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佳

作品数:14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直升
  • 10篇直升机
  • 2篇遗传算法
  • 2篇逆控制
  • 2篇切换
  • 2篇武装直升机
  • 2篇控制研究
  • 2篇飞行
  • 2篇H
  • 1篇递阶
  • 1篇动力学建模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处理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英文
  • 1篇直升机飞行
  • 1篇三环控制
  • 1篇设计方法
  • 1篇数字信号

机构

  • 1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1篇赵佳
  • 9篇申功璋
  • 4篇于志
  • 3篇陈胜功
  • 2篇杨凌宇
  • 2篇李洁
  • 1篇边一奇
  • 1篇沈颂华
  • 1篇熊伟

传媒

  • 2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机电工程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电光系统
  • 1篇飞行力学
  • 1篇2010中国...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SP三环控制的逆变电源的设计被引量:7
2008年
针对逆变电源输出电压波形畸变并且在大功率负载下输出电压掉压严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电压有效值外环、电容电压环和电感电流内环的三环控制策略,选用TI公司的DSP TMS320F2812芯片实现了三环的控制算法,并且给出了程序流程图以及逆变电源的详细设计过程。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台采用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的6 kVA/50 Hz/220 V逆变器,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所采用的三环数字化控制方案能达到"逆变电源带大功率负载"条件下较优的动态、稳态特性。
赵佳沈颂华
关键词:逆变器数字信号处理三环控制
武装直升机IFFC系统的多重递阶结构设计被引量:2
2008年
传统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使用飞/火耦合器或者协调控制器实现系统综合,不利于整个系统的功能解耦。针对某型武装直升机的空-地射击模态设计了基于多重递阶控制结构的IFFC系统。第一重应用H∞二自由度设计方法实现直升机三姿态通道间的解耦控制,解决姿态跟踪问题。第二重通过火控解算,向第一重提供期望的姿态角指向。该结构极大减弱了各重回路间的功能耦合。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作战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赵佳于志申功璋
关键词:武装直升机
武装直升机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性能评价
本文以武装直升机的空/地攻击模态为例,详细介绍了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大系统多重递阶控制思想将综合系统划分为三重回路,分析各个回路的物理意义及性能需求,将系统性能指标逐层分解,以保证系统最终能完...
于志赵佳申功璋
关键词:武装直升机飞行控制火力控制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直升机纵向通道频域辨识
2008年
针对传统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和对初始条件敏感的缺陷,将经典的频域辨识技术与遗传算法相结合 ,以某无人直升机为背景进行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辨识的方法研究。将多变量频域法用于无人直升机纵向模型辨识,应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进行了辨识对象输入输出信号时域到频域的转换,从而获得系统的频域特性;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最优特性对搜索空间进行了选择、交叉、变异操作,用以获得符合系统频域特性的传递函数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辨识模型能够较好地逼近原模型。
李洁熊伟于志赵佳
关键词:频域辨识遗传算法
直升机模糊免疫自适应模型逆控制系统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直升机大包线飞行控制问题,以模型逆理论为基础,引入生物免疫应答机理和模糊控制方法,提出了模糊免疫自适应模型逆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设计模糊免疫在线补偿模块,自适应补偿由近似逆模型带来的模型逆误差,实现大包线飞行控制。与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实时性好,在大飞行包线下能够很好地实现控制目标;在舵面受损、输出存在干扰时体现出较强的鲁棒性;且系统具有良好的三轴姿态解耦能力。
赵佳陈胜功申功璋
关键词:直升机免疫应答模糊控制
基于慢切换机制的直升机H_∞姿态控制被引量:1
2010年
提出了慢切换H∞控制方法,实现了直升机大包线下的姿态控制。首先针对直升机的典型状态点,采用二自由度H∞方法设计局部鲁棒控制器,形成执行子控制组;然后引入基于"驻留时间"的慢切换逻辑完成不同子控制器之间的稳定切换,实现姿态控制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TDFH∞方法的优势,并有效地降低其设计保守性,系统的姿态解耦控制特性良好,当存在侧风扰动时具备了较强的性能鲁棒性。
赵佳杨凌宇申功璋
关键词:直升机
无人直升机辨识的一种新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无人直升机的辨识建模问题,提出了把频率响应辨识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辨识方法。该方法充分结合了频率响应辨识法抗噪声能力强、对输入信号通用性强、以及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特性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辨识的准确性。与最小二乘法、Levy方法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辨识精度更高,具有重要的工程使用价值。
李洁赵佳陈胜功申功璋
关键词:无人直升机遗传算法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及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研究了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及可视化仿真的相关技术。建模时综合考虑了直升机的主要气动力部件的建模以及气动干扰等问题。主旋翼是直升机建模的关键,详细讨论了与其相关的翼型气动力模型、诱导速度模型和挥舞运动模型的建模方法。同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直升机三维实体模型。基于S imu link和虚拟现实工具箱,给出了将飞行动力学数值模型同虚拟场景结合起来的方法,实现了计算、仿真、显示一体化。最后采用算例直升机数据,进行了定直飞行的配平计算和操纵响应分析,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于志赵佳申功璋
关键词:直升机飞行动力学虚拟现实
基于多点逆模型组的直升机慢切换姿态控制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传统直升机自适应模型逆姿态控制方法中单点逆模型的不足,提出基于多点逆模型组的慢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构造多点逆模型组取代单点逆模型,将直升机姿态误差控制系统转化为切换系统;引入驻留时间的概念,构造慢切换逻辑,从理论上给出了系统的稳定条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减轻了自适应元件的补偿负担,显著提高了其控制性能;系统在切换过程中保持稳定,并具有较强的性能鲁棒性.
赵佳申功璋陈胜功
关键词:直升机逆控制
直升机旋转逆动力学建模及姿态控制研究(英文)
2010年
为克服直升机单点逆模型的不足,提出了旋转逆动力学建模新方法,实现了大包线下的姿态控制。该方法采用模块化建模思想,首先通过转动方程逆解算,将姿态角速度指令转化为期望的纵、横向挥舞角和尾桨偏航力矩指令等三个关键状态量,然后利用主旋翼挥舞动态逆解算和尾桨桨距指令逆解算,由关键状态量解算出期望的纵、横向周期变距角和尾桨桨距角,进而建立了直升机旋转逆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大包线范围内较准确地反映直升机的旋转动态逆特性,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姿态控制目标,在各类干扰因素存在时体现出了较强的性能鲁棒性。
赵佳申功璋
关键词:直升机逆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