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莉

作品数:23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胰腺
  • 2篇动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力衰竭大鼠
  • 2篇胰腺纤维化
  • 2篇胰腺炎
  • 2篇增生
  • 2篇针刺
  • 2篇人体解剖学
  • 2篇乳腺
  • 2篇乳腺增生
  • 2篇上皮
  • 2篇上皮-间质转...
  • 2篇衰竭
  • 2篇纤维化
  • 2篇腺炎
  • 2篇解剖学
  • 2篇间质
  • 2篇教学
  • 2篇干预机制

机构

  • 16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6篇马莉
  • 4篇关建军
  • 3篇王孟琳
  • 2篇杨勇
  • 2篇党琳
  • 2篇赵宗辽
  • 2篇于远望
  • 2篇方改英
  • 2篇韩曼
  • 2篇张卫华
  • 2篇赵小艳
  • 2篇应小平
  • 1篇刘涛
  • 1篇陈瑜
  • 1篇王丽芬
  • 1篇王瑞辉
  • 1篇陈淑谕
  • 1篇段丽芳
  • 1篇王江
  • 1篇张红

传媒

  • 3篇陕西中医学院...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新智慧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NP-G_3法与PNP-G_7法测定α-淀粉酶的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通过对α-淀粉酶的两种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氯-4-硝基苯酚-α-麦芽三糖苷(CNP-G3)法与对硝基苯酚-α-麦芽七糖苷(PNP-G7)法相关性良好,CNP-G3法的优点为不需要辅助酶,直接、一步测定α-淀粉酶的活性,试剂稳定,CNP-G3的用量少,价格低廉,是较为理想的测α-淀粉酶的方法。
陈瑜马莉
关键词:Α-淀粉酶价格低廉
基于线上教学分析人体解剖学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关联性
2022年
多种线上教学平台能将教学演示文稿和语音互动、课程录制完美融为一体,实现远程教学,是新时代辅助教学改革的线上工具^([1,2])。线上教学平台亦可实时客观地记录学生的平时成绩,如日常考勤、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3])。为了验证平时成绩的加入是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学生各项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统计学分析。
李云肖马莉关建军
关键词:线上教学远程教学人体解剖学演示文稿随堂测试课后作业
浅谈如何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人体解剖学不论是在中医药院校还是在西医院校中,都是医学入门基础学科,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解剖学内容枯燥,名词等记忆内容繁杂,且实验课受限于实验环境和标本质量,使学生容易望而生畏,难以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进行浅略分析。
李苗马莉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
针刺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形态学改变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乳腺增生大鼠及针刺治疗后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过程,探讨针刺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空白对照组、B模型组、C自愈组和D针刺治疗组。除A组外均采用饶氏造模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B、C两组大鼠于第26 d开始每日抓拿一次,不作任何治疗;D组大鼠在第26 d开始针刺治疗。治疗30 d后处死大鼠,游标卡尺观测乳房形态大小后,采集乳腺组织标本,分别固定后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镜下结构显示造模成功,细胞结构改变明显;针刺治疗组乳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趋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有抑制作用,说明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
王孟琳张卫华赵宗辽应小平方改英党琳马莉赵小艳
关键词:针刺乳腺增生
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乳腺增生大鼠及针刺治疗后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过程,特别是乳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探讨针刺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将45只健康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针刺治疗组(C)。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贾氏造模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每日于大鼠后肢外侧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体重,1次/天,连续20天,继而改用黄体酮5mg/kg体重,1次/天,连续5天造模。空白对照组则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1次/天,共25天。A、B两组大鼠于第31天开始每日抓拿1次,不作任何治疗;C组大鼠在第31天开始针刺治疗。治疗30天后处死大鼠,肉眼观测乳房形态大小后,采集乳腺组织标本,分别固定后染色,光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成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而治疗组乳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趋近于正常组。结论: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有抑制作用,说明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
王孟琳张卫华赵宗辽应小平方改英党琳马莉赵小艳
关键词:针刺乳腺增生超微结构
EMT在L-arginine诱发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的作用及大柴胡汤对其干预机制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在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对胰腺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EMT参与胰腺纤维化过程,及大柴胡汤防治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健康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n=70):空...
马莉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大柴胡汤
文献传递
