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赛音乌力吉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口腔
  • 7篇口腔鳞
  • 6篇鳞癌
  • 6篇口腔鳞癌
  • 4篇蛋白
  • 4篇免疫
  • 3篇蛋白酶
  • 3篇样癌
  • 3篇涎腺
  • 3篇金属蛋白
  • 3篇金属蛋白酶
  • 3篇基质
  • 3篇基质金属
  • 3篇基质金属蛋白...
  • 3篇基质金属蛋白...
  • 3篇MMP-9
  • 3篇表皮
  • 3篇表皮样
  • 3篇表皮样癌
  • 3篇Β-CATE...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0篇赛音乌力吉
  • 6篇李吉辰
  • 5篇朴松林
  • 2篇吕克文
  • 2篇王巍
  • 1篇静广平
  • 1篇周建宇
  • 1篇赵尔扬
  • 1篇王德明
  • 1篇金宝忠
  • 1篇杨帅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ER-2/neu及β-catenin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HER-2/neu及β-catenin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粘液表皮样癌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HER-2/neu及β-catenin的表达。结果:粘液表皮样癌中HER-2/neu和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5%(29/42)和35.71%(15/42)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ER-2/neu和β-catenin的阳性率在不同分化程度的粘液表皮样癌中存有差异(P<0.05),β-catenin的表达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关系(P<0.05)。结论:HER-2/neu及β-catenin的表达与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β-catenin与肿瘤转移明显相关,它们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辅助指标。
吕克文静广平金宝忠王德明赛音乌力吉
关键词:粘液表皮样癌HER-2/NEU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
多功能纳米聚合物治疗口腔鳞癌的效果评估
口腔癌,尤其是口腔鳞状细胞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肿瘤已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化疗药物的抗癌效果。近年来,由于发现自噬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人...
赛音乌力吉
关键词:口腔肿瘤化疗药物聚合物胶束疗效评估
OPN及β-catenin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OPN及β-catenin在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黏液表皮样癌病变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黏液表皮样癌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β-catenin及OPN的表达。结果:黏液表皮样癌中β-catenin和OP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1%(13/35)和65.7%(23/35)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黏液表皮样癌中它们的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001,R=-0.691)。β-catenin和OPN的阳性率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黏液表皮样癌中存有差异(P<0.05),且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关系(P<0.05)。结论:β-catenin及OPN的表达与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检测该指标有助于判断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赛音乌力吉吕克文赵尔扬
关键词:黏液表皮样癌Β-CATENIN
CEACA M6与MMP-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相关粘6(附因子CEACAM6)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70例口腔鳞癌组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CEACAM6和MMP-9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CEACAM6和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3%(50/70)74.29%(52/70),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67%(5/30)、13.33%(4/30)。CEACAM6和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高表达的CEACAM6和MMP-9与口腔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有密切相关性(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口腔鳞癌组织中CEACAM6与MMP-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4.712,P<0.05)。结论 CEACAM6和MMP-9在口腔鳞癌中均呈高表达,参与了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为口腔鳞癌未来阶段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提供重要依据。
杨海燕王巍赛音乌力吉闫冰张连齐李吉辰
关键词:口腔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
OPN及β-catenin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β一连环蛋白(β—catenin,β—Cat)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粘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赛音乌力吉
关键词:涎腺粘液表皮样癌Β-连环蛋白骨桥蛋白蛋白表达
IL-2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4(IL-2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的方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组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IL-2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IL-2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5.33%(34/75)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0.00%(21/30)(P=0.022)。IL-24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P=0.002),淋巴结转移(P=0.033),临床分期(P=0.035)有密切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P=0.917)、年龄(P=0.812)、吸烟史(P=0.720)、饮酒史(P=0.847)及肿瘤生长部位(P=0.959)无相关性。Realtime PCR检测IL-24在不同病理分化时期口腔鳞癌组织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其高、中、低分化各组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0.688、0.302、0.153,均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平均表达水平1.000(P<0.001)。结论:IL-2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该因子的表达情况与临床信息具有一定相关性,可初步认定为口腔鳞癌的候补抑癌基因。
刘冲李吉辰赛音乌力吉朴松林曹博赵大勇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白细胞介素-24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AEG-1和MMP-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星形细胞提升基因-1(AEG-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3例口腔鳞癌组织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AEG-1和MMP-9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AEG-1和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03%(35/53)、73.58%(39/53),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33%(4/30)、16.67%(5/30)。AEG-1和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高表达的AEG-1和MMP-9与口腔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密切相关性,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吸烟史无相关性。口腔鳞癌组织中AEG-1与MMP-9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74,P<0.01)。结论:AEG-1和MMP-9的高表达均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相关性,同时检测二者可能会对口腔鳞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杨帅李吉辰王巍周建宇赛音乌力吉朴松林
关键词:口腔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
PLCE1与MMP-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磷脂酶Cε1(PLCE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口腔鳞癌组织和3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LCE1和MMP-9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PLCE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8.85%(42/61),MMP-9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5.40%(46/61),两者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8%(5/35)、17.14%(6/35)。PLCE1和MMP-9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口腔鳞癌组织(P<0.01)。PLCE1与MMP-9的高度阳性表达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及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肿瘤TNM分期以及组织分化程度显著相关。口腔鳞癌组织中PLCE1和MMP-9的高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38,P<0.01)。结论:PLCE1和MMP-9的过度表达均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密切相关性,并检测二者可能会对口腔鳞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大勇李吉辰朴松林赛音乌力吉曹博刘冲
关键词:口腔鳞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
PD-L1与MTA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与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1,MTA1)在口腔鳞癌组织以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布状态,二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L1与MTA1在45例口腔鳞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与口腔鳞癌组织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PD-L1在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6%和15.00%,MTA1在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10.00%,口腔鳞癌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PD-L1与MTA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TNM分期有关(P<0.05),口腔鳞癌组织中PD-L1与MTA1的表达有相关性(φ=0.366,P=0.037)。结论PD-L1与MTA1可能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潜在的新型联合靶点。
张连齐李吉辰朴松林赛音乌力吉元冬梅沈禹辰
关键词:口腔鳞癌PD-L1MTA1免疫组化
PD-L1和CD14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免疫共刺激分子PD-L1与细胞外基质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的表达、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6例口腔鳞癌组织及3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D-L1和CD147的表达,分析PD-L1、CD147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D-L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8.18%(45/66),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仅为16.67%(6/36);CD147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4.24%(49/66),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13.88%(5/36)。PD-L1和CD147两者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与口腔黏膜组织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统计学分析显示,PD-L1和CD147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及肿瘤的体积等因素无明显相关,但与TNM分期及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紧密相关。口腔鳞癌组织中PD-L1与CD147两者相关性分析r=0.342,P值小于0.01,说明二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PD-L1与CD147均呈高表达,并且二者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合并检测二者可能为OSCC的诊疗及预后指明新的方向,为口腔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曹博李吉辰朴松林赛音乌力吉刘冲赵大勇
关键词:口腔鳞癌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