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窦克

作品数:36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会议论文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变质
  • 9篇变质带
  • 8篇岩石
  • 6篇同位素
  • 5篇岩石圈
  • 5篇中国东南
  • 4篇地质
  • 4篇地幔
  • 4篇东南沿海
  • 4篇岩浆
  • 4篇榴辉岩
  • 4篇辉岩
  • 3篇地壳
  • 3篇地球物理
  • 3篇地体
  • 3篇东南大陆
  • 3篇造岩
  • 3篇华南大陆
  • 3篇基底
  • 3篇构造岩

机构

  • 33篇南京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地质矿产部

作者

  • 34篇谢窦克
  • 13篇郭坤一
  • 4篇毛建仁
  • 4篇姜月华
  • 2篇施华生
  • 2篇周贡生
  • 2篇马承安
  • 2篇赵宇
  • 1篇谢芳贵
  • 1篇王文斌
  • 1篇赵连才
  • 1篇陆志刚
  • 1篇周宇章
  • 1篇孔华
  • 1篇邢光福
  • 1篇冯锦江
  • 1篇陶奎元
  • 1篇谢家莹
  • 1篇陈荣
  • 1篇陆志刚

传媒

  • 6篇火山地质与矿...
  • 2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学院...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全国变质地质...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 4篇1989
  • 2篇1988
  • 4篇1986
  • 1篇1985
  • 1篇1984
  • 2篇198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地壳演化过程及其构造格架被引量:15
1998年
华南大陆基底由两大块体联合组成:即古扬子块和武夷块。古扬子块基底岩石主要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古、中元古代科马提绿岩,新元古代蛇绿岩绿岩组成。而武夷块由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等组成。地壳生长由西北向东南,由老到新具有由原始未分异地幔向超镁铁质→偏硅铝质→碱质前进演化。在华南大陆形成过程中,主要构造事件为两次碰撞、三次裂解的主体构造格局。大陆生长和构造动力机制均受地幔柱迁移所控制。燕山期以后,华南形成的构造格局为:扬子—特提斯构造域及太平洋构造域。
谢窦克姜月华
关键词:构造格架
大别山区域变质带及地质构造的研究
大别山地区有一套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的前寒式系变质杂岩。它伴随着蛇绿岩套出现在大别山南侧。这套变质岩石记录着构造事件的环境和压力与温度条件。在建立大别山地区的构造模型时,变质杂岩所提供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侧面。现代板块构造的...
谢窦克史鸿歧马承安郭坤一
关键词:变质带浅粒岩地质构造榴辉岩相黑云斜长片麻岩铁铝榴石
文献传递
浙江诸暨陈蔡群的角闪石研究
浙江诸暨陈蔡地区的陈蔡群为一套付变质岩层,它由中深变质的片麻岩、片岩、变粒岩、角闪岩及大理岩等组成,总厚度可达8500m,不整合伏于乌灶组之下。浙江省区测队将该群分为a.b.c.d四个岩性段,各岩性段间均为整合接触。a段...
谢窦克史鸿歧黄海郭坤一张建洪
关键词:陈蔡群变质岩球粒陨石石榴石
华南元古宙地壳演变过程研究中的几点进展
1998年
根据近两年对华南元古宙地壳演变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华南基底构造格架的划分方案;同时发现了华南陆下存在相对稳定高速高阻冷的古地幔柱的残留部分一“残烃柱”;指出华南古大洋基底蛇绿岩层序中存在斜长花岗岩等酸性组分;探讨了陆下地幔新矿物相;初步建立了华南及西太平洋壳一幔分层柱体模型;讨论了华南部分地区下地壳及上地幔的岩石流变学特征。对元古宙Cu、Au等成矿作用也作了初步的总结并提出了有希望的成矿远景区。
姜月华谢窦克
关键词:元古宙成矿远景
华南岩石层与大陆动力学
华南大陆记录和保存了自太古代至今大陆生长层完整的历史过程。以扬子克拉通为核心, 地壳不断向东南生长,古扬子块前寒武系以灰色片麻岩、古元古代科马提岩绿岩、新元古代蛇绿岩、绿岩为特征,为相对稳定高速高阻冷的残存地幔“残烃柱”...
谢窦克毛建仁彭维震赵宇姜月华
关键词:岩石层地幔柱构造华南大陆
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岩石圈向东增生的三次大型裂解及地球物理场特征
中国东部构造演化,自1200Ma 以来曾发生过两次碰撞、三次裂解.并有向东增生的构造岩浆地体.资料表明:①从中国大陆向东至日本、台湾均为火陆型地壳;②中国东部及西太平洋大陆板块的各微板块之间地壳结构不同;③裂解带的形成是...
谢窦克
关键词:地幔楔
文献传递
东南大陆岩石圈板块地体构造被引量:14
1989年
东南大陆的地质构造模型,具有欧亚大陆边缘向洋增生的独特形式。除外来地体之外,或以扩张、地幔上涌,洋壳向大陆地壳转化,并不断向洋增生;或是大陆分裂,地幔柱——热点物质不断注入变薄和破裂了的地壳,形成区域性新的生长构造层,构造岩浆地质体表现为有独特属性的“A型”花岗岩和流纹岩链。这些高DI值的富硅富碱富钠质岩石,出现在欧亚大陆边缘的重力梯度带上。裂解带的地壳结构模式是上地壳存在着重力不稳定的硅铝低速带;中地壳有洋——陆过渡型地壳的“类裂谷型”结构,P波速度为6.3~6.4km/s的中间壳层;在下地壳下部有速度为7.0~7.4km/s的壳——幔混合型高速层;随着“异常”的上地幔的形成,有大范围的热活动和壳——幔边界穹窿,穹窿的地盖比正常区为为薄。由于化学库和化学边界层的横向不连续,可划分出古老基底和后期地质发展史完全迥异的两个亚板块;和以壳层(或幔层)断裂为边界特点的八个地体;一个以分裂为主,并具热点径迹的最新生长构造层的扩张——裂解构造岩浆地体。
谢窦克商玉强
东南大陆岩石圈板块地体构造
东南大陆的地质构造模型,具有欧亚大陆边缘向洋增生的独特形式.除外来地体之外,或以扩张,地幔上涌.洋壳向大陆地壳转化.并不断向洋增生:或是大陆分裂,地幔柱——热点物质不断注入变薄和破裂了的地壳,形成区域性新的生长构造层.构...
谢窦克商玉强
文献传递
东南沿海长乐-南澳变质带的变质岩及变质条件研究
谢窦克郭坤一
该项目对东南沿海长乐-南澳变质带变质岩的原岩时代、形成条件和构造背景进行过多种方法的测试,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变质岩类和共生矿物组合及特征矿物等变质程度的研高角闪岩相、低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三个变质相带;2.对不同变质相...
关键词:
关键词:变质带变质岩
从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命题看: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2001年
本文论述了第 31届国际地质大会学科和专题命题情况 ,统计了大会收到的论文和摘要数并将各命题重新排序。将位于前 12位的学科和前 5位的专题命题进一步列出重点讨论题目和摘要数。通过与第 30届国际地质大会命题的比较 ,试图大致了解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通过上述分析和了解 ,就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笔者的认识 。
毛建仁谢芳贵谢窦克
关键词:地球科学可持续发展学科命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