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核黄素转运蛋白C20orf54基因rs374680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核黄素转运蛋白C200rf54基因外显子3中rs374680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鳞癌(ES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磁珠法提取全血基因组DNA,以直接测序方法对434例包括长治、林州两地ESCC患者与554例包括长治、林州健康人群及由林州移居长治的健康移民5组人群的C200rf54基因外显子3的SNP1139C〉T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长治ESCC组与长治健康组、健康移民组在基因型cT(37.5%比51.0%、37.5%比52.0%)、CC(44.2%比34.8%、44.2%比33.0%)的分布频率上差异明显(P值均〈0.05),与林州ESCC组在基因型TT(18.3%比4.1%)、CC(44.2%比54.6%)的分布频率上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林州ESCC组与健康移民组在基因型TT(4.1%比15.0%)、CT(41.2%比52.0%)、CC(54.6%比33.0%)的分布频率上差异明显(P值均〈0.05),与长治健康组在基因型TT(4.1%比14.1%)、CC(54.6%比34.8%)的分布频率上差异明显(P值均〈0.01)。肿瘤组(长治ESCC组+林州ESCC组)与健康组(长治健康组+林州健康组+健康移民组)在基因型CT(39.2%比48.7%)和CC(48.8%比38.2%)的分布频率上差异明显(P值均〈0.01)。相对于CC基因型,CT和CT+rITll基因型可以降低食管癌发生的危险性(OR=0.630,95%C10.481~0.826;OR=0.654,95%C10.507~0.844)。结论C200rf54基因外显子3中rs3746804位点的SNP与食管鳞癌的遗传易感性明显相关。
- 纪爱芳魏武杨建洲王金胜赵莉魏子白连长红马良马莉王海丽秦小琪王立东
- 关键词:疾病遗传易感性单核苷酸基因
- 山西长治地区健康林州移民及食管鳞癌患者血浆核黄素水平的比较及其意义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核黄素缺乏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山西长治地区食管鳞癌患者(445例)、长治当地健康人群(689例)及健康林州移民(347例)3组人群的血浆中核黄素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长治地区食管鳞癌患者[ (731.69 ±330.67) μg/L]血浆中核黄素水平显著低于长治当地健康人群[(1090.43±445.08) μg/L]和健康林州移民[(897.58±177.78)μg/L],P值均<0.05;而长治当地健康人群血浆中核黄素水平高于健康林州移民,P<0.05.结论 在食管鳞癌患者中存在核黄素缺乏现象,长治本地健康人群血浆中核黄素水平高于健康林州移民,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纪爱芳魏武王金胜魏子白连长红杨建洲赵莉马良马莉秦小琪贺小峰王立东
- 关键词:核黄素食管肿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食管鳞癌患者血浆及组织核黄素水平的比较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引言核黄素是一种重要的黄素类物质,在体内形成两种主要衍生物———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作为黄素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一系列生化代谢过程。近年来,机体内核黄素缺乏与肿瘤的发生,尤其是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 纪爱芳魏武王金胜魏子白连长红马良马莉秦小琪王立东
- 关键词:核黄素食管鳞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肿瘤标志物及DNA倍体分析与胃癌病程进展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12项肿瘤标志物及DNA倍体分析与胃癌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蛋白芯片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的560例胃癌患者及2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12种肿瘤标志物及DI、SPF水平,对体检阳性者隔月复查。结果560例胃癌患者中,不同临床分期的肿瘤标志物阳性(其中有一项指标异常即规定为阳性)率分别为:0~Ⅰ期68.5%,Ⅱ期71.7%,Ⅲ期75%,Ⅳ期73.1%,不同临床分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对照组中出现阳性14例均为单一指标,其阳性率为7%,与胃癌组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阳性在6个月后复查均为阴性。DI、SPF在Ⅱ、Ⅲ、Ⅳ期及不同病理分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病程进展意义不大,但对体检筛选癌症患者有很大意义;DI、SPF水平可反映肿瘤增生情况及病理学恶性程度.
- 纪爱芳宋应明潘慧芳马莉
- 关键词:蛋白质阵列分析流式细胞术
- 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居民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居民饮食、行为等各种影响因素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在山西省东南部地区,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 1︰2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 101 例食管癌患者和 202 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MI 指数过低 (OR = 2.85, 95%CI: 0.96~8.27)、吸烟 (OR =3.08, 95%CI: 0.94~10.03)、饮酒 (OR = 3.12, 95%CI: 1.16-8.68)、常吃咸鱼腊肉 (OR = 8.68, 95%CI: 2.12~35.48)、喜食烫食 (OR = 5.69, 95%CI: 2.20~14.75) 可能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常吃肉蛋禽奶 (OR = 0.20, 95%CI: 0.08~0.49)可能是食管癌的保护因素。结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本地区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应对其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 纪爱芳王金胜杨建洲马莉魏武王立东
- 关键词:食管癌病例对照
- 消化道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库的建立及信息化管理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标本库的建库条件,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质量控制,以及肿瘤标本库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外科手术采集的标本(包括肿瘤组织、瘤旁组织、远端正常组织和淋巴结)以及肿瘤患者的血清/血浆标本和从肿瘤组织中提取的核酸等肿瘤资源按规范要求分装处理后在-80℃深低温冷冻保存或液氮保存;并自主设计开发了一套标准化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标本库的管理,标本库系统结构包括标本资料数据库和出入库数据库及6大功能模块;标本实行条码扫描存储、分类、报警以及统计等功能;标本对应有国际疾病分类编号,可与国际接轨,广泛合作。结果本标本库共收集消化道肿瘤和正常对照标本20余万份,包括特色肿瘤标本:双胞胎癌;双源癌;夫妻癌。已向各级研究机构和研究生提供标本279194份,用于DNA、RNA和蛋白质等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效果良好。结论消化道肿瘤标本库的建立及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向研究者们随时提供经确诊的、合乎现代肿瘤学研究要求的各种肿瘤标本和正常对照标本,有利于与国内、国际各科研机构合作,有效地利用肿瘤资源。
- 纪爱芳魏武陈广斌王金胜连长红魏子白武步强马莉潘慧芳秦小琪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标本库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