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
- 作品数:42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脉僵硬度、低白蛋白血症及容量负荷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 顾玥阎磊朱晗玉邵凤民刘冰何攀范晓光李红艳陈晖李佩丽
-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尽管透析管路、透析液连接管路的不断改进,PD技术不断提高,但PD仍有很高的死亡率,医疗资源占用巨大,给国家和家庭带来巨大压...
- 关键词:
- 关键词:腹膜透析终末期肾脏病低白蛋白血症
- 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根据血压状况将317例IgA肾病患者分为高血压组119例和非高血压组198例,分析两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高血压组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NAG酶、血肌酐、血尿酸及年龄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高血压组(P均<0.05);高血压组肾小球硬化指数、间质指数和血管指数均高于非高血压组,病理损害程度为重度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均<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临床上高尿酸血症、贫血、肾功能不全等的发生率高,肾脏病理损害程度较重,其可能的临床风险因素是高蛋白尿及高血肌酐水平;可能的病理风险因素为肾小球硬化、间质小管病变及肾血管病变。
- 赵瑞皎吴凯彦党伟一陈晖孔令非
- 关键词:IGA肾病高血压病理学特点
- 缬沙坦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前后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脑钠肽(BNP)的变化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腹膜透析老年患者56例,根据残余肾功能(RRF)水平分为肾小球率过滤(GFR)>2ml/min组(A组)和GFR<2ml/min组(B组),同时选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腹膜透析患者均给予缬沙坦治疗,剂量80~160mg/d,疗程3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BNP、肌酐(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等的含量,同时应用彩色超声测量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无论残余肾功能水平高低,BNP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B组BNP水平明显高于A组,二者有差异(P<0.01),彩超结果B组患者LVEDd、LVMI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A组和对照组。经缬沙坦治疗后腹膜透析患者无论A组还是B组,BNP含量以及LVEDd、LVMI均有所下降,而LVEF有所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BNP与LVEDd、LVM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BNP是反映腹膜透析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RFF高者有较好的心功能状态,缬沙坦能够显著降低BNP,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心功能有一定益处。
- 陈晖朱清邵凤民程银祯
- 关键词:脑钠肽腹膜透析心功能
- 法安明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凝血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 1999年
- 张小玲陈晖邵凤民朱清程银桢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法安明凝血血脂
- 单纯西医非替代疗法与加服中药肾衰方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中药“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 48例慢性肾衰患者分为基本情况接近的 2组。对照组 2 3例单纯采用西药开同、依那普利、水溶性类维生素、抗凝及饮食疗法等。治疗组 2 5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草药肾衰方。于治疗前后观察一般临床症状及血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0 % ,高于对照组 5 2 1%(P <0 0 5 ) ,治疗后治疗组血尿素氮下降均数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提高均数大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 3 0 6和 2 0 4,P均 <0 0 5 )。两组血肌酐差值均数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1 0 5 ,P >0 0 5 )。结论 :“肾衰方”能较明显增加尿氮及其它代谢废物排出 ,并有活血化瘀、抗凝、补钙等作用 ,能延缓慢性肾衰进展 ,疗效优于单纯西医非替代疗法。
- 楚天舒梁艳邵凤民朱清陈晖程银桢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方
- IgA肾病86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04年
- 张小玲陈晖邵风民
- 关键词: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病理资料肾功能不全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衰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 2003年
- 陈晖张晓玲邵凤民朱清楚天舒
- 关键词:重症急性肾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肿瘤坏死因子-Α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6 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 3组 ,分别测定其血清和尿中MCP 1的含量及血糖、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尿微量白蛋白组尿中MCP 1的含量为 ( 5 97.6 3± 2 1.6 2 )ng/gCr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低于大量蛋白尿组 [( 894.37± 2 1.5 3)ng/gCr] ,同时伴HbA1C升高 ( 9.15± 1.5 2 ) %,尿白蛋白正常组HbA1C为( 4 .6± 1.2 ) %,而血肌酐正常 ,3组患者血中MCP 1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尿中MCP 1的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 陈晖张晓玲邵凤民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糖尿病肾病血糖血肌酐
- 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 2003年
- 陈晖张晓玲邵凤民朱清楚天舒程银桢
- 关键词:霉酚酸酯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
- IgA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测定的意义
- 2005年
- 张小玲陈晖邵风民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IGA肾病MCP-1炎症细胞浸润单核巨噬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