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玉梅

作品数:87 被引量:57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1篇角膜
  • 30篇激光
  • 26篇分子
  • 25篇准分子
  • 24篇准分子激光
  • 18篇屈光
  • 18篇近视
  • 17篇术后
  • 12篇原位
  • 12篇磨镶术
  • 12篇角膜地形图
  • 11篇激光原位
  • 11篇激光原位角膜...
  • 11篇角膜磨镶术
  • 10篇手术
  • 10篇准分子激光角...
  • 10篇准分子激光原...
  • 10篇准分子激光原...
  • 9篇原位角膜磨镶...
  • 8篇切削术

机构

  • 77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市眼科研...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82篇金玉梅
  • 56篇李莹
  • 25篇姜洋
  • 21篇王忠海
  • 20篇孙玉敏
  • 14篇庞国祥
  • 10篇罗岩
  • 10篇艾凤荣
  • 10篇龙琴
  • 8篇李维业
  • 8篇钟勇
  • 5篇徐婧
  • 5篇金科
  • 4篇丁欣
  • 4篇詹素华
  • 4篇张潇
  • 4篇李海燕
  • 4篇阳珊
  • 3篇余晨颖
  • 3篇董方田

传媒

  • 13篇中华眼科杂志
  • 7篇中华眼视光学...
  • 6篇眼科新进展
  • 6篇协和医学杂志
  • 5篇国际眼科杂志
  • 5篇山东大学耳鼻...
  • 5篇第十一届全国...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眼科
  • 3篇第三届全国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2014第十...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ntacam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厚度、地形图及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的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验证Pentacam眼前节成像系统与超声测厚仪和传统角膜地形图所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准分子激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的变化特点,评价手术方式、切削深度、切削比、残留基质厚度以及眼内压对角膜后表面变化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患者,按照各组要求分别选取若干例近视眼患者进行分析。术前应用Pentacam、超声测厚仪以及传统角膜地形图仪测量每眼,并完善眼压等其余术前常规检查。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LASIK组和LASEK组,纪录患者术中的切削深度、残留基质厚度,计算切削比,屈光手术后8~12周复查Pentacam。结果①Pentacam与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中央厚度结果相符率达97.62%,Poisson相关系数为0.96;②Pentacam与传统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前表面平均曲率值相符率达100%,Poisson相关系数为0.98;③LASIK组平均角膜后表面前移2.46μm,LASEK组平均角膜后表面前移0.6μm,两组中后表面前移量均随AD和AD/CT增大而增大,随RBT增大而减小,与IOP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①Pen-tacam系统测量中心角膜厚度与A超仪测量结果较为符合。作为一项新型的、安全无创的眼科检查仪器,Penta-cam系统测量结果准确,可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前使用;②对与无特殊眼疾者,Pentacam检查可以替代传统Placido盘系统的角膜地形检查,且能获得全角膜厚度、角膜后表面地形、晶状体等更多、更全面的数据;③LASEK和LASIK手术后角膜后表面均存在微小前移,其中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前移量较小;④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表面前移量与切削深度、切削比和剩余基质床厚度有关。角膜组织消融得越多,保留的角膜厚度越少,对角膜原有的结构破坏越大,则对角膜后表面形态影响愈大,前移量越大。眼压高低不对角膜后表面前移产生影响。
李莹李悦罗岩金玉梅
关键词:角膜
三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 观察比较角膜表层LASEK与基质层的LASIK、飞秒LASIK屈光手术后患者主观视觉感受与视觉质量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320眼)行准分子激光治疗且随诊1年以上的患者,接受表层LASEK手术40例,基质层LASIK、飞秒LASIK手术各60例.LASEK组术前SE平均为(-4.35± 1.07)D;LASIK组平均为(-5.05±1.13)D;飞秒LASIK组平均为(-5.11±1.25)D.术前及术后1年检查UCVA、BCVA、球镜及柱镜度、SE以及术后总体评价、术后与术前最佳矫正时的视觉质量及视觉症状对比采用ANOVA、两个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术后1年以上,白天及夜间开车容易程度、生活方便、白天远视力、夜间视力、总体视力的评分由高到低依次是飞秒LASIK组、LASEK组和LASIK组.同术前戴镜相比,白天远视力、生活方便是患者认为优于术前的最显著项目;眩光和夜视质量下降是患者术后最主要主诉;视近物疲劳、夜间开车眩光、夜间视力评分最差,夜视症状随时间延长明显好转,但是视觉疲劳随着时间加重.女性视近物疲劳主诉最多,男性夜视力差主诉最多.结论 准分子术后患者视觉质量评分飞秒LASIK高于LASEK和LASIK.视近物疲劳、夜视力差为手术后的长期问题.
王忠海李莹王若蛟金玉梅
关键词:飞秒激光视觉质量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3年外伤致角膜深板层裂伤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男性,23岁。2008年8月因双眼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2011年12月14日右眼意外受线弹伤后视物模糊、疼痛、流泪,就诊于外院,以“双眼LASIK术后、右眼角膜水肿”治疗,经氧氟沙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点眼10d未见好转。
杩红燕张潇姜洋金玉梅李莹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裂伤板层外伤眼屈光不正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动、静态对比敏感度的变化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动、静态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对2002年2月~2002年6月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的37例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共73眼)进行了术前,术后1、3、6个月的视力,裂隙灯,散瞳眼底,散瞳检影验光,角膜地形图,动、静态对比敏感度0.7、1.4、2.7、5.5、11、22频率段的观察。结果LASIK术后1个月动态对比敏感度和静态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普遍下降,静态对比敏感度在2.7、5.5、11(P<0.01)和22cpd(P<0.05)有显著性下降,11cpd最敏感;而动态对比敏感度则在5.5(P<0.01)、11cps(P<0.05)下降有统计学意义,11cps最敏感;≥6.25D近视组和≥2DC散光组下降更明显。术后3个月,动、静态对比敏感度各频率段逐渐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继续提高。静态对比敏感度所有频率段均超过术前水平(P<0.01),而动态对比敏感度在2.7、5.5、11cps(P<0.01)超过术前水平,≤6.0D近视组和<2.0DC散光组提高更明显。频率越高,提高率越大,以22cpd和22cps最明显。而≥2DC的散光组,动态对比敏感度在术后6个月无显著提高,且1.4cps段还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LASIK术后病例确实有暂时的对比敏感度下降,但是在术后3个月可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有进一步提高。
