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红窈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矫治
  • 2篇矫治器
  • 2篇安氏
  • 1篇牙齿移动
  • 1篇牙合
  • 1篇牙矫治
  • 1篇牙科
  • 1篇牙科学
  • 1篇增强支抗
  • 1篇整平
  • 1篇正畸
  • 1篇正畸学
  • 1篇支抗
  • 1篇直丝弓
  • 1篇直丝弓矫治
  • 1篇直丝弓矫治器
  • 1篇特点及评价
  • 1篇头影
  • 1篇头影测量
  • 1篇头影测量分析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闫红窈
  • 3篇苏奇志
  • 3篇阎燕
  • 2篇陈淑玲
  • 1篇傅真
  • 1篇王秀婧

传媒

  • 2篇中华口腔正畸...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口腔正畸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尖牙向后结扎法在方丝弓技术整平排齐阶段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7年
尖牙向后8字结扎(Laceback)是Bennett-Mclauphlin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整平排齐阶段中重要的操作步骤.Laceback配合主弓丝未端弯曲(Cinchback),在整平排齐阶段的支抗控制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它避免了整平排齐阶段中前牙唇倾、覆盖加大的发生,并且获得尖牙整体远中移动.我们将Bennett—Mclauphlin直丝弓中这一技术应用到方丝弓矫正技术的第一阶段,以使牙弓的整平排剂与尖牙的远中移动同步进行,同时使切牙的凸距也相应地减小,收到了良好的治疗结果.
傅真陈淑玲闫红窈冯云霞
关键词:方丝弓矫正术
MBT滑动直丝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合的临床研究
阎燕苏奇志闫红窈
关键词:矫治技术
文献传递
直丝弓矫治器──类型、特点及评价被引量:2
1997年
闫红窈陈淑玲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器口腔正畸学牙齿移动牙科学不拔牙矫治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增强支抗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的患者30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体支抗和口外弓支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并通过Pancherz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正畸疗程。结果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在覆盖、磨牙关系以及上中切牙位置方面改善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种植支抗组较口外弓组上磨牙位置更为稳定(P〈0.05),正畸疗程更短(P〈0.05)。结论种植支抗比传统口外弓支抗增强上颌支抗的效果更为理想。
苏奇志阎燕闫红窈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口外弓
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牙合)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远中错(牙合)患者牙性、骨性所发生的变化,并掌握一种新矫治器的临床操作常规.方法临床选择11例安氏Ⅱ类远中错(牙合)患者,年龄1215岁,恒牙(牙合),采用Forsus矫治器,对矫治前后的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11例患者经过平均5.59个月的治疗均获得Ⅰ类磨牙关系,前牙覆盖从平均9.25mm减至2.76mm,覆(牙合)正常,上下牙列排齐,面型改善明显.(2)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显示:SNA基本未变,SNB增加2.29°,ANB角减小2.26°,差异有显著性,从而使上下颌间关系更为协调;上切牙与NA角从31.65°减小至16.18°,距离从8.08mm减小至3.02mm,差异极具显著性,上切牙内收明显;下切牙与NB角从28.48°增加至32.91°,距离从6.45mm增加至6.74mm,说明矫治中下切牙受到近中向的力,少许唇倾.结论 Forsus矫治器结构简单,临床操作方便快捷,可与固定矫治器同时使用,对于恒牙早期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矫治效果明显,对现有的安氏Ⅱ类矫治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阎燕闫红窈苏奇志王秀婧
关键词:头影测量牙合头影测量分析X线头影测量ANB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