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彦兆

作品数:104 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9篇科技成果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36篇水利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灌溉
  • 20篇流域
  • 18篇河流域
  • 15篇雨水
  • 15篇水利用
  • 15篇水资源
  • 13篇雨水利用
  • 13篇石羊河流域
  • 12篇雨水集蓄
  • 11篇绿洲
  • 9篇生态环境
  • 9篇节水
  • 8篇农业
  • 7篇需水
  • 7篇雨水集蓄利用
  • 7篇安全饮水
  • 5篇饮水工程
  • 5篇水资源管理
  • 4篇玉米
  • 4篇水分

机构

  • 96篇甘肃省水利科...
  • 4篇甘肃省水利厅
  • 3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97篇金彦兆
  • 31篇胡想全
  • 29篇李元红
  • 21篇王军德
  • 19篇孙栋元
  • 17篇邓建伟
  • 16篇王以兵
  • 16篇卢书超
  • 15篇吴婕
  • 14篇丁林
  • 13篇周录文
  • 13篇程玉菲
  • 11篇唐小娟
  • 10篇李斌
  • 10篇张新民
  • 10篇张云亮
  • 8篇王亚竹
  • 8篇孟彤彤
  • 7篇李莉
  • 6篇郑文燕

传媒

  • 17篇中国农村水利...
  • 7篇人民黄河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中国水利学会...
  • 4篇中国水利学会...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水利规划与设...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水利
  • 2篇节水灌溉
  • 2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利经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人民长江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雨水利用农业灌溉工程评价方法及效果评价─以甘肃省雨水利用农业灌溉工程为例
通过对雨水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全面总结,在充分调研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雨水利用农业灌溉工程的评价方法;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要求,分层次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甘肃省雨水利用...
金彦兆
关键词:雨水利用
文献传递
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以疏勒河流域中游绿洲为研究区,借助统计分析法、RS和GIS技术方法,选择1970、1980、1990、2000和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Landsat TM/ETM影像解译成果作为中游绿洲生态演变研究的基础资料,分析得出各种生态系统覆盖状况.根据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特征,建立了基于天然植被、河流、湿地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的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定量化模型,并估算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流域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了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从而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计算得出了疏勒河中游绿洲1970、1980、1990、2000和2013年天然植被、河流基本生态、河流输沙、河流渗漏补给、水面蒸发、湿地生态和防治耕地盐碱化生态环境需水量,同时得出总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7.94×108、7.51×108、6.92×108、6.63×108、5.52×108m3.1970—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总生态环境需水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减少了12.42×108m3.1970—2013年疏勒河中游绿洲总生态环境需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呈现瓜州>敦煌>玉门,同时各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均呈现减少趋势.
孙栋元金彦兆王启优李文金胡想全
关键词:绿洲生态环境需水时空变化特征
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垄沟比的几种求解方法
本文根据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原理,建立了雨水叠加利用的基本方程。同时针对几种不同的利用条件,建立了求解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垄沟比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方程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微地形雨水叠加利用模式的规划和设计,对微地形雨水叠加...
金彦兆
关键词: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民勤绿洲膜下滴灌洋葱节水高产灌溉制度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TDR土壤水分测定仪结合PC-2S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及作物生理生态指标常规测定方法测定了膜下滴灌洋葱不同灌水处理下土壤水热动态、生长动态、产量效应、水分利用效率、耗水规律及经济效益,并结合TRM-ZS3全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比较不同滴灌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了不同灌水处理对水热变化、产量、灌溉水利用、耗水特性及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膜下滴灌土壤水热变化均匀、利用率高,有利于洋葱生长;适宜的滴灌定额条件下(T4)洋葱单株重、横茎及纵茎均较大,产量较对照(CK)增加8.65%,节水21.6%,灌溉定额降低120 mm,生育期耗水降低136.9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7.31%,水分生产力达27.0元·m^(-3),净收入增加13.8%。与对照覆膜畦灌相比,滴灌处理生育期耗水强度较对照均降低0.8 mm·d^(-1)以上,能有效降低棵间无效蒸发损失,减少生育期耗水,改善土壤水热状况,提高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是一种经济可行、易于推广的节水方法。
