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泽华

作品数:120 被引量:66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4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3篇地震
  • 37篇钻孔应变
  • 22篇钻孔
  • 18篇震前
  • 17篇地震前
  • 17篇应变仪
  • 16篇前兆
  • 16篇钻孔应变观测
  • 16篇钻孔应变仪
  • 13篇地震前兆
  • 12篇地壳
  • 11篇台网
  • 10篇断层
  • 9篇体应变
  • 9篇小波
  • 8篇台站
  • 6篇地震预报
  • 6篇前驱波
  • 6篇强震
  • 6篇钻孔体应变

机构

  • 100篇中国地震局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石油冀东...
  • 2篇长江科学院
  • 2篇山西省地震局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国家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4篇邱泽华
  • 35篇唐磊
  • 23篇张宝红
  • 15篇阚宝祥
  • 14篇周龙寿
  • 12篇宋茉
  • 9篇郭燕平
  • 7篇石耀霖
  • 7篇易志刚
  • 5篇王勇
  • 4篇焦青
  • 4篇马瑾
  • 3篇欧阳祖熙
  • 3篇苏恺之
  • 2篇赵斌
  • 2篇刘国玺
  • 2篇张超凡
  • 2篇谢富仁
  • 2篇赵树贤
  • 2篇杨光

传媒

  • 17篇大地测量与地...
  • 11篇地壳构造与地...
  • 8篇国际地震动态
  • 6篇地震学报
  • 5篇地震
  • 5篇地球物理学进...
  • 4篇地震地质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中国地震
  • 2篇地壳构造与地...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震学刊
  • 1篇山西地震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科技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小波-超限率分析精细提取地震观测异常
邱泽华张宝红
首都圈地区数字化钻孔应变观测资料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结合地震活动性、气压及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对首都圈地震活动与应变场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都圈地震活动与测区钻孔体应变信息合成值的异常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地震活跃时间与体应变变化的时间同步;地震活跃区与体应变增强性异常变化分布区域一致。
易志刚邱泽华宋茉
关键词:首都圈
关于在土层中进行钻孔应变观测的可行性问题被引量:1
2010年
在土层中开展钻孔应变观测实验是地球动力学以及地震预报研究的需要。能否观测到固体潮对该实验的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土层与岩层的主要区别是其疏松性。由此造成的压密永久变形问题,可以通过在适当深处以下安装探头来解决。同时,因为土在小变形动态载荷下呈现弹性,而固体潮应变变化量级为10-8左右,所以探头并不需要安装在太深的地方。理论分析的结果是,虽然钻孔应变仪在土层中观测应变变化的灵敏度小于岩层,但是因为在相同的应力下,土层弹性变形比岩层大得多,所以在整体效果上是有利于在土层中观测到固体潮的。孔隙水的变化会给钻孔应变观测带来严重干扰,钻孔应变探头的深度应该避开地下水位变动范围。如何能在土层中观测到固体潮,最终需要通过实验来说明。
邱泽华
关键词:钻孔应变仪钻孔应变观测固体潮土体变形
谁来生产地震预报观测仪器?
2010年
地震预报的基础是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来源是观测,而观测是用仪器进行的。由此可知观测仪器具有根本的重要性。目前,钻孔应变仪受到特别重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地震预报观测仪器。中国要继续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谁来生产地震预报观测仪器?
邱泽华
关键词:观测仪器地震预报地震前兆钻孔应变仪
体应变潮汐观测资料预测地震初探
2004年
一、概况继美国研制出Sacks-Evertson体应变仪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于20世纪80年代初也相继研制出TJ系列钻孔体积式应变仪。它是通过岩石钻孔的体积变化导致仪器内液体压强变化来进行地应变精密测量的。能清晰地测到体应变固体潮汐变化,精度达10-10。特别是在“九五”期间,“TJ-II”系列体应变仪无论是在数量、质量上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体应变台站25个,有的已正常观测近20年,为地震预测预报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全国体应变观测台站分布如图1,有关参数如表1所示。
易志刚邱泽华
关键词:体积钻孔台站潮汐
关于地震前兆台网建设布局的几个基本问题
在以地震预测为宗旨的前提下,强调科学性。长期以来,地震台站的建立片面追求覆盖面,台站之间距离过大,台站手段不配套,观测资料缺乏互相对比,无法验证其可靠性,物理意义说不清楚,导致地震预测只能停留在经验性的水平上;中国的地震...
邱泽华
关键词:地震前兆台网浅源地震地震预报地震带
文献传递
关于地壳中存在大规模虚空区的问题
根据板块构造运动理论,构造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地幔的热对流运动。在这种对流的汇聚部位,逐渐冷却的岩石圈板块将不断下沉。重要的是,这种板块下沉是由较深处的部分拖曳着较浅处的部分运动的。这样就必将在下沉板块中存在附加的拉应力...
邱泽华
关键词:低阻层
文献传递
钻孔四分量应变仪观测的汶川地震的同震应变阶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中国钻孔应变台网中34个钻孔四分量应变仪记录的汶川地震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应变变化,得到了这些台站的每个分量的观测应变阶,然后用相对标定方法对无震时期数月的数据进行标定,得到分量应变阶和面应变的应变阶,为地震预报、地震研究提供资料。
唐磊邱泽华
关键词:地震钻孔
钻孔应力-应变台站地震观测报告的编写
2003年
一、前言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仅2000年以来5级以上的地震就有100多次。作为地震台站的观测人员,除进行日常的观测,定期向有关部门提供常规资料以外,在较大地震发生后,即使震前没有预报,台站人员也应该及时地查看、分析资料,写出地震发生前后的观测报告,这是地震观测人员的基本职责之一。
张宝红邱泽华
关键词:台站地震
钻孔应变观测点到地面载荷干扰源最小“安静”距离的理论分析被引量:23
2004年
河流、湖泊、仓库和铁路,是几种主要影响钻孔应变观测的地面载荷变化干扰源。针对这些干扰影响分别建立了不同的模型,提出了针对一定的干扰限定指标,估计观测点到干扰源的最小“安静”距离的方法。
邱泽华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