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现状被引量:6
- 2012年
-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早期及时明确诊断和发现并发症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彩超、CT和MRI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影像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将彩超、CT和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价值做一总结。
- 安利香侯晓英韩洁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影像学
- 围生期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围生期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以为围生期肺栓塞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9例孕产妇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孕产妇由于其生理特点,肺栓塞时心电图表现多样,无一定特异性。结论围生期肺栓塞患者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但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 韩洁王妙英景丽冯新文王艳
- 关键词:心电图肺栓塞围生期
- 儿童期特发性枕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动态脑电图改变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分析儿童期特发性枕叶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动态脑电图(AEEG)改变,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38例患者,经临床与AEEG分析诊断为儿童期特发性枕叶癫痫(BCEOP),按200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建议区分为早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EBOS)14例和晚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LOS)24例,对比分析两组发病年龄、既往史、家族史、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临床特征、AEEG改变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结果]EBOS组发作稀少,发作持续时间长,有夜间发作倾向;LOS组发作频繁,以视觉症状为主。两组AEEG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表现亦各有差别,且均可被睡眠活化。[结论]两组儿童枕叶癫痫临床各有特点,具有特征性的一侧或双侧枕叶放电的脑电图改变,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 韩洁姜红王妙英景丽
- 关键词:动态脑电图发作期发作间期
- 低分子肝素对孕产期肺栓塞早期防治的应用研究
- 景丽闫志勇王艳张红艳王妙英冯海芹梁建国王爱芳韩洁周虎任春梅
- 该课题科研设计立足于临床应用,应用低分子肝素对孕产期肺栓塞患者建立以防为主的立体化治疗方案,是安全的,有效的,适用于不同级别医院。该课题应用低分子肝素对孕产期肺栓塞建立以防为主的立体化治疗方案,是安全的,有效的,不需要监...
- 关键词: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妊娠高血压疾病
- 视频脑电图对小儿癫痫诊断、分型和定位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视频脑电图(VEEG)对小儿癫痫诊断、分型和定位的应用价值,为癫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疑似癫痫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VEEG监测,观察患儿痫样放电检出率、放电特点、癫痫类型和痫灶定位状况。结果90例可疑癫痫患儿中,痫样放电检出率为60.00%(54/90),其中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为64.81%(35/54),高于清醒期25.93%(14/54)的痫样放电检出率(P<0.05)。睡眠期各时相痫样放电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监测到痫样放电的可疑癫痫患儿中,脑器质性病变痫样放电检出率为55.56%(30/54),代谢疾病痫样放电检出率为18.52%(10/54),感染性疾病痫样放电检出率为14.81%(8/54)。90例可疑癫痫患儿中,49例监测到同步临床症状,其中38例同时监测到痫样放电,诊断为癫痫;其余11例未能监测到痫样放电,诊断为可疑性癫痫。38例癫痫患儿中强直发作10例,痉挛发作8例,失张力发作4例、癫痫性肌阵挛16例。痫样放电起源部位为颞区10例、额区7例、额颞区5例、枕区4例、中央区4例、颞枕区4例、颞枕后区2例,大脑半球皮层区2例。结论在小儿癫痫诊治中,应用VEEG不仅能够提高癫痫和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还可用于癫痫分型和痫灶定位。
- 姜红韩洁刘秀珍张娟任晋峰任俊利薛丽静秦晓霞徐宝元陈欣
-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小儿癫痫
- 声触诊组织定量在胰腺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鉴别胰腺局灶性病变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胰腺占位患者行VTQ检查,分别获取病灶剪切波速(LSWV)、相邻胰腺实质剪切波速(PSWV)及剪切波速差值(DSWV)(DSWV=LSWVPSWV),对照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评估LSWV、PSWV和DSWV在胰腺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的LSWV和PSWV分别为(2.39±1.25)m/s(0.60~4.39 m/s)和(1.59±0.63)m/s(0.76~3.22 m/s);潜在恶性组的LSWV和PSWV分别为(1.92±1.07)m/s(0.79~4.00 m/s)和(1.43±0.41)m/s(0.80~2.23 m/s);良性组的LSWV和PSWV分别为(2.40±1.10)m/s(0.89~3.42 m/s)和(1.48±0.44)m/s(1.03~2.11 m/s);良、恶性组内LSWV和P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05),潜在恶性组的LSWV和P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LSWV、PSWV和DSWV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1,P=0.638,P=0.625)。LSWV与病灶大小不相关(r=0.253,P>0.05);LSWV与感兴趣区深度呈负相关(r=-0.413,P<0.05)。结论利用VTQ鉴别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韩洁吕珂姜玉新戴晴李建初何蒙娜高嫔
- 关键词:剪切波速胰腺占位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肝脏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技术是一种组织弹性成像的新技术,利用标准探头发射的固定频率(2.67MHz)短时程(约262ms)聚焦声脉冲,机械激发感兴趣区(ROI,最大为1cm×0.6em)内的组织,使组织产生局灶性纵向位移。ARFI技术包括声触诊组织成像(virtualtouchtissueimaging,VTI)技术和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touchtissuequantification,VTQ)技术,
- 韩洁吕珂
- 关键词:成像技术辐射力组织成像肝脏弹性成像感兴趣区
- 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癫痫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VEEG监测并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不同脑电图结果与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关系。结果78例癫痫患儿中检出痫样放电58例,无痫样放电20例。不同癫痫发作类型患儿的痫样放电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EG痫样放电组、VEEG非痫样放电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93%、100%,VEEG非痫样放电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VEEG痫样放电组(P<0.05)。VEEG痫样放电组和VEEG非痫样放电组治疗前IgG、IgA、IgM、CD^+3、CD^+4、CD^+8、CD^+4/CD^+8、VIQ、PIQ、FIQ、NSE、CRP、TNF-α、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EG痫样放电组和VEEG非痫样放电组治疗后CD^+3、CD^+4、CD^+4/CD^+8、VIQ、PIQ、FIQ均明显高于治疗前,IgG、IgA、IgM、CD^+8、NSE、CRP、TNF-α、IL-1β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VEEG非痫样放电组变化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癫痫患儿VEEG痫样放电与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NSE、炎性因子均有关,对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姜红韩洁刘秀珍张娟任晋峰任俊利薛丽静秦晓霞徐宝元陈欣
-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小儿癫痫痫样放电预后
- 儿童癫痫性痉挛的脑电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癫痫性痉挛(Es)的临床表现、视频脑电图(VEEG)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19例诊断为癫痫性痉挛的患儿,对其临床及V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年龄分组,起病年龄为3.5-〈12个月的为早发型癫痫性痉挛(IOS)13例;起病年龄〉12个月的为晚发型癫痫性痉挛6例。结果:两组患儿发作表现相似,发作间期脑电图特点和药物治疗效果有差异。结论:癫痫性痉挛无论发病年龄早晚,预后均不良,隐匿性Es、病程短、发病早期睡眠纺锤波出现良好及近期疗效好的患儿预后好。
- 韩洁姜红刘秀珍侯晓英王晓敏
- 关键词:儿童视频脑电图
- 小儿发作性疾病动态脑电图监测299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小儿发作性疾病临床经常遇见,分为癫痫事件(ES)和非癫痫事件(NES),两者的发作时间均难以预测,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某些非癫痫样发作,如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睡眠期肌阵挛、晕厥、头痛、屏气发作等,由于小儿年龄小,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目击者紧张并缺乏专业知识等,常与癫痫难以鉴别;
- 韩洁姜红安利香景丽
-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