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江
- 作品数:36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冶金工程更多>>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2月在本院成功行PCI后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分别接受替格瑞洛(90 mg,bid)和氯吡格雷(75 mg,qd)治疗6个月。于PCI前,PCI后24 h、7 d、30 d、90 d和180 d时检测血小板聚集率(PAR)。随访18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和呼吸困难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后24 h和7 d时PAR呈现快速下降,之后趋于平缓,且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时间因素(F时间=277.415,P=0.000)、组间因素(F组间=51.984,P=0.000)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作用(F交互=3.688,P=0.003)对PAR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180 d内MACE累计发生率分别为6.1%和14.2%(χ^2=3.968,P=0.046)。替格瑞洛组中度出血1例,轻度出血8例,氯吡格雷组轻度出血4例(Z=-1.444,P=0.149)。替格瑞洛组中度和轻度呼吸困难分别为2例和9例,氯吡格雷组分别为1例和2例(Z=-2.199,P=0.028)。结论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优于氯吡格雷,可减少PCI后MACE发生风险,但须警惕呼吸困难事件的发生。
- 许海江赵春玲杨彦涛贾雪冬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氯吡格雷
- 国内医院临床药学科研与转化应用现状
-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不断地完善与改革,为保障临床需要与全面发展,医院临床药学科研与转化应用有助于解决临床药物治疗及药学服务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推动临床药学向纵深发展。
- 李彩许海江张晓坚
- 2009年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我院2009年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将我院2009年应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系统的统计,采用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构成比等进行分析。结果喹诺酮类注射剂在医院使用频度较高,尤其是左氧氟沙星针和帕珠沙星针。结论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用药金额大于口服制剂,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
- 许海江
-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
- 丹红注射液配伍禁忌的回顾性分析
-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与丹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方法 以"丹红注射液"或联合"配伍禁忌"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汇总自建库至2015年1月...
- 李玉芳许海江张书伟
- 参与高血压患者药学监护,体现药师价值
- 目的: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到来、生活节奏的改变以及环境不断恶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然而,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发病诱因较多,合并症也常出现,其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长期单用降压药物,或者长期联合使用多...
- 许海江尹钊张书伟
- 代谢组学在临床诊断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目的 对代谢组学近年来在癌症、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了解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代谢组学在临床疾病诊断...
- 贾雪冬许海江张书伟
- 浅谈慢病药学服务
-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慢性病患病率日益增高。在慢病的治疗中,笔者结合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经验,从门诊用药咨询、临床药学监护、社区药学服务、健康教育、分级合作、慢病信息化建设等8个方面浅谈一下开展慢病药学服务的方式,以配合...
- 李玉芳许海江张书伟
- 探讨拉氧头孢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和研究拉氧头孢钠治疗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中重度肺部感染的患者11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使用药物头孢曲松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使用药物拉氧头孢钠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拉氧头孢钠应用于中重度的肺部细菌感染患者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微,明显提高了细菌的清除率。
- 许海江赵春玲
- 关键词:拉氧头孢钠细菌感染细菌清除率
- 27例碘普罗胺注射液致过敏性反应的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碘普罗胺注射液致过敏性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心内科冠心病介入诊疗中使用碘普罗胺造影剂发生过敏反应的2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碘普罗胺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常与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原患疾病、给药剂量及途径无明显相关性,是不可预侧的;且过敏试验对其过敏反应无明显预测价值。结论碘普罗胺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确保造影安全。
- 许海江
- 关键词:过敏性反应统计分析
- UHPLC-Q-Orbitrap HRMS法鉴定盐酸阿扎司琼中的有关物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鉴定盐酸阿扎司琼氯化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化学结构。方法:采用ACQUITY UPLC?HSS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以含0.1%甲酸的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离子源采用HESI(heated ESI),碰撞能梯度为20、50、100 eV。对盐酸阿扎司琼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进行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紫外光照射和90℃水浴等强制降解试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检测盐酸阿扎司琼氯化钠注射液及其强制降解溶液中的有关物质,获得阿扎司琼及其有关物质的质谱数据,根据碎片离子裂解规律,结合阿扎司琼的碎片信息和化学结构,推测有关物质可能的化学结构。结果:在盐酸阿扎司琼氯化钠注射液及其强制降解溶液中发现了15种有关物质,鉴定了其可能的化学结构,并根据其来源分为4类:合成中间体(9)、合成副产物(2和13)、■嗪环开环降解产物(1、3、4和11)和酰胺键降解产物(5、6、7、8、10、12、14和15)。结论:本文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分析方法能快速有效地鉴定盐酸阿扎司琼有关物质的化学结构,对其生产工艺优化、质量标准完善和药品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杨彦涛李卓伦王松贾清泉贾清泉许海江张瑞杜书章
- 关键词:阿扎司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