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慧
- 作品数:34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 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与中共的土地革命纲领的再认识
- 毛泽东说,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纲领在原则上基本一致,所以作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关于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孙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纲领是'平分土地'、...
- 贾晓慧刘宝桢
- 关键词:耕者有其田孙中山地主阶级平均地权
- 对文化历史转型的担忧与抗争——解读梁启超的科学观被引量:1
- 2004年
- 科学技术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梁启超既不是反对科学与技术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是技术乌托邦的乐观主义者。他敏锐地意识到日益分离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造成人格缺陷,科学文化将越来越在人类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面对文化历史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反对把科学文化推广到一切领域,并力图用中国传统的人文文化来弥补西方科学文化的遗缺,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 贾晓慧
- 关键词:科学观科学文化人文文化
- 大陆素质教育与台湾通识教育比较被引量:9
- 2002年
- 通识教育本身是相对于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而言的 ;台湾高校进行的通识教育从理念上看已不是这一涵义 ,而与大陆的素质教育相近 ;台湾的通识教育有可操作性 ,大陆的素质教育是在对学生进行总体的设计培养中实现的 ,具有综合性。双方有不同的特点 ,面临共同的问题 ,应相互借鉴与探讨。
- 贾晓慧杨立新
- 关键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教育观教育目标
- 康有为早期大同思想的形成及其与第一次上书的关系(续完)
- 1988年
- 康有为信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圣人之道,以实现“治国平天下”作为圣人的事业,因此他对世界的看法不是近代的国家民族观念,而是中国传统的“天下观”。这一观念是康有为认识西学,接受西学的一个思想基础。康有为的天下观即世界的观念正象梁启超批评的那样:“中国儒者动日平天下,治天下,其尤高尚者如江都繁露之篇、横渠西铭之作,视国家为渺小一物不屑措意。”
- 贾晓慧
- 关键词:民族观念西学圣人儒者
- 康有为早期大同思想的形成及其与第一次上书的关系被引量:1
- 1987年
-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对中国思想界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既是继承中国“圣经贤传”传统旧学的“殿军”式的人物,又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开山鼻祖。因此,对于他的早期思想的探究不仅对研究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学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入了解近代中国如何吸收西方文化的经验教训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贾晓慧
- 关键词:朱熹理学今文经学陆王万木草堂
- 科学技术与科学精神——康梁晚年对科学的思考
- 2004年
- 康有为眼中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本。康有为的科学观偏重于科学的应用价值。梁启超强调科学的深层结构是科学方法,但他对科学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他把科学的实践所造成的灾难看成是科学的滥用。他赞赏科学的精神价值,但找不到这种求真的精神价值与中国求善的理想人格价值的通道。
- 贾晓慧
- 跳出始兴终亡“周期率”的伟大探索者——毛泽东
- 1993年
- 1945年6月,黄炎培先生作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了延安。快离开延安时,黄先生对毛泽东讲了一曲语重心长的话。他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固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由;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息宦官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忌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 王贵书贾晓慧
- 关键词:周期率毛泽东探索者国民参政会
- 《大公报》与20世纪30年代西北开发被引量:8
- 2002年
- 《大公报》是 2 0世纪 30年代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者。“九一八”事变后 ,它最早地意识到西北问题的重要性 ,拟把西北作为救亡建国的基地 ,并对西北进行了深入实际的报道。提出从交通水利入手 ,改革行政吏治 ,禁种鸦片 ,科学利用西北资源 ,恢复农业生产 ,培养西北人才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现西北整体开发等有价值的观点。这些思想与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意图有所不同 ,而且国民政府也不可能实现《大公报》开发西北的设想。
- 贾晓慧华道云
- 关键词:国民政府经济开发铁路建设农业
- 重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感言
- 1995年
- 重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感言贾晓慧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及时领导全党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在党的八大制定了集中力量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路线。但是,1957年发生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改变了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
- 贾晓慧
- 关键词:毛泽东群众运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中共党史研究
- 中国传统文化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引量:3
- 1991年
-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典型特色,在历史上曾经发放出灿烂的光辉。但是到了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较,显然落后了。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也应该舍旧创新。怎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刘少奇的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一、自我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修养或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色。在西方文化中仅有极少数思想家如斯多噶派曾流露过这种观点。
- 贾晓慧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共产党员修养自我修养修养理论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