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伟

作品数:21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测绘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标准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单点定位
  • 5篇精密单点定位
  • 4篇星历
  • 4篇卫星
  • 4篇广播
  • 4篇广播星历
  • 4篇GNSS
  • 3篇导航
  • 3篇钟差
  • 3篇沉降
  • 2篇导航系统
  • 2篇地表沉降
  • 2篇地面沉降
  • 2篇实时精密单点...
  • 2篇卫星导航
  • 2篇卫星导航系统
  • 2篇解算方法
  • 2篇北斗
  • 2篇CORS
  • 2篇测站

机构

  • 12篇天津市测绘院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天津泰达建设...

作者

  • 20篇闫伟
  • 7篇欧吉坤
  • 7篇袁运斌
  • 4篇张奇
  • 4篇汪伟
  • 3篇张宝成
  • 3篇李子申
  • 3篇李得海
  • 2篇柴艳菊
  • 2篇黄勇
  • 2篇叶飞
  • 2篇许厚泽
  • 2篇安卫
  • 2篇阳仁贵
  • 2篇张志全
  • 2篇王文旭
  • 2篇周大山
  • 1篇吕钊
  • 1篇李薇
  • 1篇王海涛

传媒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城市勘测
  • 1篇地下水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导航定位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高动态卫星精密定位及其综合测试理论与关键技术及重大应用
袁运斌刘根友许厚泽欧吉坤阳仁贵李子申丁文武张宝成闫伟李得海李薇宋敏柴艳菊王海涛潭冰峰
该项目属于空间大地测量、卫星导航、航天工程交叉领域。高动态卫星精密定位及其综合测试技术,是中国神舟飞船与天宫实验站(200公里到10米段)交会对接最关键、最棘手的技术瓶颈之一。国际上对中国重大航天核心技术是严密封锁的,该...
关键词:
关键词:航天器
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电离层时延改正及频间偏差处理技术研究
袁运彬欧吉坤霍星亮柴艳菊许厚泽钟世明阳仁贵张斌张健李德海孙宝琪李子申赵春梅闫伟闻德保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国家系列重大需求中得到应用。(1)提出的电离层模型与站星仪器偏差的分离方案,为中国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BD-2)电离层时延改正与频间偏差处理技术的指标制定与论证、总体设计和工程实施,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关键词:卫星导航系统
利用广播星历和区域参考网实现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广播星历和区域参考网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新算法——NAPPP(network augmented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采用可实时获取的广播星历,将用户站与附近的若干参考站一起联合处理,实时估计用户站位置参数以及导航卫星轨道和钟差改正数。实验结果表明,NAPPP算法静、动态实时定位精度分别为1~2cm和2~6cm,其定位精度和收敛速度明显优于基于IGS最终轨道和30s钟差的PPP定位结果,与基于CODE最终轨道和5s钟差的PPP定位结果相当。
闫伟欧吉坤袁运斌Dagoberto Salazar
关键词:GNS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一种Multi-GNSS精密单点定位的解算方法
一种Multi‑GNSS精密单点定位的解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文件或者网络获取区域观测网的测站(测站包括用户站、钟差基准站和位置基准站)观测值和广播星历,再构建测站的观测方程,然后求取用户站位置;该方法构建了...
叶飞闫伟袁运斌张宝成欧吉坤
文献传递
天津CORS实时地方基准服务平台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天津市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无法提供实时地方基准服务,用户必须通过事后坐标转换才能获取1990年天津市任意直角坐标成果,导致用户作业效率低、数据中心运营压力大等问题,提出基于中间服务器的天津CORS实时地方基准服务方法,并研制了软件平台"VRSRelay":通过建立中间服务器,对Trimble Pivot差分改正数进行技术处理和转发,实现在地方坐标转换参数保密的前提下,提供实时地方基准服务。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实时厘米级1990年天津市任意直角坐标测量的需求,在降低数据中心运营压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用户作业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黄勇闫伟张奇阿布都那比.麦麦提
关键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
12阶Runge-kutta 2次算法的卫星轨道积分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了12阶Runge-kutta 2次算法由加速度直接积分位置得到卫星轨道,并将其应用于人造卫星轨道积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单步法、同阶多步法相比,12阶Runge-kutta 2次算法在积分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相同步长下较其他方法计算耗时多,运算复杂。综合考虑,可以利用其积分误差随步长增加而维持稳定的特点,通过适当增加步长降低计算耗时,满足高轨卫星轨道预报与精密定轨的应用需求。
李得海袁运斌欧吉坤闫伟
关键词:RUNGE-KUTTA人造卫星轨道积分
天津市深层地下水回灌效果预测
2024年
地下水人工回灌是恢复地下水位和控制地面沉降的重要方法。为实现减小地下水开采漏斗影响范围、消除地面沉降严重区的目标,本文通过建立天津市某地面沉降严重区深部含水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不同采灌方案,结合地下水水位抬升、地面沉降控制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价天津市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人工回灌对深部含水层地下水位恢复和地面沉降减缓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压缩至零开采并结合地下水回灌是适宜天津市深层地下水位修复和控制地面沉降的最优采灌方案;(2)据文中方案R-4计算结果显示,地下水压缩开采至零对地面沉降的控制效果占控沉整体效果的84.5%,约为地下水回灌对地面沉降控制效果的5倍;(3)为尽快实现消除地面沉降峰值的目标,建议于天津市平原区年沉降量大于50 mm的沉降严重区优先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选择沉降严重区内部的地下水漏斗中心作为回灌靶区实地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工程,填补天津市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研究的空白。
徐佳李佳琦闫伟苑崴路旭顾立军
关键词:地下水人工回灌地面沉降深层地下水地下水位
城市绿地调查技术规程
闫伟盛中杰周鑫陈希乔安卫张志全周丽珠周大山周洪月赵振宇李君海蔡敏王宝明索靖郭亚飞张伟彦吕钊蔡士毅刘蕊张书维倪瑞胜王振宇梁晔
附加平滑约束的电离层层析反演被引量:5
2013年
根据乘法代数重构算法,利用相邻像素之间的连续性及平滑性,采用附加平滑约束的方法来克服没有任何观测信息的像素对经验模型给出的初值的依赖。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高精度双频GPS观测值,反演了中国区域上空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将反演的结果同检验站的电离层延迟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将反演的电子密度剖面与相应的测高仪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李慧袁运斌闫伟李子申
基于SAR影像的京津冀流域性洪水时空演化与分析
2025年
针对2023年京津冀地区发生流域性洪水事件,利用发生前后的6期Sentinel-1A卫星SAR影像数据集,研制了基于SAR强度影像的洪水淹没区域自动化提取分析工具,综合分析了本次洪水时空演化特征。以东淀蓄水区主区为研究区域,该区域在8月17日洪水淹没区域面积达到峰值,约增加151.60 km 2,截至9月22日,研究区内洪水淹没范围大幅减少。本研究为SAR影像集在流域性洪水时空演化特征方面进行了探索分析,可应用于防灾减灾相关领域。
周洪月闫伟汪伟李君海
关键词:SA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