丁林金彦兆王文娟王以兵李斌
关键词:洋葱膜下滴灌节水高产灌溉制度民勤绿洲
农业种植结构与用水决策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农业种植结构与用水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源于区域产业发展与资源紧缺的背景下,随着关于此主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诸如线性规划模型、灰色局势最优决策模型、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等模型。为此,本研究主要集中评价这些模型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运用。
金彦兆曾建军胡想全王军德张云亮宋增芳
关键词:农业种植结构
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需水研究——Ⅱ.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管理对策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疏勒河中游绿洲不同生态环境需水量类型的计算,估算了流域绿洲生态环境需水规模。计算结果表明,疏勒河中游绿洲最大、最小和最适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7.22×10~8 m^3、5.58×10~8 m^3和7.09×10~8 m^3,分别占疏勒河中游绿洲水资源总量(15.65×10~8 m^3)的46.4%、35.7%与45.3%。在不考虑河流输沙和考虑输沙需水量的情况下,疏勒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2.49×10~8 m^3和2.62×10~8 m^3。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生态需水调控与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信息化管理技术、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孙栋元杨俊胡想全金彦兆张云亮
关键词: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资源管理对策
民勤生态-经济型绿洲技术集成试验示范
张新民李元红王以兵雒天峰丁林金彦兆程玉菲刘佳莉胡想全姜有忠王朝阳李贵兰李斌孟彤彤王亚竹吴婕梁川王红霞潘丛斌
课题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第5课题。课题在深化研究了主栽作物休闲期土壤水分蒸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旱区小麦、玉米、辣椒、葵花等作物的免储水灌溉,进行注水播种技术、移栽垄作...
关键词: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
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被引量:16
2019年
为了明确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关系,选取疏勒河流域内及其周边的托勒、敦煌、瓜州、玉门、酒泉、马鬃山等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和蒸发的日值数据,昌马堡水文站的日径流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滑动平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疏勒河流域极端气候指数、极端水文事件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影响极端水文事件的因素,并明确该流域极端洪水年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年际气温升高趋势明显,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增加趋势不明显,而蒸发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表征高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表征低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疏勒河流域气温增幅明显。极端降水指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该流域极端洪水事件和频次呈上升趋势,而极端枯水事件和频次呈下降趋势。极端洪水事件主要受控于极端降水事件,特别是极端降水总量,极端高温事件对极端洪水总量的增加也有影响,而极端枯水事件主要受控于极端低温事件。此外,2000-2016年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的时间有由8月向7月转变的趋势。
程玉菲程文举胡想全金彦兆
关键词: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洪水
基于SWAT模型的祁连山区最佳水源涵养植被模式研究——以石羊河上游杂木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0
2010年
以西北干旱区祁连山系杂木河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该流域的径流进行模拟研究,探讨了流域尺度和微地形尺度7种不同植被组合模式下水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尺度上,单一植被模式在水分收支各分支中能够明显加大流域总蒸散发量,减少流域出山径流量,增加流域的水分蓄变量,为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带来时间变异;组合模式明显改善流域水分收支比例,适度减弱流域蒸散发量,增加流域出山径流,为水资源可持续供给提供恒量保证,减弱局地的水资源时间变异程度;微地形尺度上,各种景观类型的水文效应随着海拔高度变化基本一致,径流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蒸散发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高度分级中,植被组合模式的不同导致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水文效应差异显著,40°坡度是水文效应变化规律发生变化的一个拐点。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祁连山区最佳水源涵养效应的生态模式。
王军德李元红李赞堂高菁金彦兆胡想全黄津辉
关键词:SWAT模型
旱作农业水资源生产力分析方法与产量模型
通过对雨养农业区天然降水与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的分析,提出了旱作农业水资源生产力分析与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水分供给和时间变化的二元产量模型,为进行旱作农业区不同时段不同水平年条件下的作物产量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金彦兆王军德卢书超
关键词:旱作农业农业水资源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