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辉
- 作品数:44 被引量:991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法律的界限:实证主义命题群之展开
- 当今法律理论的核心问题有二:其一,法律与道德之间是否存在必然关系;其二,法律的权威性来自于何处。其中,后一问题的解答依赖于讨论前一问题所获得的立场。本文正是以思想史的研究方式,通过仔细分析哈特的实证主义理论所引发之讨论,...
- 陈景辉
- 关键词:实证主义权威性德沃金排他性分离命题
- 文献传递
- 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被引量:72
- 2009年
- 以"公众意见能够取代法律标准"为核心的裁判可接受性概念,实际上是以下两个方面的统合:一方面,公众意见能够被转化成正当化理由,因此才能取代法律标准成为裁判依据;另一方面,司法民主化要求司法裁判必须反映公众意见。但是这两个要素都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公众意见难以转化为规范性的正当化理由;第二,司法民主化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化与间接民主化,并且间接民主化能够更好地与现行民主制度、裁判者的司法义务等要素保持一致,但是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中的民主化只是直接民主化的体现。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裁判可接受性概念缺乏存在的恰当基础。
- 陈景辉
- 关键词:公众意见司法民主化
- 在思想与现实之间——舒国滢先生访谈片断
- 1998年
- 舒国滢,男,1962年生,湖北随州人。1979年考入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1987年获法学硕士学位,专于法学理论(法理学)。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兼《比较法研究》副主编。1993~1994年访学于德国哥廷根大学,研究德国法哲学、法学方法论。主要论文/著作:《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中国法治建构的历史语境及其面临的问题》;《中国法理学研究综述与评价》(合著);《中国法理纵论》(合著)。陈:舒老师,近二、三年来,你写了几篇有份量的文章。如《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
- 陈景辉
- 关键词:法哲学发展路向中国法理学历史语境法治建构法学方法论
- 中国对前苏联法的继受:以法概念的分析为中心被引量:3
- 2002年
- 在我国历次的法律移植过程中,对于前苏联法的继受是最为成功的,因此研究“中国对前苏联法的继受”这一论题就可以展示保证法律继受有效的基本条件,并为当下的法律移植过程提供基本的理论准备。本文认为由于前苏联法与中国传统法概念存在以下暗合之处:法律的国家主义、法律的工具主义以及古典法律实证主义的确立,从而使得法律继受能够如此成功。法律继受或移植的有效性是以相通的法律概念的存在为前提。
- 陈景辉
- 关键词:法律继受法概念
- 道德善、理性化与法的规范性——以哈特理论为中心的反省被引量:9
- 2012年
- 法律的规范性是法律理论中最为重要的法律概念之一,并且学者通常以"应当"作为规范性的核心含义。然而,如果进一步追问何谓"应当",那么就会逐渐引出"可辩护性"的概念。哈特的法律理论之所以是重要的,就因为是他首先意识到可辩护性的重要意义。不过,可辩护性背后隐含着"道德善"的概念,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法律实证主义主张是错误的?并不必然,要想系统说明应当、可辩护性与道德善这三个概念,就必须借助对于"理性化框架"的整体说明,而法律实证主义在这其中就存在着诸种成立的可能性。
- 陈景辉
- 关键词:规范性哈特道德善
- 合规范性:规范基础上的合法观念——兼论违法、不法与合法的关系被引量:17
- 2006年
- 合法与违法是最常见的法律概念,但却难以纳入法学概念体系之中。通过对这两个概念以及不法概念的检讨,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合法概念———合规范性就呼之欲出。合规范性的概念不但能够理顺法学概念体系的内在矛盾,进而有助于理解规范与人们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展现法律概念的专业属性,最终与人们日常使用的概念划清界限。
- 陈景辉
- 关键词:合法违法不法
- 什么是“内在观点”?被引量:30
- 2007年
- "内在观点"是哈特实证主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是解读哈特理论的关键线索之一。作为反思性批判态度的内在观点,不但使得规范态度得到有效说明,进而成为批判外在观点的基础;而且它还可以保障法律理论的描述性特征。当然,内在观点并非坏人观点或者参与者观点,因为前者是理论姿态,而后两者则是实践姿态。
- 陈景辉
- 比例原则的普遍化与基本权利的性质被引量:130
- 2017年
- 诞生自德国公法的比例原则,呈现出双重的普遍性:不但逐渐被其他国家接受(地域普遍化),也开始向私法领域挺进(领域普遍化)。那么,比例原则的普遍性存在理论上的根据吗?就比例原则而言,如果它具备普遍性,要么因为它是理性化的一般要求、要么因为它是某种程序、要么因为它是某种终极价值,但这些看法都误解了比例原则的性质。因此,比例原则的普遍化,寄生于"正当限制基本权利"这个观念的普遍化。但由于"关于私法(民法)立法"与"私法(民法)调整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比例原则并不能够适用于私法自身的内容,所以并不具备领域的普遍化。同时,由于"正当限制基本权利"的观念本身存在问题,因此要承认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只能承认基本权利之间的冲突与紧急情况这两种限制基本权利的情形,而此时比例原则并未拥有超越其他审查工具的明显优势,所以比例原则的地域普遍性仍需要进一步的证明。
- 陈景辉
- 关键词:比例原则基本权利权利冲突
- 潜规则与惯例是不是商业贿赂?
- 2006年
- 2005年12月14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 Anti- Corruption Convention)正式生效。中国是首批签署并批准该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为该公约的中国中央执行机关,负责执行该公约的司法协助事宜。
- 陈景辉
- 关键词:司法协助执行机关商业惯例商业贿赂行为中国法律制度法律主体
- “习惯法”是法律吗
- 2018年
- “习惯法”的两个要求(一)什么样的习惯才能成为习惯法习惯可以被区分出两种子类型:只具备依赖于实践的习惯与同时兼具依赖于实践和应当观念的习惯。并且,由于“应当”的观念显然就是一种规范性的态度,因此后一种习惯除了是一种习惯之外,它还是一种规范。
- 陈景辉
- 关键词:习惯法法律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