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思娜

作品数:13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农业
  • 3篇中美农业
  • 3篇农产
  • 3篇农产品
  • 3篇农产品贸易
  • 3篇产品贸易
  • 2篇东盟农产品贸...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产业关联效应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一般均衡分析
  • 1篇因果
  • 1篇因果关系
  • 1篇因果关系检验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余值法
  • 1篇中国农业
  • 1篇中国农业发展
  • 1篇中美农产品

机构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泰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谢思娜
  • 10篇刘合光
  • 2篇潘启龙
  • 1篇杜培珍
  • 1篇杨军
  • 1篇杜坤
  • 1篇陈双庆

传媒

  • 4篇农业展望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中国蔬菜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经济与管...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美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比较分析与展望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方法,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小的核算已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实证方法有增长核算法、随机前沿法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利用3种实证方法和FAO数据库中1980-2007年中美农业相关数据,考察了中美农业技术进步情况,通过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比较分析,找出中美农业技术进步的差距,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方向。
刘忠涛刘合光谢思娜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索洛余值法随机前沿法
2000—2011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分析中国和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变化,探讨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朝着体现双边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贸易额从2001年的30.2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75.4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4.71%。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农产品结构和东盟进口农产品结构互补性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指数值由1996年的1.3下降到2011年的0.32,未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前景不太乐观。
刘合光谢思娜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农产品结构农产品出口
我国薯类作物生产周期波动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运用HP滤波法对我国1949~2011年薯类作物产量的波动周期进行测定和分析。将我国薯类作物产量波动划分为14个波动阶段,平均波动周期为4 a。分析结果表明:薯类作物播种面积波动较单位面积产量波动对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大;相对于内部传导机制,外部冲击如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对薯类作物生产波动的影响较大。
刘合光谢思娜
关键词:薯类作物HP滤波法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及互补性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2001年中国加入WTO和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由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2001─2011年,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而且贸易逆差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补偿指数分析发现: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朝着体现双边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但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断下降,东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波动中缓慢上升;同时,中国出口和东盟进口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较低且不断下降,东盟出口和中国进口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缓慢上升。这将严重影响未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潜力。
谢思娜杨军刘合光Orachos Napasintuwong Artachinda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结构比较优势
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基于1995~2010年省份面板数据被引量:13
2013年
中国马铃薯生产具有稳定的区域变化特征,西部省区对全国马铃薯总产量的贡献地位在逐步巩固,中部和东部省区对全国马铃薯总产量的贡献地位在逐步下降。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显示,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农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以及当地城镇人均薯类消费支出是决定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域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刘合光谢思娜
关键词:马铃薯生产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为定量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影响,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编制SAM表,采用GAMS程序建立CGE模型,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利于减少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机购置补贴金额增加将导致农业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产出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同时提高居民的消费效用,促进农业部门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议进一步丰富农机购置补贴形式,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种类,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监管。
刘合光谢思娜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一般均衡分析CGE模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美农业产业关联效应比较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对2007年中美农业的中间投入、完全投入、中间需求、感应度以及影响力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农业发展阶段不同,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产业关联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关联效应,本文得到如下重要启示:促进中国农业发展,一要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大力发展涉农服务业,促进涉农产业融合;三要促进涉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刘合光潘启龙谢思娜
关键词:中美农业
黄山市茶叶产业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在对黄山市茶叶产业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黄山市茶叶产业的概况,并以黄山毛峰为例,分析黄山市茶叶产业链结构和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黄山毛峰的平均价格和平均产量,发现产业链上茶农所得利润仅占总利润的18%。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解决茶叶产业链上出现的主要问题。
陈双庆杜坤谢思娜刘合光
关键词:茶叶产业链利益分配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假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将于2020年完全建立,利用GTAP模型第7版数据库分析了2020年中日韩自贸区完全建立后对3国宏观经济和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影响。结果显示,中日韩自贸区对日韩两国的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更为有利,而中国则在贸易平衡方面受益更大。中国与日韩的土地要素价格呈反向变动,3国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从产出和产品价格来看,中国农业和轻工业部门将受益,而重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受损,日韩则相反。最后,提出充分发挥本国土地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谢思娜
关键词:中日韩GTAP
中美农产品贸易对中国农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1993—2011年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和中国农业总产值的数据,采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中美农产品贸易总额是中国农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误差修正项以0.371的力度作反向修正,将非均衡状态恢复到均衡状态。
杜培珍谢思娜刘合光
关键词:中美农产品贸易中国农业发展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