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之浩

作品数:36 被引量:292H指数:13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菜蛾
  • 27篇小菜蛾
  • 18篇抗药
  • 18篇抗药性
  • 15篇抗性
  • 14篇杀虫
  • 9篇杀虫双
  • 8篇杀螟丹
  • 8篇溴氰菊酯
  • 8篇菊酯
  • 4篇杀虫剂
  • 4篇抗性遗传
  • 3篇胆碱
  • 3篇对杀
  • 3篇药效
  • 3篇药效试验
  • 3篇乙酰胆碱
  • 3篇敏感品系
  • 3篇基因
  • 2篇等基因

机构

  • 32篇贵州省农业科...
  • 1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2篇陈之浩
  • 24篇李凤良
  • 23篇李忠英
  • 19篇韩招久
  • 18篇程罗根
  • 4篇刘传秀
  • 4篇张晓飞
  • 3篇王荫长
  • 2篇于光
  • 1篇易翔
  • 1篇李二虎
  • 1篇徐秋芳
  • 1篇胡茂森
  • 1篇王淑珍
  • 1篇张海
  • 1篇田雨
  • 1篇吴文君
  • 1篇金剑雪

传媒

  • 7篇植物保护学报
  • 7篇昆虫学报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消退与抗性恢复动态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选育的抗溴氰菊酯小菜蛾用Plutella xylostella L.品系第100代为虫源,在不接触任何杀虫剂条件下继代繁殖50代,观察了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消退动态;同时对消退过程中的小菜蛾施加溴氰菊酯选择压力和利用消退过程中的小菜蛾与抗性品系、非抗性品系杂交,观察了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恢复动态。结果表明:①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消退表现为1~15代较慢,15~25代较快,25代后又缓慢的趋势,抗性消退也使氯菊酯、氯氰菊酯交互抗性水平下降;②溴氰菊酯抗性消退过程中,当连续受到一定程度的溴氰菊酯选择压力时,抗性会在几代之内很快恢复;③与其它品系杂交的后代受到一定剂量溴氰菊酯连续处理后,3~4代就能达到或接近抗溴氰菊酯品系第100代的抗性水平,对氯菊酯、氯氰菊酯的交互抗性水平也随之迅速上升。
李凤良李忠英韩招久陈之浩
关键词:小菜蛾溴氰菊酯蔬菜害虫杀虫剂抗药性
万灵、乐斯本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评价被引量:1
1998年
万灵、乐斯本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李凤良韩招久李忠英陈之浩(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贵阳550006)EfectofPesticidesMethomylandLorsbanonControlingAphisofWheatinFieldLI...
李凤良韩招久李忠英陈之浩
关键词:小麦蚜虫乐斯本杀虫剂药效试验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79
2000年
陈之浩程罗根
关键词:小菜蛾蔬菜害虫农药防治抗药性
小菜蛾对杀虫双抗性遗传的RDA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RDA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初步研究了小菜蛾两个品系 ,敏感品系和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之间基因组的差异 .用敏感品系作为驱动扩增子 (driver) ,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作为检验扩增子 (tester) ,通过四轮消减杂交后 ,得到两个差异片段 ,范围在 1 50bp至 30 0bp之间 。
张晓飞程罗根陈之浩于光李忠英
关键词:小菜蛾近等基因系
小菜蛾对杀螟丹抗性相关序列的代表性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 ,以小菜蛾的敏感品系作为驱赶扩增子 ,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作为检测扩增子 ,通过 3轮消减杂交得到大小为 15 0~ 30 0bp的差异片段 ,经亚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等数据库同源比较 ,发现其中一个亚克隆序列与P4 5 0基因有部分同源性 ,其余亚克隆与已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较低 ,判断这些序列可能是新基因的片段。
程罗根陈之浩张晓飞李忠英
关键词:小菜蛾杀螟丹抗性
6%密达粒剂防治烟草蜗牛药效试验初报被引量:1
1996年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在雨量较多情况下,6%密达粒剂对烟草蜗牛仍具有良好的防治和保护烟苗的效果。各处理剂量10.0kg/ha、8.5kg/ha和7.0kg/ha。经统计分析在防治效果上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最低剂量7.0kg/ha,在施药后2天、7天、16天和21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52.12%、66.67%、74.28%和77.74%,其保苗效果分别为72.73%、66.67%、72.73%和69.44%。
韩招久李凤良李忠英陈之浩
关键词:烟草蜗牛药效试验
小菜蛾对杀虫双的抗药性监测、交互抗性测定及药剂防治研究被引量:24
1994年
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三年来贵阳小菜蛾种群对杀虫及的抗性增长23.5倍;其余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敌敌畏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抗性不明显;对溴氰菊酯贵阳、安顺种群产生了高度抗性,与敏感品系比较抗性分别增长1124倍和558倍,其余各地种群对溴氰菊68仍有较高的敏感性,抗性不明显。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杀虫双品系对同类药剂杀螟丹有明显的正交互抗性;对敌敌畏、溴氰菊酯、灭多威和苏云金杆菌等的敏感度较高。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双仍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苏云金杆菌和螨虫素与杀虫双混用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陈之浩刘传秀李凤良韩招久
关键词:小菜蛾抗药性交互抗性杀虫双
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稳定性观察初报
溴氰菊酯品系第100代为虫源停止接触杀虫剂逐代观察溴氰菊酯抗性消退趋势。结果表明:前15代抗性消退较慢,第16代至24代之间抗性消退迅速,第24代后抗性缓慢消退。抗药性反弹试验表明:小菜蛾对溴氰菊酯抗性消退过程中如重新受...
李凤良李忠英韩招久陈之浩
关键词:小菜蛾溴氰菊酯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溴氰菊酯抗性遗传的RDA分析被引量:8
2002年
利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A)初步分析了小菜蛾敏感品系及其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之间的遗传差异。用敏感品系基因组作驱赶扩增子,分别以抗杀虫双和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作检测扩增子,通过4轮消减杂交,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基因组中得到2条差异片段(150bp~300bp),两轮消减杂交后,在抗溴氰菊酯近等基因系中也获得了片段(150bp~300bp)。这些结果表明,RDA技术可有效用于小菜蛾抗性分子机理的研究。
李忠英陈之浩程罗根李凤良韩招久
关键词:小菜蛾杀虫双溴氰菊酯抗性遗传
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消退与抗性恢复动态
利用选育的抗溴氰菊酯小菜蛾PluteUa xylostella L.品系第100代为虫源,在不接触任何杀虫剂条件下继代繁殖50代,观察了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消退动态;同时对消退过程中的小菜蛾施加溴氰菊酯选择压力和利用消...
李凤良李忠英韩招久陈之浩
关键词:小菜蛾溴氰菊酯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