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 作品数:22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关于微课程应用于教学的思考被引量:8
- 2014年
- 一、微课程的起源"微课程"(Microlecture)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人们称戴维·彭罗斯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微课程这个术语基于建构主义方法。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程并不必然地决定课程教学的质量。
- 何守仁陈婷婷李晓琳
- 关键词:新墨西哥州课程应用网络教研远程学习
- 后殖民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始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与之相呼应,'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荒岛文学经典之作《鲁滨逊漂流记》,可视为欧洲殖民主义向海外扩张和殖民实践的早期艺术缩影。文章以后殖民理论为切入点,结合作品的生成路径,着重分析了殖民者鲁滨逊自我身份的建构以及星期五从自我到他者的主体性转换,最后认为作品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资本主义早期殖民侵略和文化霸权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帝国殖民地的建构过程。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中、后殖民理论视角重读该作品对于维护民族特性与身份、保护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警示作用。
- 张立峰关姗何守仁陈婷婷王艺霖
- 关键词: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后殖民自我他者
- 英语课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探究
- 2013年
-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过程,更应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英语方面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 何守仁陈婷婷李晓琳
-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造性思维
- 关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
- 2017年
-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学生认为词汇记忆是一大挑战,如何提高词汇教学效果使学生高效率记忆词汇是英语教师的职责。本文分析英语词汇的特点,提出提高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水平的教学方法。
- 何守仁陈婷婷张立峰
- 关键词:词汇词汇教学法大学英语
- 互联网+时代基于PEC理念的微课在高职英语口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以学情分析、高职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学理念为基础,以体验式(experiencing)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PEC"教学设计理念。把微课与翻转课堂融入教学,在"互联网+"时代,探索兼顾职业背景、外语能力和实践实训三位一体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主体间性新模式。参与、体验和合作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知识、技能和素质是旨在实现的三大目标。
- 张立峰何守仁陈婷婷
- 关键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 和谐社会条件下的三元和谐英语教学
- 2009年
-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之一。本文提出了三元和谐英语教学理念,分析了三元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及高校的和谐稳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立峰陈婷婷何守仁
- 关键词:和谐校园环境英语教与学
-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评估
- 2022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传统的教学模式日益显露出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滞后性。本文拟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进行评估,旨在分析如何从顺应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需求角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更高效的英语课程教学与评估模式。
- 关姗陈婷婷
-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教学
- “能力为本,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与探索被引量:2
- 2011年
- 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不断深化,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试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为例就教学改革中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建立既能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又能体现"能力为本,工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
- 陈婷婷
- 关键词:工学结合英语应用能力
- ESP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专门针对行业和特殊用途而开展的ESP教学以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为目标,更适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在ESP教学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除了能够进行普通英语或者基础英语的教学,更要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未来专业岗位的英语教学需求。本课题试从ESP教学概念及特征入手,就目前高职英语教师的师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索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 陈婷婷盛林张立峰
- 关键词:ESP教学
- 试论翻译研究的生态理论建构
- 2014年
- 生态维度的翻译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翻译中存在的主体性与非主体性、中心化与边缘化的差异。文章以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的区分为切入点,重点阐释翻译研究的种族生态维度旨在解构种族优越论思想,从而在种族间实行翻译的主体间性对话,维护翻译研究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翻译研究的生态维度具有差异研究翻译意识,体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翻译理论研究的跨学科交叉、整合统一特征。生态维度的翻译研究重视翻译文本中的生态失衡和历史语境,翻译研究必将出现生态转向,形成一种生态的翻译观。
- 张立峰陈婷婷何守仁
-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生态翻译学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