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民
- 作品数:37 被引量:22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共建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风景名胜区现状问题的判读与解析
- 风景名胜资源作为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它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当前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解与归纳,积极探寻并揭示现状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症结。尝试换个视角,剥开问题的表层,深...
- 魏民
-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资源
- 文献传递
- 风景名胜区现状问题的判读与解析
- 风景名胜资源作为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它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当前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解与归纳,积极探寻并揭示现状问题产生的根源与症结。尝试换个视角,剥开问题的表层,深...
- 魏民
-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资源
- 北京市生态环境发展战略的思考
- 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生态环境建设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本文通过对解析北京市林、水、土等生态因子间关系的基础上,对现状问题加以厘清与分析,从规划、建设、管理等三个方面形成以生态系统的网路化、城市空间的阻隔化、生态因子的...
- 魏民
- 关键词:生态建设资源融合
- 文献传递
-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视角的风景区价值核算
- 2023年
- 以“两山”理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到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两山”理论体现了我国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方面的重大转变,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引。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家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最公平的生态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文章以“两山”理论为基础,以实现风景区的生态产品价值为目的,尝试构建风景区的生态产品价值体系,探讨其价值核算框架与方法,以期为风景区未来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新思维、新路径,更好地顺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方略与部署的要求。
- 张丹阳魏民
-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
- 论风景名胜资源的“评”与“价”被引量:13
- 2005年
- 在当前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缺乏制衡保护与利用行为的客观标尺,以及规划与管理间缺乏相互联系与互动的现象十分突出。该文以促进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方法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为出发点,将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中的“评”定义为对资源使用价值的定性分析,“价”定义为对资源价值的定量核算,从而在建立更为完善的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体系的同时,使价值规律贯穿于整个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中。
- 魏民李树山
- 关键词:风景名胜资源
- 构建城市的绿色网络──安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被引量:34
- 2002年
- 在简要介绍安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如何 构建科学、稳定的系统结构以满足城市的生态建设、居民高质量的生活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并阐明城市绿地的网络化 是今后城市绿地建设的必然趋势。
- 魏民
- 关键词:绿色网络城市绿地城市规划学城市建设
- 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研究
- 基于目前资源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该研究选择在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大背景下,在肯定目前资源评价对资源使用价值进行定性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则地,希望通过借鉴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结合风景名胜资源的特殊属性,以确定...
- 魏民
- 关键词:资源评价风景名胜资源风景名胜区
- 文献传递
- 新时代背景下的风景规划课程--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 风景规划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的支撑课程,但目前无论是课程的教学体系的构建,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现状,从明确课程性质、形成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丰富...
- 肖予魏民
- 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改革
- 从概念到形式——解读《城市意向》被引量:3
- 2008年
- 凯文·林奇的著作《城市意象》是一部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著作。此书讨论了"城市意象"的概念,并得出城市意象的五个基本元素,对后世研究影响巨大。从书中提出的理论研究反观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学习《城市意象》中从实例引出概念,再把概念引申入实践,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方法,来建设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
- 牛萌魏民
- 关键词:意象城市特色
- 北京昆玉河滨河绿带交通组织设计初探
- 河流对宜居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人类文明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河流应与城市相互协调,塑造便利、易到达、开放的滨河空间。本文以北京昆玉河为例,通过分析其滨河绿地交通组织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如何改造进行探讨...
- 崔少征魏民
- 关键词:城市河流交通组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