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
- 作品数:26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环保局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长岭碱茅群落草地大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特征
- 2014年
- 5—9月调查长岭碱茅群落大型土壤动物,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32类,1 194只,优势类群3类:蚁科、象甲科幼虫和虹蛹螺科。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在6月份最多,且与5、7、8和9月存在显著差异,类群数在不同月份之间无显著差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5个月份的变化均为7月>8月>5月>6月>9月;优势度指数变化为9月>6月>5月>8月>7月,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呈正相关,与优势度呈负相关,与个体数没有直接相关关系。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和类群数在垂直方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明显的表聚性特征。
- 马莉付关强寇新昌李红月
- 关键词:大型土壤动物
- 基于GIS的内蒙古耕地集约利用时间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从耕地利用程度、耕地投入水平、耕地产出水平及可持续性指标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内蒙古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测算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在2001、2005、2009和2014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借助ArcGIS对耕地集约利用得分进行分级和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耕地可持续水平对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在逐年加强,耕地投入水平的影响在逐年减弱;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赤峰市和呼伦贝尔市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在逐年提高;2009年和2014年内蒙古12盟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空间相关性。
- 马莉陆长东
-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GIS
- 污泥蚯蚓粪对万寿菊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0年
-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处理混合比例为1∶1、2∶1、3∶1、4∶1、5∶1和1∶0的污泥和牛粪得到污泥蚯蚓粪,并以10%、20%和30%(干物质量)与黑土混合,研究其对万寿菊株高、茎粗、叶片数、分枝数、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根冠比、花蕾数、产花量、花直径和花生物量等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明显促进了万寿菊的生长发育;污泥和牛粪比值越小,对植物生长发育越有利;蚯蚓粪含量超过一定量,万寿菊生长发育状况有所下降,20%配比处理对万寿菊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 马莉殷秀琴
-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污泥蚯蚓粪万寿菊生长发育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研究
- 马克思是否有关于生态方面的论述,对此可以分为观点对立的两派:一派生态中心主义者从生态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批判,生态无政府主义者则走极端从生态学角度构想人类社会的自组织状态。后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著作中看到马克思...
- 马莉
- 关键词:生态思想生态文明
- 基于份额转移分析法的呼包鄂区域发展研究
- 2016年
- 运用份额转移分析法,以内蒙古作为背景区域,研究了呼包鄂地区在2006年~2015年十年间区域发展的动力,并确定未来呼包鄂地区发展的潜力优势,进而为内蒙古区域发展方向的确定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和依据。
- 马莉
- 关键词:产业结构
- 赤峰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研究了2002-2013年赤峰市12旗县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2-2013年赤峰市耕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呈上升趋势;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呈下降趋势;不同土地类型变化的速度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及其他设施用地;赤峰市红山区和翁牛特旗的土地利用相对程度较高,敖汉旗和松山区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 马莉于宝丽陆长东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内蒙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
- 2016年
- 文章以内蒙古12盟市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得出内蒙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显著,并从土地利用基础、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方面分析了原因,以期为内蒙古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提供思路。
- 马莉高越
-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主成分分析
- 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的赤峰市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文章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赤峰市2007-2013年的生态系统质量变化作了定量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2007-2013年赤峰市生态系统质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然而赤峰市的生态系统质量的变化还不是很稳定,有待进一步跟踪研究。赤峰市按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理论综合发展首先应优化产业结构,其次要进一步协调城乡差异。
- 马莉
- 关键词:生态系统主成分分析法
- 蚯蚓在处理活性污泥过程中的生长繁殖被引量:9
- 2013年
- 利用蚯蚓处理污泥、畜禽粪便、植物残体、工业废弃物等已经成为当前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实例,而处理过程中蚯蚓的生长繁殖变化对有效利用蚯蚓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污水厂活性污泥及污泥与牛粪不同比例条件对蚯蚓平均增重、生长率、日增重倍数、产茧量和蚓茧孵化率等生长繁殖指标的影响.污泥和牛粪分别以1:1、2:1、3:1、4:1、5:1和1:0的比例混合喂养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每个配比4个重复,共计24个样品(盆).每盆基质干物质量为500 g.实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在污泥所占比例较大的处理中蚯蚓生长较好,增重较多;污泥所占比例较小的处理则较利于蚯蚓繁殖;其中4:1配比条件下蚯蚓的体重[(17.55±0.30)g]是处理中的最大值,而且平均增重[(354.70±35.30)mg/条]最多,生长率也较高,因此最适合蚯蚓生长.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1与其他配比条件下蚯蚓总产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蚯蚓周产茧量、总产茧量[(538.5±28.3)个]最多,蚓茧孵化率(89.2%)较高,最适合蚯蚓繁殖.
- 马莉贾辉殷秀琴王毅彰
-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活性污泥繁殖
- 浅析社会哲学视角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 2021年
- 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来已久,是伴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的,并且人与自然的关系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古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赖型关系;在近代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和破坏,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对立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需要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此,本文通过社会哲学的视角,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马莉
- 关键词:社会哲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