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珊峡 作品数:18 被引量:7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3种血细胞分离机分别采集单份血小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比较Amicus、Trima Accel和MCS Plus 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份血小板的采集过程数据,寻求提高单份血小板的采集效率和献血舒适度的方法。方法:84名献血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Amicus、Trima Accel和MCS Plus采集单份血小板。评估3种机型的血小板采集效率、时间及产量。结果:MCS Plus的处理血量(2 909.85±208.93)ml、产量(2.83±0.32)×10^11/袋、ACD用量(306.94±18.14)ml和采集时间(80.82±8.187)min均为最大,采集速率(0.035±0.004)×10^11/min最小,较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cus的处理血量(2294.9±229.55)ml最少,但采集效率(71.57%±4.67%)最高,较其他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a Accel的产品体积274.43(268-280)ml最小。另外除1例MCS Plus献血者外,其余献血者无献血反应报告。结论:采集单份血小板产品,MCS Plus产量最高,而Amicus采集效率最高。根据不同情况灵活使用,可提高单采血小板采集效率和献血者舒适度。 叶盛 郑珊峡 傅强 何晓露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AMICUS MCS PLUS 对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象部分参数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多次反复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象部分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连续2年捐献机采血小板且每年捐献16次以上的献血者54例,每献血3次取样1次,共12次,比较其献血前的外周血象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比较血小板(Plt)、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比容(Hct),多次献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多次献血后和初次献血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可以使献血者血红蛋白降低。 叶盛 郑珊峡 傅强关键词: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外周血象 血站采血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2010年 郑珊峡 陈云关键词:HIV职业暴露 采血人员 安全防护 安全意识教育 2011年南京市无偿献血初筛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回顾分析南京市2011年无偿献血初筛不合格原因,并提出对策,避免血液资源浪费。方法对南京市2011年城区采血点和团体献血者共计64 434人次进行献血前初筛发现的7 327人次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初筛不合格率为11.3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最多,达7.84%,其次为脂肪血(1.38%)、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32%)和血红蛋白(Hb)(0.84%)。其中ALT和脂肪血因素季节性变化明显。结论大力普及献血知识,明确献血前注意事项及献血前合理饮食,尤其在高发季节更应加强献血前问诊及体检。 乔敏 郑珊峡 王飞 艾俊关键词:无偿献血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脂肪血 三种血细胞分离机分别采集单份血小板的过程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Amicus、Trima Accel和MCS Plus三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份血小板的采集过程数据,寻求提高单份血小板的采集效率和献血舒适度的方法.方法:84名献血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Amicus、T... 叶盛 郑珊峡 傅强 何晓露献血频次对单采血小板过程中献血者血清钙、镁和甲状旁腺素的影响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过程中血清镁的变化情况和献血频次对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血清甲状旁腺素、钙和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本中心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9人,根据献血频次分为2组,低频次组(=13):献血次数≤12次/年;高频次组(n... 叶盛 傅强 何晓露 郑珊峡 陈津 沈燕 陈欣琳 李小丹 王雅平 乔敏 周妍 张宁晨 杨健莉关键词: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甲状旁腺素 文献传递 血站采血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提高职业安全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进行职业安全意识教育,采取适当的预防处理措施,工作中按规范要求做好安全防护,正确处置职业暴露。结果减少了职业暴露的发生及其后果。结论切实的预防处置措施对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及后... 郑珊峡 陈云关键词:采血人员 HIV 核酸检测对提高南京地区HIV检出率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病毒核酸检测(NAT)对提高南京地区HIV检出率的有效性。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9月207 354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 ELISA和NAT平行检测。对ELISA检测无反应性而NAT检测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进行随访追踪。ELISA检测有反应性(包括随访追踪检测有反应性)标本送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认检测。结果 207 354份标本HIV ELISA检测有反应性共195份,有反应性率为0.940‰(195/207 354),NAT检测有反应性共35份,有反应性率为0.169‰(35/207 354)。检出3份ELISA无反应性而NAT有反应性标本,对应献血者随访追踪血液标本均呈ELISA有反应性。所有ELISA有反应性标本经CDC确认有35份标本呈HIV抗体阳性。ELISA检测后HIV窗口检出率为1∶69 118(3/207 354)。结论病毒核酸检测可提高HIV检出率,增加输血安全性。 何成涛 黄敏 马贵明 傅强 郑珊峡关键词: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Rh(D)阴性血型血源的管理 目的建立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以保障临床Rh(D)阴性血的应用。方法①建立一整套关于Rh(D)阴性血源管理的体系和规程。②检验科筛查出的Rh(D)阴性血型者, 经红细胞血型室复核确定并对新发现Rh(D)阴性者进行 CcEe等... 傅强 王婷 郑珊峡 王宁武关键词:献血者 文献传递 口服葡萄糖酸钙对单采血小板过程中献血者血清钙、镁和甲状旁腺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过程中血清镁的变化情况和固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预防性口服补钙后其钙、镁和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本中心固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49人,随机分为口服补钙组(n=20):采集血小板前口服葡萄糖酸钙20 m L(含钙共180 mg);未补钙组(n=29):采集血小板前未口服葡萄糖酸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献血者在机采血小板0、30、60、90 min留取的血液标本中的血清钙、镁和甲状旁腺素含量,比较2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这3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机器采集血小板0、30、60、90 min时,补钙组和与未补钙组献血者的血清钙(mmol/L)分别为2.44±0.25 vs 2.39±0.21、2.31±0.18 vs 2.19±0.20、2.35±0.27 vs 2.25±0.22、2.33±0.27 vs 2.24±0.20;血清镁(mmol/L)分别为0.76±0.19 vs 0.74±0.19、0.72±0.16 vs 0.69±0.20、0.73±0.18 vs 0.71±0.19、0.73±0.16 vs 0.71±0.18;甲状旁腺素(pg/m L)分别为43.43±20.78 vs 48.16±42.31、166.26±88.77 vs 154.22±71.98、137.79±64.73 vs 138.77±62.99、104.09±76.16 vs 99.83±62.20。2组之间只有血清钙水平在30 min时补钙组明显高于未补钙组(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过程中存在血清镁的降低,预防性口服葡萄糖酸钙能缓解低钙血症,但对低镁血症影响有限。 叶盛 傅强 何晓露 郑珊峡 陈津 沈燕 陈欣琳 李小丹 王雅平 乔敏 周妍 张宁晨 杨健莉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甲状旁腺素 血清钙 血清镁 葡萄糖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