刘小伟庞国祥刘熙朴姜茹欣金玉梅孙玉敏王忠海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散光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的观察
2002年
目的 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CMTF)观察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方法 对穿透角膜移植患者术后定期行CMTF检查。 结果 通过连续共聚焦扫描及焦点分析,得到角膜X、Y轴和Z轴多层精确的、可重复的图像及时间记录四维显示。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可出现多种反应,如角膜上皮反应、基质反应。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移植片周围大量圆形细胞浸润、大的异常上皮细胞、基质水肿、基质细胞变为成纤维细胞及细胞排列紊乱。 结论 应用CMTF可直接观测活体角膜各层细胞形态、结构、病理转归及角膜移植免疫排斥的早期反应,以及反应过程的发展,为较早地诊断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依据。这是裂隙灯检查所不及的。
李莹庞国祥王中海金玉梅
关键词: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移植排斥穿透角膜移植
近视眼儿童与成人角膜地形图的比较和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儿童和成人近视眼患者的角膜地形图的形态特点,并分析角膜地形图参数与年龄和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儿童和成人近视眼患者各100例200眼,分别进行角膜地形图的测量及屈光度的检查。结果成人组角膜地形图参数中平坦子午线角膜屈光力(K2)、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值均显著高于儿童组(P<0.05),而陡峭子午线角膜屈光力(K1)、最小角膜屈光力子午线(minK)与儿童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参数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女性K1、K2及minK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而SRI、SA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SRI、SAI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SRI:r=0.20,P<0.05;SAI:r=0.19,P<0.05),而儿童组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但SRI、SAI与两组的屈光度均无相关性(P>0.05)。两组的角膜中央图形均以蝴蝶结形为主;角膜散光轴位大多表现为循规性散光。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屈光度的增加,角膜表面不规则、不对称指数等角膜形态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散光轴位趋向于垂直方向。
金玉梅张玥李莹艾凤荣
关键词:近视角膜地形图角膜形态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低、中度近视术后五年疗效分析被引量:22
1999年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omy,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48只眼屈光度为-150~-600DPRK术后5年以上患者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PRK术后5年未矫正视力≥10者136只眼(919%),08者4只眼(27%),≥06者8只眼(54%)。术后等值球镜(-012±022)D,角膜曲率K值术前(4381±110)D,术后(4136±130)D两者间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的远期疗效可靠。
詹素华庞国祥金玉梅孙玉敏李维业
关键词:角膜切削术近视近期疗效PRK
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被引量:7
1995年
为防止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近视度数回退,术后局部滴强地松龙6个月。经对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青光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28只术眼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2.933kPa)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发生率分别为9.89%和15.05%,3月高眼压的发生率高于1月高眼压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男性患者激素升压反应比女性患者明显,1个月时分别为16.64%和5.54%;3个月时分别为18.05%和13.12%;高眼压的发生与原屈光状态(≤-2.90D和≥-3.00D)无关。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5例(0.30%)。同时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庞国祥王造文郑蔚王蔚荃孙玉敏金玉梅李维业
关键词:近视皮质类固醇高眼压
67例LASIK术后重症角膜感染和融解的抢救
李莹王辉龙琴钟刘学颖罗岩金玉梅张潇陈秉钧丁欣王澎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后早期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早期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以期为SMILE手术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行SMILE手术的64例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共128只眼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1 d、术后1周的裸眼视力(UCVA)。术后视力与年龄、性别、术前预矫等效球镜度(SE)、K值、中央角膜厚度(CCT)、术后残余基质床厚度(RST)、切削比(AD/CT)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 d 30.4%眼裸眼视力达到0.8以上,10.2%眼裸眼视力达到1.0以上,约5.5%的眼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1周90.6%裸眼视力达到0.8以上,64.1%达到1.0以上,约33.6%的眼裸眼视力达到术前BCVA。术后第1天、第7天视力与年龄、性别、K值、CCT、屈光度、RST、AD/CT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SMILE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可能与术后早期角膜的炎性及创伤愈合反应及术后角膜微结构的变化有关。
宋森李莹丁欣金玉梅
关键词:飞秒激光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