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建蜀

作品数:45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基因
  • 11篇耐药
  • 8篇甲基化
  • 7篇细胞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年龄
  • 5篇腺癌
  • 5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5篇DNA甲基化
  • 4篇多药
  • 4篇多药耐药
  • 4篇血浆
  • 4篇血清
  • 4篇散发性乳腺癌
  • 4篇耐药基因
  • 3篇蛋白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色谱

机构

  • 41篇贵阳医学院
  • 16篇太和医院
  • 4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镇江医学院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2篇陶建蜀
  • 14篇张吉才
  • 9篇冯景
  • 7篇高波
  • 6篇余宗涛
  • 6篇吕军
  • 5篇周有利
  • 5篇黄海
  • 3篇吴虹
  • 3篇杨宏伟
  • 3篇郭建华
  • 3篇李海平
  • 3篇禄永汉
  • 2篇卢步峰
  • 2篇侯玲俐
  • 2篇杨丰美
  • 2篇王剑青
  • 2篇陈涛
  • 2篇黄少军
  • 2篇张亚莉

传媒

  • 16篇贵阳医学院学...
  • 4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检验医学
  • 2篇郧阳医学院学...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色谱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工业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4
  • 2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 1篇198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计算机拟合法制作ALT标准曲线
1998年
用赖氏法重复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标准曲线10次,计算机作线性回归和曲线拟合。直线回归结果:酶活性在不高于97U的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斜率(b)=255×10-3,截距(a)=00286;而达到200U时,R=0986,b=190×10-3,a=0066,显著性检验两者之间差别为极显著。表明:97U以下线性较好但不过原点,大于97U之后开始明显偏离该线性。拟合后得一非线性曲线方程:吸光度=0959U/(24752+U)(R=0995)。转换为实用标准曲线方程为:U=24752吸光度/(0959-吸光度)。高值病理标本测定用该标准曲线可不必稀释而得到准确的结果。
陶建蜀肖芸禄永汉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计算机模拟ALT赖氏法血清
多重耐药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提取贵阳地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基因组,以确定其是否带有抗性基因。方法从30例样本中筛选一例贵阳地区当前单簇耐药谱最广的菌株,选择一株含抗药性最多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提取其基因组,进行PCR扩增Ⅰ类整合子和相关耐药基因。结果通过对该菌Ⅰ类整合子和抗性基因的检测,发现Ⅰ类整合子并携带抗性基因sul2t、etA(G)、blaTEM1等,抗性基因应定位在染色体上。结论多药耐药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临床分离株,抗性基因定位在于染色体上,不在以往学者怀疑的3.6kb质粒上。结果显示,此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抗性基因应是以Ⅰ类整合子的形式存在染色体上。
李军陈桂林黄海陶建蜀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多药耐药基因组整合子
用反相离子对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物质
1992年
应用反相离子对色谱-电化学检测器测定大鼠脑NA、DOPAC、DA、HIAA、5-HT,35min内完成分析。本室对色谱条件进行了实验选择,发现4%乙腈能有效缩短样品保留时间和改善峰形,可取代流动相中甲醇;提高柱温至30℃也有助于分析时间的缩短;当pH=4.4,离子对D-樟脑-B-磺酸的浓度为11.5mmol/L时,分离效果最好。在9.766pg-500ng范围,线性关系的相关系数平均为0.9987±0.0012;平均回收率119%;前三个化合物峰高变异系数0.67±0.19%,后三个峰为2.76±1.02%,所有保留时间的平均变异系数0.33±0.10%。
张小蕾陶建蜀卢步峰
关键词:单胺类递质高压液相色谱法电化学反相离子对色谱
宫颈癌中MRP、GST-π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在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形成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lurescence quantitative-PCR,FQ-PCR)检测47例宫颈癌组织及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耐药基因MRP、GST-π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RP、GST-π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分别为0.51±0.28、0.44±0.24,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20±0.11、0.18±0.10,耐药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P、GST-π表达与病人的淋巴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P与GST-π之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P、GST-π基因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原发性耐药中起重要作用,检测MRP、GST-π基因的表达情况对预测宫颈癌的化疗效果、协助临床选择化疗方案可能有一定意义。
高波陶建蜀李海平余宗涛吕军张吉才
关键词:宫颈癌MRP基因GST-Π基因荧光定量PCR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单胺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变化的研究
1992年
