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珍 作品数:32 被引量:185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 湛江市科技招标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Rho激酶在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观察烧伤血清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变化及Rho信号转导通路所起的作用。 方法 常规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烧伤组、Y -27632组、烧伤+Y -27632组、Y- 27632+烧伤组、溶血磷脂酸(LPA)组和LPA+Y- 27632组,分别用正常大鼠血清、烧伤大鼠血清、30μmol/LRho激酶抑制剂Y -27632、13μmol/LRhoA激动剂LPA单独刺激或联合刺激。采用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内皮细胞形态。于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内皮细胞骨架变化,除Y -27632组外,各组均在刺激后6、7、8h3个时相点进行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对照组、烧伤组、Y -27632组、烧伤+Y- 27632组、LPA组和LPA+Y 27632组刺激6h的肌动蛋白含量。 结果 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细胞呈梭形或多边形,生长良好;丝状肌动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周边,形成周边肌动蛋白丝带,细胞生长融合为单层后呈网状结构;球状肌动蛋白集中在细胞中央。烧伤组烧伤血清刺激6h,细胞贴壁差,丝状肌动蛋白重组,应力纤维形成,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模糊;球状肌动蛋白松散,胞浆中可见散在分布的絮状球状肌动蛋白,且这些反应随着刺激时间延长而增强。烧伤+Y- 27632组或Y -27632+烧伤组细胞生长、贴壁良好,丝状肌动蛋白的分布与空白对照组。 郑惠珍 赵克森 黄巧冰关键词:RHO激酶 血清诱导 血管内皮细胞系 烧伤血清 内皮细胞形态 显微镜下观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应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8年 BMSCs是近年来细胞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研究发现对治疗多种心脏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从其生物学特性,其对缺血性心脏病体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几方面对BMSCs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做一阐述。 秋辉 郑惠珍关键词: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性心脏病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2 2006年 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中组织课外科研小组,培训本科生科研能力。结果表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科研实践活动,其科学思维方法、获取知识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态度等科研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郑惠珍关键词:五年制医学生 法舒地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脏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离体心脏细胞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I/R+FL组和I/R+FH组。用改良的Langendorff灌流装置,K-H液灌流,I/R组预灌流20 min,停灌45 min,再灌30 min;I/R+FL组及I/R+FH组于再灌注时分别在灌流液中加入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10 mg/kg和30 mg/kg;对照组连续灌流95 min。检测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及RhoA、ROCK-2蛋白表达。结果电镜显示,I/R组普遍出现收缩带,大量线粒体集聚、排列紊乱,单个线粒体肿胀、大小不一、嵴断裂、形成空泡,肌质网扩张,并出现细胞凋亡形态改变。I/R+FL组和I/R-FH组心肌肌丝挛缩明显减轻,线粒体排列整齐,单个线粒体嵴排列有序、肿胀及空泡化明显减轻,仍有细胞凋亡形态改变。RhoA、ROCK-2蛋白表达水平在I/R组及I/R+FL组、I/R+F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法舒地尔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有保护作用。 谢健龙 区泳芳 郑惠珍关键词:法舒地尔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脏 超微结构 法舒地尔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生成的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新生 被引量:6 2009年 本文旨在研究Rho激酶特异抑制剂法舒地尔(HA-1077)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分化生成的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关系。实验用第2~3代rBMSCs,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诱导10~14d,检测诱导后细胞的内皮标志。取诱导鉴定后的细胞,用跨膜趋化实验和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率,用ECMatrixTM凝胶体外血管新生实验观察血管新生情况。结果显示,HA-1077能促进细胞迁移,其作用随浓度增高而增强,与VEGF有明显的协同效应。细胞在ECMatrixTM凝胶上37oC孵育12h,细胞定向迁移,呈多边形排列,出芽,伸出的细长突起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的多边形和复杂的毛细血管样网络结构。HA-1077还能促进血管新生,新生毛细管总长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高浓度HA-1077(60mmol/L)组中,细胞的主要表现为原位出芽,伸出细长突起,形成网络。当HA-1077与VEGF联合应用时,细胞的表现以形成复杂的毛细血管样网络结构为主。上述结果提示,HA-1077能促进rBMSCs分化生成的内皮细胞发生迁移和血管新生,并与VEGF有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 郑惠珍 秋辉 范爱辉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法舒地尔 血管新生 细胞迁移 L-精氨酸的跨膜转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999年 LArg 跨膜转运最重要的转运体是Na+ 非依赖、pH 不敏感的y+ 型转运体,其活动由MCAT1 和MCAT2B 两种转运蛋白介导。当膜电位超极化时,转运体激活,转运能力增强。细胞因子、炎症介质、LArg 类似物、激素等均可影响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而调制LArg 转运。LArg 跨膜转运是经LArgNO 途径合成NO 的重要限速步骤之一,有重要的生理和临床意义。 郑惠珍 唐朝枢关键词:精氨酸 一氧化氮 离子转运 跨膜转运 人参皂苷Rb1对低氧加无血清培养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对低氧/无血清培养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BMSCs)凋亡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浓度范围在0.1~1 000μg/L的人参皂苷Rb1对r BMSCs增殖的影响。将细胞培养液更换为低氧预处理的不含血清的培养液,置1%O2、5%CO2、37℃三气培养箱中培养24 h建立细胞凋亡实验模型。实验分为C组、H/SD组和Rb1-L组、Rb1-M组、Rb1-H组。C组和H/SD组分别为常氧和低氧血清剥夺处理,不加Rb1,Rb1-L组、Rb-M组、Rb1-H组在H/SD处理的同时,培养液中依次加10、100、1 000μg/L Rb1。Annexin V-FITC/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罗丹明123+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活力,qRT-PCR检测Bcl-2家族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Rb1浓度范围在10~1 000μg/L有促细胞增殖作用。与C组比较,H/SD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酶活性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水平下降,Bax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Bax比值为0.32。与H/SD组比较,Rb1-L、Rb1-M和Rb1-H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酶活力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不同程度恢复,Bcl-2 mRNA表达水平升高,Bax mRNA表达水平降低,Bcl-2/Bax比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项指标在Rb1各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强度H组〉M组〉L组。结论人参皂苷Rb1对低氧加无血清培养诱导的r BMSCs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浓度以1 mg/L为最佳。 刘日许 刁禹尧 苏珮茹 朱志全 郑惠珍关键词:人参皂苷RB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三七总皂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12年 综述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tPNS)的提取工艺有乙醇回流法或渗漉法;分离纯化工艺有醇沉去杂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聚酰胺柱分离法等;含量测定方法有HPLC;剂型研究方面有缓释片和滴丸剂型。并综述了tPNS对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抗肺纤维化以及保肝作用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刘辰 郑惠珍关键词:三七总皂苷 分离纯化 药理作用 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课教辅工作的配合措施与体会 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对设计性实验课教辅工作的配合措施作了阐明,并谈了自己的体会。 梁洪英 郑惠珍关键词:实验教学 设计性实验 教辅工作 MicroRNA在干细胞介导的血管生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4年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的、内源性的核苷酸,其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近年研究表明,miRNA与干细胞介导的血管生成关系密切,本文就miRNA在干细胞自身分化发育生成新血管中的作用和miRNA在干细胞诱导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与机制作一综述。 尚九龙 郑惠珍关键词:微小核糖核酸 干细胞 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