尽早发现青年卒中的病因,
- 郗红艳王红梅袁栋材朱建国魏琰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分布动脉疾病青年卒中
- 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与外周血CD45RA+T细胞亚群联合检测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尿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神经丝蛋白(Alzheimer disease related neural thread protein,AD7cNTP)与外周血淋巴细胞CD45RA+T亚型联合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Peterson制订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标准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有关AD的诊断标准,选取AD患者32例(AD组),MCI患者30例(MCI组),另选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尿AD7c-NTP与CD45RA+T细胞亚群变化及诊断价值。结果 1CD45RA+T蛋白表达水平在AD组和MCI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CD45RA+T在AD组和MCI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D组与MC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尿AD7c-NTP在AD组和MCI组中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D组与MC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CD45RA+T与AD7c-NTP联合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论 AD7c-NTP与CD45RA+T联合检测是诊断AD早期病变的较好指标,提升二者单独应用时的预测价值,为AD早期诊断及疗效监测提供参考。
- 郑磊郑文选袁栋才张金荣魏琰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微丝蛋白质类T淋巴细胞亚群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桂哌齐特)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确证研究的一个亚组分析,该研究在中国开展,从2016年8月开始至2019年2月结束,连续入组发病时间≤48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7~25分的急性前循环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主要终点指标为患者接受治疗期内(14 d)的血压均值及血压正常人群比例的变化。进一步,还探讨了既往合并高血压病史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本分析纳入该大型临床研究中伴高血压的809例患者。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AIS患者血压均值、治疗结束后血压正常人群比例(60.5%比59.0%,P>0.05)在桂哌齐特组和安慰剂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影响患者的临床血压管理。
- 陈会生杨弋倪俊陈国芳纪勇易飞张卓伯吴晋蔡学礼邵蓓王剑锋刘雅芳耿德勤屈新辉李晓红魏琰韩树根朱润秀丁建平吕桦黄一宁黄勇华肖波龚涛俞晓飞崔丽英
- 关键词:卒中多中心研究随机对照试验马来酸桂哌齐特安慰剂
- 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评估海博麦布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共纳入分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73例,按2:1随机接受海博麦布(试验组,n=248)或安慰剂(对照组,n=125)20 mg/d治疗12周(治疗评价期)。延伸期持续40周,两组均口服海博麦布20 mg/d。主要疗效终点为第12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疗效终点为治疗评价期和延伸期其他血脂指标的变化率,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第12周试验组LDL-C较基线的变化率为(-10.23±13.58)%,显著优于对照组(4.34±15.88)%,P<0.05。试验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总胆固醇(TC)和载脂蛋白B(Apo B)的变化率分别为(-10.81±12.28)%、(-7.92±9.88)%和(-12.06±11.3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22±15.90)%、(2.18±11.68)%和(0.51±13.37)%(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AI变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第12周分别为4.55%和8.40%,在延伸期分别为4.43%和7.07%,未发现新的或加重的与海博麦布可能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海博麦布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C、non-HDL-C、TC和Apo B水平,降脂效果可长期持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 陈纪言张宇辉肖文良魏琰郭小梅齐丽彤董吁钢赵水平周淑娴丁春华黄恺陈晞明陈晓平杨新春霍勇
- 关键词: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随机对照试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病毒性脑炎的CT诊断(附44例分析)
- 2000年
- 病毒性脑炎一般包括单纯疱疹脑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腺病毒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原因未明的散发性脑炎等。其诊断除根据临床症状及活检、实验室脑脊液检查外,目前CT及MRI亦可提供影像学方面的诊断。现把我院1990年以来经临床诊断的44例病毒性脑炎的CT表现总结报告如下:
- 魏琰王红燕朱建国候翠霞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CTMRI
- 血清BDNF与尿AD7c-NTP联合检测在MCI进展为AD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BDNF与尿AD7c-NTP联合检测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72例MCI患者(MCI组)及9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基线、12 m、24 m的血清BDNF和尿AD7c-NTP的表达水平。结果 MCI患者血清BDNF水平在基线、12 m、24 m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尿AD7c-NTP水平在基线、12 m、24 m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此外,32例MCI患者于随访的2y中进展为AD(MCI-AD组),其血清BDNF水平在基线、12 m、24 m显著低于稳定型MCI患者(MCI-ST组),而尿AD7c-NTP水平在基线、12 m、24 m显著高于稳定型MCI患者。结论血清BDNF与尿AD7c-NTP联合检测是鉴别及诊断MCI进展为AD的较好指标,提升二者单独应用时的预测价值。
- 方妍郑磊张凤春王小莉魏琰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BDNF
-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运动诱发电位对其评定价值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运动诱发电位(MEP)在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40例。早期康复组采用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等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药物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MEP进行评定。结果入选时2组FMA评分和MEP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早期康复组与对照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康复组改善明显(P<0.05);且MEP检测结果与FMA评分结果相符。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而MEP可能作为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及预后情况的定量分析指标。
- 魏琰崔永健付广印袁栋才朱建国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运动诱发电位
- 出血性烟雾病的临床与DSA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付广印魏琰王树平韩东亮
- 关键词:出血性烟雾病DSA
- rt-PA溶栓治疗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47例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合并脑心综合征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及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采用rt-PA溶栓治疗,24 h后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行心电图检查、NIHSS评分,检测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 I)和S100B蛋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2 h有36例(76.6%)患者心电图检查转为正常,34例(72.3%)NT-pro BNP转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例(16.4%)、0例(0)。两组相比,P均<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S100B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72 h血清CK-MB、Tn I及血浆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rt-PA溶栓治疗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可减轻患者脑组织及心肌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 王晓莉张维文孟伟建魏琰袁栋才付广印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心综合征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疗法
-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定神经功能康复状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6周末治疗组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较轻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可自行缓解或消失。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同时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 付广印魏琰袁栋才朱建国闫海燕
- 关键词:帕罗西汀神经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