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殷
- 作品数:23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 2005年
- 目的为了解不同的麻醉处理方法对小儿气管异物患儿的麻醉效果对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把26例气管内异物患儿随机分为γ-羟基丁酸钠组(γ组,n=13)和氯胺酮组(k组,n=13),γ组肌注氯胺酮5mg·kg-1、安定0.4mg·kg-1,γ-羟基丁酸钠100mg·kg-1静脉泵注;k组肌注氯胺酮5mg·kg-1、安定0.4mg·kg-1后,10分钟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1mg·kg-1维持。两组均用高频喷射通气。观察置镜时和异物取出后HR和SpO2的变化。结果置镜时HR:P<0.05;异物取出后HR:P<0.05,SpO2:P<0.05。γ组置镜均顺利,k组置镜困难,其中5例行气管切开后置镜。结论氯胺酮安定基础麻醉后,γ-羟基丁酸钠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适宜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 陈淑琼刘欣陈根殷
- 关键词:气管异物氯胺酮麻醉
- 七氟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Bcl-2及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8):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IR组与S组接受左冠脉3h阻断和3h再灌注。七氟醚预处理组在缺血前吸入七氟醚,30min后洗脱15min。取心肌缺血区组织,RT-PCR测Bcl-2及Bax基因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较,IR组和S组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而S组高于IR组;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IR及S组均高于C组,IR组则高于S组。结论七氟醚预处理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Bd-2基因的表达、下调Bax基因的表达有关。
- 陈根殷王旭光杨展陈淑琼
- 关键词:七氟醚心肌心肌再灌注损伤凋亡
- 0.75%罗哌卡因与0.75%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比较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比较 0 .75 %罗哌卡因与 0 .75 %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阻滞的临床效果 ,为罗哌卡因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行择期下肢手术病人 40例 (ASAⅠ~Ⅱ级 ) ,随机分成二组 ,Ⅰ组 :0 .75 %罗哌卡因 ( 2 0例 ) ;Ⅱ组 :0 .75 %布比卡因 ( 2 0例 )。取L2~ 3穿刺点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端置管 3~ 4cm ,注入首次剂量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 10~ 15ml,总量不超过 2 0ml。分别观察感觉阻滞范围及持续时间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起始、恢复时间 ,连续监测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麻醉效果和术中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平面范围及持续时间相似 (P >0 .0 5 ) ,Ⅰ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 ,维持时间短 (P <0 .0 5 ) ,下肢运动阻滞程度Ⅰ组显著低于Ⅱ组 (P <0 .0 1) ;Ⅰ组患者心率、血压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 ;Ⅱ组用药后舒张压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率及收缩压无明显改变。结论 与 0 .75 %布比卡因比较 ,0 .75 %罗哌卡因感觉阻滞完善 ,止痛效果好 ,起效慢 ,维持时间短 ,下肢运动阻滞弱且恢复迅速 ,对循环影响小 ,是一种安全、有效、毒性小药物 。
- 陈根殷
-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药
- 木犀草素对K562细胞caspase-3活化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分析K562细胞的凋亡,比色法测定caspase-3的相对活性,半定量RT-PCR检测caspase-3mRNA水平的改变,Western-blot分析caspase-3酶原的变化。结果:木犀草素处理细胞24h后的IC50值为(104.6±13.5)μmol.L-1。浓度为10,20,40μmol.L-1木犀草素处理细胞24h后均可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各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浓度及时间的增加,各个木犀草素处理组K562细胞的caspase-3活性升高(P<0.01),其作用具浓度及时间依赖性。而随着木犀草素浓度的增加,K562细胞中caspase-3的mRNA水平逐渐增加,caspase-3酶原的蛋白水平逐渐减少。结论:木犀草素可通过诱导K562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其诱导K562细胞凋亡可能与激活caspase-3有关。
- 王旭光陈根殷杨展
- 关键词:木犀草素白血病凋亡CASPASE-3
- 七氟烷对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陈根殷王旭光陈淑琼杨展
- 关键词:七氟烷罗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
- 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七氟醚组于手术开始后持续吸入1.1%七氟醚,至CPB开始时结束;对照组不用任何吸入性麻醉药。分别于麻醉前、主动脉开放后30 min、1 h、术后8 h和24 h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DA、SOD、cTnI、CK与CK-MB均在正常范围,MDA、cTnI、CK与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各观察时点明显升高(P<0.05),SOD则明显下降(P<0.05);七氟醚组血清中MDA和cTnI在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SOD、CK和CK-MB比较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心肌保护作用。
- 陈根殷王旭光杨展陈淑琼
- 关键词:七氟醚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
- 顺序应用镇痛液及玻璃酸钠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骨性膝关节炎(OA)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并在关节边缘形成骨赘,引起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三大临床症状[1].我科疼痛门诊近2年来顺序应用镇痛液及玻璃酸钠(SH)治疗骨性膝关节炎32例,现报告如下:
- 邹展陈根殷
- 关键词:镇痛液骨性膝关节炎OA玻璃酸钠骨质疏松
- 氯胺酮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氯胺酮5 mg·k-1组(KT 1组),缺血/再灌注+氯胺酮10 mg·kg-1组(KT 2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120 min时取大鼠肺组织,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肺组织湿干重比(W/D)的变化,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含量。[结果]再灌注120 min后,两个KT组大鼠肺组织中的SOD活性高于I—R组(P<0.01),而MDA含量和W/D值则显著低于I—R组(P<0.01),同时两个KT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氯胺酮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时肺组织中的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损伤,从而减轻肺组织的损伤,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陈根殷王旭光陈淑琼
- 关键词:氯胺酮缺血再灌注氧自由基细胞因子
- 环氧化酶-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β actin基因为参照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 41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5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肺组织中COX 2mRNA的表达 ;同时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COX 2蛋白的表达。结果 COX 2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 ( 63 .4% )显著增高 ;相应的癌旁组织表达率也明显增高 ,而在正常肺组织中不表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的COX 2mRNA表达率相互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 ,5 8.5 % ( 2 4/ 41)的肺癌组织COX 2蛋白呈阳性表达。COX 2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无关 (P >0 .0 5 )。结论 肺癌组织COX 2mRNA和COX 2蛋白表达率在大多数肺癌组织中明显增高 ,在癌旁病变中也相应增高 ,COX 2的激活发生在肺癌形成的较早时期 。
- 王旭光陈根殷何慧娟陈美君
- 关键词:环氧化酶-2肺癌组织基因表达COX-2肿瘤
- 肺癌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观察肺癌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PCEA组和肌注镇痛(MI)组病人的镇痛效果,监测记录术毕时和术后4、8、12、24小时的呼吸频率(RR)、分钟通气量(MV)、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气PaCO_2、PaO_2指标的变化,并对两组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1)PCEA镇痛效果优于肌注镇痛,病人感觉良好(VAS:1.45±0.42和3.80±1.60,P<0.01);(2)PCEA期病人呼吸平稳,MV、SpO_2、PaP_2变化不明显,病人能及早咳嗽、排痰、深呼吸和转动体位,而肌注镇痛病人呼吸频率较PCEA病人明显快(P<0.01),MV、SpO_2和PaO_2,下降显著,经氧疗后恢复正常水平;(3)两组MAP、HR、PaCO_2,无明显变化。结论:肺癌术后病人采用PCEA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有利于循环、呼吸的稳定,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后镇痛方法。
- 陈根殷
- 关键词:肺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