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勇

作品数:19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鼻咽
  • 11篇肿瘤
  • 10篇鼻咽癌
  • 8篇疗法
  • 8篇放射疗法
  • 7篇咽肿瘤
  • 7篇鼻咽肿瘤
  • 4篇放疗
  • 3篇设野
  • 3篇生存率
  • 3篇中医
  • 3篇疗效
  • 2篇低熔点铅
  • 2篇低熔点铅挡块
  • 2篇养阴
  • 2篇养阴清热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药物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机构

  • 14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广州铁路中心...

作者

  • 19篇陈勇
  • 6篇谢方云
  • 6篇崔念基
  • 5篇卢泰祥
  • 4篇胡丕丽
  • 4篇徐伯平
  • 4篇陈徐贤
  • 4篇赵充
  • 3篇张蓓
  • 3篇黄国贤
  • 3篇吴少雄
  • 3篇潘国英
  • 3篇刘孟忠
  • 2篇闵华庆
  • 2篇钱剑扬
  • 2篇黄惠英
  • 2篇伍建华
  • 2篇张恩罴
  • 2篇罗伟
  • 1篇李群

传媒

  • 2篇癌症
  • 2篇广州医药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6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热消肿方消除咽旁组织放射性水肿的临床研究——附91例观察结果被引量:2
1998年
为提高CT对鼻咽癌放疗近期疗效判断的准确性,对91例放疗后患者作对比观察,实验组患者持续服用自拟清热消肿方3个月,对照组不作消肿治疗。经CT扫描,结果:总消肿率实验组为8085%(38/47),对照组为5227%(23/44),两组比较,P<001。结果表明,清热消肿方对咽旁组织放射性水肿的消退,有良好作用。
徐伯平黄国贤陈勇胡丕丽张蓓陈徐贤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水肿中医药疗法
中药散结方对鼻咽癌放疗增敏的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研究中药散结方对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提高作用。方法 :中药组在放疗开始持续服用以生南星为主药的中药散结方至放疗结束 ,对照组施行单纯放疗。结果 :放疗剂量为 40Gy时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全消率 ,中药组为 74 0 7%(2 0 /2 7) ,对照组 48 15 % (13/2 7) ,两组比较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鼻咽病灶全部消退时的剂量 ,中药组为 43 2 5±8 17Gy ,对照组为 5 7 18± 7 86Gy ,两组比较 ,P <0 0 1,有显著性差异 ;放疗结束时 ,鼻咽病灶全消率 ,中药组为 92 5 9%(2 5 /2 7) ,对照组为 88 89% (2 4/2 7) ,两组比较 ,P >0 0 5 ,无统计学差异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全消率 ,中药组为 96 30 %(2 6/2 7) ,对照组为 85 19% (2 3/2 7) ,两组比较 ,P =0 175 ,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徐伯平胡丕丽黄国贤陈徐贤陈勇刘孟忠
关键词:散结方鼻咽癌中医药疗法
珍黄胶囊配合外照射治疗食管癌
2001年
目的 评价珍黄胶囊治疗食管癌的抗癌增效作用和毒性。方法  1996年 8月至 1999年 4月 ,64例病理确诊的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二组 :研究组 (放疗 +珍黄胶囊 ) ;对照组 (单纯放疗 ) ,两组病人采用同样放疗方法和剂量。结果 在放疗至 40GY时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抗肿瘤有效率分别为 46.9(15 /3 2 )和 2 0 % (6/3 0 ) (P <0 .0 5 )。放疗结束后一个月 ,研究组病人的完全缓解率 3 7.5 % (12 /3 2 ) ,高于对照组 2 0 % (6/3 0 ) (P <0 .0 5 )。
刘孟忠崔念基汪惠云管迅行刘慧黄惠英胡永红古模发李群谢方云赵充陈勇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鼻咽癌放射治疗体位、设野及固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的合理照射体位及设野的剂量分布特点,比较几种体位固定方法的摆位重复性和位移情况。方法:利用 TPS探讨常规和改进体位下设野的合理性和剂量分布特点;将 120例鼻咽癌随机均分成砂袋组、面罩组、泡沫塑枕组和等距离照射( SSD)组,利用模拟机模拟定位和治疗过程 ,并分别摄取头颅侧位片,测量各照片间中心点的移动距离。结果:改进体位和设野与常规设野比较靶区中心剂量差别不大,但明显提高了茎突后、后组筛窦和眶尖等靶区边缘的剂量,降低了脑干中、脊髓、口腔和下颌角区的剂量;各组间摆位重复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放疗过程中发生位移的例数 SSD组和砂袋组明显多于其它两组。结论:改进体位有利于合理布野,避免射野间的重叠,配合低熔点铅挡块技术,能使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 SSD照射和砂袋固定法不宜继续使用,泡沫塑枕值得临床推广,面罩在改进后可继续使用。
