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旸
- 作品数:64 被引量:3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 HT对电刺激腹下神经引起的精囊腺收缩的影响研究
- 目的考察受试样品HT对电刺激大鼠腹下神经诱导的精囊腺收缩的影响,寻找对射精影响较小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选择性α受体阻断剂。方法雄性SD大鼠,25%的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用一充满生理盐水的导管(PE-50,外径...
- 谢炜赵珍盛雨辰钟雁朱鹏闵旸夏玉叶
- 关键词:精囊腺曲线下面积
- 文献传递
- HT和坦索洛新对尿道内压和血压影响作用的比较研究
- 目的考察受试样品HT和阳性对照药坦索洛新对大鼠由PHE诱导的尿道内压(IUP)升高的抑制作用和对平均动脉压(MBP)的降低作用,寻找对外周血压影响较小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
- 夏玉叶赵珍钟雁盛雨辰谢炜朱鹏闵旸
- 文献传递
- B环取代的7-羟基黄烷酮和黄酮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被引量:4
- 1989年
- 合成了7对B环有不同取代基的7-羟基黄烷酮和7-羟基黄酮。比较了它们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发现2,3-位双键存在时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较为明显。
- 何晓树杨福秋雷兴翰陈解春闵旸
- 关键词:黄烷酮黄酮生物活性
- 一类异喹啉化合物或其盐及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如式I所示的异喹啉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Sub>1</Sub>为-NHCH<Sub>3</Sub>、-NHC<Sub>3</Sub>H<Sub>7</Sub>、iso-NHC<Sub>3</Sub>H<...
- 王国平谢美华闵旸
- 文献传递
- 芳甲酰烷基哌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脑缺氧缺血活性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设计合成芳甲酰烷基哌嗪类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抗脑缺氧缺血活性并评价此类化合物作为脑中风治疗剂的潜力。方法哌嗪经甲酰基或苄基保护后,与相应的卤代芳烃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备47个芳甲酰烷基哌嗪类化合物;以化学品致小鼠缺氧模型、大鼠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及大鼠大脑中动脉结扎脑缺血模型,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脑缺氧、脑缺血活性;采用NMDA所致大鼠原代培养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研究化合物Ⅲ2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结论共合成4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谱确证。药理试验显示:47个化合物中,15个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活性;8个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全脑缺血活性;3个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作用;化合物Ⅲ2同时具有较强的抗脑缺氧缺血活性及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具有作为新型抗脑卒中脑神经保护剂深入开发的价值。
- 李建其黄丽瑛夏玉叶翁志洁闵旸张椿年
- 关键词:药物化学化合物制备化学合成抗脑缺血
- 一类异喹啉化合物或其盐及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如式I所示的异喹啉化合物或其盐;其中,R<Sub>1</Sub>为-NHCH<Sub>3</Sub>、-NHC<Sub>3</Sub>H<Sub>7</Sub>、iso-NHC<Sub>3</Sub>H<...
- 王国平谢美华闵旸
- 文献传递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8
- 2006年
- 用尼龙线栓塞法造成大脑中动脉(MCA)缺血模型的大鼠。2h后,尾静脉给予羟基红花黄色素A(1、2和4mg/kg)、尼莫地平(2mg/kg)或生理盐水。4h后取出尼龙线,得到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4h后观察的结果表明,相较于生理盐水组,中、高剂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显著改善大鼠的神经学缺陷,减小脑梗死区比例,低剂量组仅可改善大鼠的神经学缺陷。各剂量组疗效均优于尼莫地平。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可略缓解梗死区神经细胞坏死情况。
- 盛雨辰夏玉叶闵旸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羟基红花黄色素A尼莫地平线栓法
- “心无忧片”抗冠状动脉血栓作用研究
- “心无忧片”是由黄杨木、射干、川芎、丹参、青木香、细辛和瓜蒌皮等组成。具有理气活血、宽胸止痛之功效,用于胸痹气滞血淤等症,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及胸痛、胸闷等病。本试验研究“心无忧片”对狗冠状动脉结扎引起心肌梗塞的治疗作...
- 闵旸陆晴钟雁章兰芳
- 关键词:冠状动脉结扎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血栓
- 文献传递
- 胃肠促动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胃肠促动药是指能够协调胃肠运动规律性,从而加速胃肠推进性运动,促进胃肠内容物传送和排空的药物。本文介绍了胃肠动力疾病的概念及其生理学基础,着重介绍胃肠促动药物,如胃动素受体激动剂、人生长激素释放肽、多巴胺受体阻断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等的研究进展。
- 施明玉夏玉叶闵旸
- 关键词:胃肠动力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 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系统的比较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方法比较3,8和24周龄小鼠脑组织中GSH含量及GSH合成酶(GCL)、GSH还原酶(GR)、GSH过氧化物酶(GSH-Px)和GSH巯基转移酶(GST)活性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小鼠脑内GSH含量、GCL和GR活性无明显变化。8和24周龄小鼠脑内GSH-Px明显低于3周龄组。24周龄小鼠脑内GST活力明显高于3和8周龄。结论小鼠脑内GSH含量及其合成相关的GCL和GR活性不随年龄明显改变,而GSH依赖的抗氧化酶GST和GSH-Px的活性则具有明显差异。
- 梁青宁夏玉叶盛雨辰闵旸蒋萍季莉莉
- 关键词: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合成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