本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3例治疗前及61例次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相应代谢物3.4-二羟苯乙酸(DOPAC),香草酸(HVA)和5轻吲哚乙酸(HIAA)的浓度。同时以45例正常成人作对照。发现治疗前后的DA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而DOPAC均极显著低于正常。5-HT治疗前极显著降低,治疗后恢复正常水平。
单拓生张小蕾陶建蜀唐筑灵卢步峰吴虹
关键词:高血压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静脉血放置不同时间对白细胞分析结果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在全血细胞分析中检测时间对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结果的影响。方法取48例标本(经EDTA-K_2抗凝)用日产SF-30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于5 min、15 min、30 min、60 min各测定一次。按时间分组,以30 min为对照组,利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 min组白细胞总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min、60 min组白细胞总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 min、15 min组中性粒细胞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 min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min、15 min组单核细胞数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 min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min、15 min、60 min组淋巴细胞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EDTA-K_2抗凝的全血标本,放置30 min后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可提高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临床工作的复查率。
黄少军汪晶晶陶建蜀
关键词:白细胞血小板聚集
雷帕霉素对低氧下人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本研究拟通过小分子化合物氯化钴(CoCl_2)模拟的低氧环境,探讨雷帕霉素(RPM)对该低氧下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低氧模拟组、低氧雷帕霉素处理组、常氧雷帕霉素处理组HL-60细胞分别采用CoCl_2、CoCl_2/RPM、RPM进行处理,对照组为常氧下常规培养的HL_60细胞,处理及培养24 h、48 h、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常规瑞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细胞形态规则,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相比,低氧模拟组和低氧雷帕霉素处理组细胞密度降低,生长明显受抑,细胞胞核呈不规则形或杆状,染色质粗糙,伴扭曲折叠等变化。各组间不同时间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显著(P<0.05),低氧模拟组和低氧雷帕霉素处理组增殖抑制率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大,且低氧雷帕霉素处理组的增殖抑制率大于低氧模拟组。与常氧下的对照组及雷帕霉素处理组比较,低氧的模拟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诱导细胞发生较明显的凋亡,且后期72 h低氧雷帕霉素处理组凋亡率显著高于模拟低氧处理组。以上结果表明,模拟低氧环境下,HL_60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且诱导细胞凋亡;雷帕霉素可增强对低氧对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张亚莉朱红敏王剑青刘会陶建蜀陈涛莫小阳
关键词:雷帕霉素HL-60细胞低氧凋亡
人血浆唾液酸含量与生物年龄的关系
1991年
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新生儿(24例)、青年(20~35岁,17例)、中年(36~53岁,25例)、老年(60~68岁,23例)健康人群血浆唾液酸含量,发现随着生物年龄的增长,血浆唾液酸含量呈阶梯形上升趋势。因此,血浆唾液酸有可能成为一项老化的指标。
吴虹陶建蜀雷霆雯
关键词:唾液酸血浆衰老
宫颈癌中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LRP、GST-π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LRP、GST-π基因在10例正常组织和52例宫颈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宫颈癌组织中LRP、GST-π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67.3%和59.6%。10例正常组织中LRP不表达,GST-π表达1例。宫颈癌组织中LRP、GST-π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两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的淋巴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P>0.05)。LRP、GST-π之间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LRP、GST-π在宫颈癌中较高的阳性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宫颈癌对顺铂的固有耐药机制,为协助临床选择化疗方案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波李海平陶建蜀张吉才余宗涛李莉
关键词:宫颈肿瘤聚合酶链反应耐药基因
不同细胞年龄的红细胞膜LP(A)含量与血浆含量的相关性
2000年
收集 96名门诊病人的肝素抗凝血标本 ,用抗低渗法将红细胞分为老、中、青三组 ,离心分离出不同细胞年龄的红细胞膜 ,测出膜上的LP(A)的含量。各组的LP(A)测定结果 (mg/ g膜蛋白 )为 :老龄组 70 2± 18 8、中龄组 60± 8 2、青龄组 34 0± 12 0。结果表明 :随细胞年龄的增加膜LP(A)含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老 -中、老 -青、中 -青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且膜LP(A)总含量 ( 54 53± 11 1)mg/ g膜蛋白与血浆中LP(A)含量 ( 190 2± 32 54)mg/L呈正相关 ,R =0 9617,P <0 0 1。膜LP(A)的沉积量取决于血浆中的LP(A)含量 。
陶建蜀陈明艳禄永汉
关键词:红细胞膜血浆年龄因素动脉粥样硬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