陈勇黄劭敏张恩罴
关键词:鼻咽肿瘤体位设野体位固定
迅速发展型鼻咽癌——31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1993年
作者报道一种病程短,很快发生远处转移并导致死亡的鼻咽癌,称为迅速发展型鼻咽癌。其临床病理特点是:(l)患者从自觉症状至死亡的时间平均仅11.7个月。(2)多数患者来诊时已有大块或累及锁骨上区的颈淋巴结转移(N_3病例占51.6%)。(3)角化性鳞癌和非角化性癌所占比例较高(43.3%)。(4)癌组织中淋巴细胞,树状突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较少。临床大夫如能及时识别这一特殊类型的鼻咽癌,并采取相应措施,将达到减少远处转移,提高疗效的目的。
张锋张昌卿陈勇冯凯涛肖锡宾苏勇闵华庆
关键词:鼻咽癌临床病理分析远处转移临床病理特点树状突细胞致死
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清锌铜变化及其意义
1997年
本文检测分析了27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24小时、48小时、第4天、第7天、第14天血清锌、铜的动态变化与脑损伤预后、范围的关系,结果提示:预后差组校预后好组血清锌有明显的降低,血清铜有明显的升高(P<0.05);脑损伤范围与伤后第24小时血清Zn、伤后第14天血清Cu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53、0.8427(P<0.01)。作者认为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清锌、铜变化幅度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新指标,早期调整微量元素锌、铜代谢平衡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唐双柏朱小曼林广云陈勇刘金龙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性期反应预后
鼻咽癌低熔点铅挡块面颈联合野设野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9
2000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等中心放疗低熔点铅挡块面颈联合野的设野方法。方法:利用鼻咽+上颈部 CT/MRI扫描,采用等中心体位固定方法模拟定位并拍摄面颈部 X线照片,根据鼻咽病灶侵犯的范围描画照射靶区,制作低熔点铅挡块。结果:( 1)常规第一段面颈联合野前上界与眼眶缘的距离 15~ 20 mm;前下界与上颌窦底壁的距离 5 mm;上界平筛窦顶壁;后上界与上 1/3斜坡距离 5 mm;后下界与下 1/3斜坡距离 10~ 15 mm。第二段面颈分野的后下界向前移 5~ 10 mm;下界上移至下颌角水平。口咽受累时,两段均用面颈联合野,但后界前移至颈椎体后缘,其颈后三角区用 8~ 12 MeV电子线照射。( 2)根据鼻咽癌侵犯的范围相应扩展局部照射野。结论:( 1)等中心面颈联合野设野原则可根据鼻咽癌侵犯的范围做个体化放疗设计。( 2)通过精确的适形设野,可使照射靶区设计更合理 ,并更有效地遮挡邻近重要器官。
卢泰祥罗伟赵充吴少雄陈勇崔念基钱剑扬伍建华
关键词:鼻咽肿瘤面颈联合野设野铅挡块
养阴清热方防治急性放射性毒副反应被引量:18
2000年
徐伯平胡丕丽陈勇张蓓陈徐贤黄国贤刘孟忠陈英福涂明耻黄惠英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疗法
鼻咽癌合并皮肌炎远期疗效分析
1993年
鼻咽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是鼻咽癌合并皮肌炎者仅占0.023%。我院于1964年4月至1986年12月,共完成计划治疗者46例,现就用强的松作为补充治疗来配合放疗是否会影响该病的远期疗效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男29例,女17例,病理以低分化鳞癌占大多数为93.4%(43/46)。临床分期(长沙分期,1978年):Ⅰ期5例,Ⅱ期22例,Ⅲ期和Ⅳ期分别为14例及5例。 治疗方法: 46例全部采用分段放射治疗。并分为先用强的松1个月以上,然后放疗(P+R组)21例。
胡伟汉洪明晃陈勇闵华庆
关键词:皮肌炎远期疗效低分化鳞癌肿瘤抗体
PF方案联合放疗与常规放疗N_2、N_3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比较放、化疗与单纯放射治疗 N2、N3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26例 N2、N3期鼻咽癌随机分入放、化疗组(63例)及单纯放疗组(63例)。结果:放、化疗组及单放组放疗后3个月鼻咽部肿瘤全消率分别为 93.6%和 85.7%(P>0.05),颈淋巴结全消率分别为 84.1%和 57.1%(P<0.05),CT扫描检查鼻咽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71.4%时50.8%(P<0.05),放、化疗组口腔炎、恶心、呕吐较单放组多见且明显(P<0.05)。放、化疗组血液毒性大于单放组(P<0.05),但可接受。结论:PF方案联合放射治疗N2、N3期鼻咽癌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
谢方云卢泰祥陈勇吴少雄潘国英
关键词:鼻咽部肿瘤鼻咽癌PF方案疗效比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