参附芎泽方药对阿霉素诱导心力衰竭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参附芎泽方药对阿霉素诱导心力衰竭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40只)i.p.ADR,2.5mg/Kg,3次/周,连续两周,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形成。生理盐水(NS)对照组10只,i.p.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复制成功后模型组随机分为小剂量方药组(8只,4mg/Kg)、中剂量方药组(8只,8mg/Kg)、大剂量方药组(8只,12mg/Kg),ADR对照组(9只),每天用代谢笼检测各组大鼠的尿量。4周后右侧颈总动脉插管,采用四导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肾脏内髓部集合管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_2)的表达。结果:方药各组相对于ADR组:尿量有所增加,且中剂量和大剂量组差异显著;血流动力学的参数: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LVdp/dtmax)、心率(HR)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压(LVEDP)下降;AQP_2的表达在各方药组有所下降。结论:参附芎泽方药对ADR引起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肾功能有改善作用,且中剂量和高剂量作用显著。
韩曼马莉于远望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上皮-间质转化在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大柴胡汤的干预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索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纤维化的关系及大柴胡汤防治CP的机制。方法健康昆明小鼠7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18)、CP组(n=30)及大柴胡汤组(n=30)。CP组和大柴胡汤组腹腔注射20%左旋精氨酸(L-arginine,3 g/kg,每周1次),空白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大柴胡汤组在注射L-arginine 1周后,同时给予注射L-arginine和大柴胡汤灌胃治疗5周(14 g/kg,每日一次)。从给药开始计时,各组分别于第2,4,6周麻醉处死小鼠,摘取小鼠胰腺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胰腺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α-SM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P组小鼠胰腺组织中胶原纤维沉积随着造模时间延长不断增加,α-SMA表达逐渐增多,E-cadherin表达逐渐减少,在第4,6周时最为显著(P<0.01),而N-cadherin表达逐渐增多,在第6周最为显著(P<0.01)。与CP组相比,大柴胡汤组第4,6周仅见部分腺泡萎缩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α-SMA表达显著减少,E-cadherin在第6周显著升高(P<0.01),而N-cadherin在第6周显著下降(P<0.01)。结论在20%L-arginine刺激作用下,小鼠胰腺实质细胞转化为间质细胞,表明EMT参与CP胰腺纤维化的进展。大柴胡汤可通过抑制EMT转化,减轻胰腺纤维化,对CP有明显治疗作用。
马莉段丽芳许小凡范建伟张红
关键词:胰腺纤维化大柴胡汤N-CADHERINΑ-SMA
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固肠止泻丸水溶液高[9.6μg/(kg·d)]、中[4.8μg/(kg·d)]、低[2.4μg/(kg·d)]剂量组,并设空白组,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固肠止泻丸水溶液,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干预2周。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变化情况,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宏观评分(macroscopic score,MS)以及结肠厚度和结肠水肿情况评估大鼠肠道病理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5-羟色胺(5-HT)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固肠止泻丸可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体质量减轻及大便异常、直肠出血、粘连、内黏膜出血、结肠厚度异常、结肠水肿等病理症状;降低MPO活性及TNF-α、5-HT含量,增加IL-10含量。结论:固肠止泻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变结肠中TNF-α及IL-10的含量从而调节th1/th2平衡、降低MPO活性及5-HT含量有关。
杨勇朱先伟关建军马莉周源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白细胞介素105-羟色胺髓过氧化物酶固肠止泻丸
槲皮素对中脑动脉闭塞模型大鼠异常自噬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槲皮素对中脑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自噬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10 mg/kg组和槲皮素25、50和100 mg/kg组。术前14 d,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除假手术对照组外,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MCAO模型,24 h后处死大鼠。采用Bederon法对大鼠神经功能学进行评分,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脂质过氧化物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ULK1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病理评分、LDH、MDA含量明显增高,SOD含量明显降低,Beclin1、Bax、p-AMPK、p-ULK1蛋白明显上调,p62、Bcl-2、p-mTOR蛋白明显下调,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组剂量依赖地使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降低,且脑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得到改善;乳酸脱氢酶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则升高;Beclin1、LC3Ⅱ/LC3Ⅰ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p6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则上调,p-AMPK和p-ULK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p-mTOR表达水平则明显上调。结论:槲皮素能缓解MCAO大鼠脑组织的异常自噬和氧化应激水平,与抑制调节AMPK/m TOR/ULK1信号通路有关。
马莉陶红莉关建军吴世卫杨勇
关键词:槲皮素自噬氧化应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