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

作品数:23 被引量:9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手术
  • 3篇子宫
  • 3篇细胞
  • 3篇宫内
  • 2篇血管
  • 2篇妊娠
  • 2篇术后
  • 2篇突变
  • 2篇迁移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流产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突变
  • 2篇肌瘤
  • 2篇肺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多模态

机构

  • 2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23篇陈艳
  • 6篇徐青
  • 2篇叶宁荷
  • 2篇竺明晨
  • 2篇马慧媛
  • 1篇潮欣畅
  • 1篇宋鑫
  • 1篇陈艳
  • 1篇吴晓丽
  • 1篇张丽
  • 1篇顾羊林
  • 1篇方蔷
  • 1篇张玮
  • 1篇朱岚
  • 1篇申卫红
  • 1篇刘晓昀
  • 1篇李刚
  • 1篇付子毅
  • 1篇谢理哲
  • 1篇骆潇洁

传媒

  • 3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口腔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泰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终止早期妊娠手术流产与药物流产对输卵管和子宫内膜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中负压吸宫术与药物流产术对术后输卵管畅通性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孕≤10周妇女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行药物流产98例(药物流产组),负压吸宫手术134例(手术流产组)。测定两组妇女流产后输卵管畅通性及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宫腔/宫颈管粘连发生情况。结果:药物流产组流产后2周及首次月经后1周B超子宫内膜厚度值均高于手术流产组,流产后输卵管阻塞发生率(40.6%)高于手术流产组(14.6%),宫腔或宫颈粘连发生率(1.0%)低于手术流产组(9.7%)(均P<0.05)。结论:相比负压吸宫手术,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更易引起输卵管阻塞,但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较小,术后宫腔/宫颈管粘连风险相对较低。
陈茜徐青陈艳
关键词:子宫内膜厚度药物流产人流手术早孕
胃癌根治术后的护理
2004年
陈艳
关键词:胃癌术后护理化疗副反应
EGFR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EGFR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预后的价值,揭示总生存期(OS)≥3年的生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个体化治疗的349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对应收集石蜡包埋组织标本,采用HRM法,检测组织中EGFR基因第18、19、20、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方法和χ2分析随访资料完整的249例患者EGFR基因突变对生存的影响,揭示OS≥3年生存影响因素。结果在349例NSCLC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50.4%,EGFR基因主要高突变人群是女性(62.2%)和腺癌患者(52.0%),<60岁易发生19突变(28.9%),≥60岁(32.0%)和女性(37.8%)易发生21突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18、20、双突变和临床特征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18年12月15日,249例随访完整的患者中,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EGFR基因的总突变和21突变,与野生型相比较,能显著提高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18、19、20、双突变的PFS生存率,与野生型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3年和OS≤1年的患者在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GFR总突变率、21的突变率及靶向治疗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基因的总突变和21突变的患者均能明显延长生存期。
冒学莲杨翊柠汤珣竺明晨王承霞陈艳严枫
关键词:基因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RM
104例婴儿和新生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
2007年
不少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或小婴儿期即出现危重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早期夭折。小婴儿先心病手术治疗势在必行。要取得手术成功,除手术技巧,体外循环转流技术的提高与改进,术前术后的护理也十分重要。现将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治疗的104例5公斤以下低体重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陈艳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心内直视手术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脑内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编码的药物转运体P-糖蛋白(P-glyeoprotein,P-gp)过表达,是耐药性癫痫(drug-resistant epileps...
陈艳
关键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P-糖蛋白
文献传递
LNG-IUS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性激素对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调节作用及左炔诺孕酮(LNG)对肌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选择3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于月经后3~5d刮除大部分子宫内膜后放置LNG-IUS。置器后第1,3,12,48个月随访,观察月经量改变、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B超测量子宫肌瘤瘤体积变化、子宫容积及置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LNG或17-β雌二醇(E_2)对原代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UtLMC)的增殖调节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LNG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1)研究对象在置器1个月后月经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子宫容积较放置前缩小;随置器时间延长临床效果改变更为明显(P=0.028);但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变化;月经减少和闭经的发生率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2)10.0μg/ml LNG开始抑制肌瘤细胞的生长,随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加强。低浓度E_2(≤3660pmol/L)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但高浓度E_2(≥36 600pmol/L)促进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与对照组相比,LNG组细胞凋亡率随LNG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具有浓度依赖性(r^2=0.9799);10.0μg/ml LNG作用72h后,肌瘤细胞早期凋亡出现明显(P=0.036)。结论:宫腔放置LNG-IUS能有效减少患者月经量,改善贫血症状,全身副作用较小,且能使子宫容积缩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性激素尤其是一定浓度的孕激素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徐青付子毅马慧媛陈艳吴晓丽徐娟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肌瘤
血糖与4种炎性标志物升高对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高血糖、炎性标志物及二者并存与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基于电子病历记录系统(electrical medical record,EMR)回顾性连续采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人口学信息、入院空腹血糖、炎性标志物等数据,根据临床结局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人口学特征和临床指标,筛选潜在影响临床结局的变量;并以影响临床结局的变量为分组变量,以临床结局为结局变量,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和比较各变量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住院时间为时间变量,对研究对象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92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住院期间死亡人数为377例;校正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和血液检测指标后,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和CRP水平升高是患者住院死亡的相关因素(P<0.05),而血糖和其他炎性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提示CRP曲线下面积大于其他变量(P=0.04),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value,PPV)为60.16%,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73.06%;生存分析结果提示CRP升高组和高血糖和白细胞升高患者死亡风险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标志物水平升高是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刘晓昀陈艳耿同超谢甜甜陈津津张艳丽李刚刚书成李明泉
关键词: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死率炎性标志物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法布雷病患者脑损伤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5年
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由GLA基因突变引起的X连锁遗传溶酶体贮积症,其临床表现多样,常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以及精神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磁共振成像在评估法布雷病患者脑损伤的作用相对较局限,但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法布雷病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越来越受到重视。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其脑微结构的变化及功能的异常,为进一步探究法布雷病脑损伤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从多模态磁共振的不同成像技术及分析方法,对法布雷病患者脑结构与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法布雷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孙中茹李兆婷陈艳曹婧媛夏建国田为中
关键词:多模态神经影像脑结构脑功能
RUNX1通过Rasip1参与调控肺癌细胞迁移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左右,主要包括肺腺癌(25-30%)、鳞癌(25-30%)和大细胞癌(10-15%)。分子靶向...
陈艳
关键词:EGF迁移NSCLC
文献传递
图像配准技术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疗中的应用及展望
2024年
随着影像学、内窥镜技术、手术治疗、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一个包含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复杂结构,在TMJ中,颞下颌关节盘是连接下颌骨和颅骨之间的软组织结构,为关节运动提供缓冲和稳定的作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在TMD诊疗中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因此,利用图像配准技术对关节盘的状况与位置进行评估,为评估TMD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或有助于TMD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回顾了TMJ成像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各种图像配准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TMD诊疗中的应用及前景。文章结合国内外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和笔者的临床经验,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谢玉婷唐雯吴玥曹立波马家俊IZADIKHAH Iman陈艳曹丹陈艳曹丹谢理哲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