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管理法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发生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通过戴明环(PDCA)管理法多举措对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重耐药菌(MDRO)发生的效果。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12月,采用PDCA法对NICU院内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综合管理,比较干预前后NICU院感发生率、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MDRO检出、MDRO致医院感染等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NICU院感发生率由2.03%降到0.75%。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由(1 266.28±234.54)元降到(906.11±189.24)元(P<0.001);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由(10.21±3.64) d降到(8.76±2.81) d(P=0.01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0.19%降到18.00%(P<0.001)。MDRO检出率由37.70%降至4.25%(P<0.001),重点MDRO检出率由23.77%降至0(P=0.001)。NICU检出MDRO患者由2.76%降至0.30%(P<0.001),MDRO致医院感染患者由1.31%降至0.15%(P=0.031)。结论 PDCA管理法加强院感防控、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后,可明显降低NICU的院感发生和MDRO的检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 韩静静邓敏成于珈
- 关键词: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PDCA循环法
- PDCA循环法改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重症监护室(ICU)改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原医院感染管理及多重耐药菌(MDRO)防控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对某院ICU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干预,收集干预前、中、后3个不同阶段物体表面采样数据,以及患者医院感染和MDRO检出情况等资料。结果干预前、中、后总体采样合格率分别为58.24%、76.74%、88.71%,呈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P=0.009);医院感染率分别为3.72%、2.42%、1.78%,呈降低趋势(χ2=6.03,P=0.039),医院感染例次率分别为4.36%、2.75%、2.37%,呈降低趋势(χ2=7.24,P=0.046);MDRO检出率分别为34.03%、27.45%、14.05%,呈降低趋势(χ2=33.84,P=0.007),患者医院内检出MDRO比例及MDRO医院感染患者比例均呈降低趋势(χ2值分别为6.14和6.02,均P<0.05)。结论采用PDCA法可有效改善ICU物体表面消毒效果,减少医院MDRO感染。
- 韩静静何宇红徐亚青周红霞叶青余虹周晨亮成于珈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PDCA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消毒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不同手卫生和干手方式的卫生学和经济学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比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人员洗手后通过自然风干、高速烘手器及医用擦手纸等干手措施和使用免洗手消毒液的卫生学和经济学效果,选择适宜的手卫生和干手方式。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选择2021年8-12月份进入调配间人员的手样本为研究对象,在1次更衣室完成手卫生采样并记录干手时间;折算洗手和干手成本,评价不同手卫生和干手方式的卫生学和经济学效果。结果:洗手后自然风干和使用免洗手消毒液的手卫生合格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洗手后经自然风干、高速烘手器和医用擦手纸干手后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100%、90.83%、93.33%,每人每月成本为6.10、6.15、21.22元,用时(196±46)s、(51±11)s、(26±11)s;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成本为14.52元,用时(18±9)s。洗手后经自然风干、高速烘手器及医用擦手纸干手和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比较卫生学效果和时间成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VAS调配前最佳的手卫生方式是涂抹免洗手消毒液;采用流动水洗手时,一次更衣室宜选用高速烘手器干手。
- 徐进刘宜晖肖璇夏燕茹徐露何文敏余紫珊韩静静张先洲
-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手卫生擦手纸卫生学评价
- 1例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参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过程,分析、评价临床药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在参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治疗过程中,通过临床药学监护和分析病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对疾病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治过程,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药建议,是治疗团队不可或缺的成员。
- 韩静静高鑫徐亚青何宇红周本宏成于珈
-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心功能不全
- PDCA加强消毒管理对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影响
-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采用PDCA管理模式加强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是否会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等.
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重症医学科在继续其他院感管理措施及多重耐药菌防控基础上,进一步...
- 韩静静何宇红徐亚青周红霞叶青余虹周晨亮成于珈
- 关键词: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
- 文献传递
- PDCA法降低NICU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发生的效果评价
- 目的:分析NICU采用PDCA管理模式通过多举措管控是否会降低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方法:自2016 年10月至2017年7 月,NICU在目标性监测基础上,采用PDCA管理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
- 韩静静成于珈邓敏
- 一种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现场评价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一种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现场消毒效果。方法通过现场消毒试验观察方法,比较一种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与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结果采用手工清洗消毒程序,在消毒环节使用浓度2000~3300 mg/L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胃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对肠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用浓度为5000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胃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为100%;对肠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将浸泡消毒时间延长至10 min,两组消毒剂对肠镜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胃镜和肠镜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对肠镜消毒需要更长的时间。
- 韩静静成于珈邓敏
- 关键词:过氧乙酸邻苯二甲醛消化内镜消毒效果
-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致HAP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情况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及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ICU HAP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发生多重耐药(MDR)-HAP的危险因素,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ICU发生HAP110例,其中MDR-HAP63例(占57.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期住院时间≥5 d(OR=19.94)、直接从其他医疗机构转入(OR=19.33)、感染类型为晚发HAP(OR=7.98)、近90 d接受抗菌药物治疗(OR=3.42)是发生MDR-H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MDR-HAP组与非MDR-HAP组在临床诊断24 h内给药时机、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DR-HAP组病原菌覆盖率为73.02%,低于非MDR-HAP组的91.49%(P<0.05)。抗菌药物目标性治疗:两组品种选择,剂量、频次合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DR-HAP组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合理率高于非MDR-HAP组,联合用药合理率略低于后者(均P<0.05)。结论 ICU应对患者进行MDR-HAP危险因素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策略,以降低MDR-HAP的发生率,医务人员应以此为依据规范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 韩静静徐亚青何宇红周晨亮叶青余虹周红霞成于珈
-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菌重症监护病房
- 临床药师参与多部位感染患者的抗菌治疗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多部位感染患者的抗菌治疗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多部位感染患者的抗菌治疗过程(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及目标性治疗),分析、评价临床药师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结果:临床药师的有效参与,能够协助医生更好地制定临床治疗策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进行抗感染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多部位感染患者的抗菌治疗,在危重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策略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韩静静徐亚青周晨亮邓艳萍成于珈
- 关键词:临床药师抗菌药物
- 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背景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高,是其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9336例精神障碍患者进入研究队列,将住院期间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3(或更小的比例)匹配在同时段住院、同病区、同年龄段、同观察时长、未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血常规、合并疾病情况、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合并流涎/吞咽障碍情况(患者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症状或有误吸病史被确定为吞咽障碍)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发生HAP的影响因素。结果9336例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HAP有124例(病例组),发生率为1.33%;按照1∶3(或更小的比例)比例匹配,共入组334例未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对照组)。病例组中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使用氯氮平、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2种、近半年发生过肺炎、有基础疾病、流涎/吞咽障碍、高血糖、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OR=1.025,95%CI(1.004,1.047)〕、住院期间使用氯氮平〔OR=3.634,95%CI(1.842,7.171)〕、抗精神病药物≥2种〔OR=2.653,95%CI(1.380,5.100)〕、有基础疾病〔OR=2.268,95%CI(1.167,4.411)〕、有流涎/吞咽障碍〔OR=56.726,95%CI(7.534,427.078)〕、高血糖〔OR=4.129,95%CI(1.032,16.520)〕是精神障碍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降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率,在选择使用氯氮平时尤其注意HAP的监测和防控,对于有流涎/吞咽障碍、抗精神病药�
- 韩静静武宇王高华王坚苗
-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