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志良

作品数:72 被引量:329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南京军区医药卫生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细胞
  • 11篇免疫
  • 8篇血清
  • 8篇抗体
  • 7篇蛋白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亚群
  • 6篇细胞亚群
  • 6篇狼疮
  • 6篇激素
  • 5篇液相
  • 5篇液相色谱
  • 5篇色谱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5篇相色谱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4篇单核

机构

  • 40篇浙江省中医院
  • 19篇浙江中医药大...
  • 16篇浙江中医药大...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浙江中医学院
  • 3篇解放军第11...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绍兴第二医院
  • 1篇杭州市第六人...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西湖区...
  • 1篇杭州市上城区...
  • 1篇杭州汉库医学...

作者

  • 70篇许志良
  • 28篇陈益民
  • 12篇俞颖
  • 7篇谈潘莉
  • 7篇刘永林
  • 7篇曹俊敏
  • 6篇杨雪静
  • 6篇叶武
  • 6篇华军益
  • 6篇毛威
  • 5篇陈瑜
  • 5篇刘艳
  • 4篇王坤根
  • 4篇成军
  • 4篇孙西铃
  • 4篇孙关忠
  • 4篇孙长贵
  • 4篇温成平
  • 4篇李晓军
  • 4篇李学铭

传媒

  • 6篇2006年浙...
  • 5篇浙江中西医结...
  • 4篇浙江实用医学
  • 4篇2006年浙...
  • 3篇色谱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1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芯片在SLE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系统性红斑狼疮(S L E)是人类较常见的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增殖、大量自身抗体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补体降低和出现多器官非感染性炎症为特点。S L E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属于多基因...
许志良
关键词:SLE抗体产生生物芯片循环免疫复合物人外周血催乳激素
文献传递
低浓度HBsAg人群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
低浓度HBsAg人群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已越来越引起流行病学专家及临床实验室的重视,本研究对慢性HBV感染人群以HBsAg浓度进行分组,采用多重PCR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对HBV DNA、YDMM、基因型及S基因序列进行检测...
成军孙长贵戴玉柱孙关忠陈瑜许志良李晓军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S基因序列HBV感染免疫检测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2型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糖尿病(DM)患者并发慢性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是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甚为复杂,其中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起主要作用.我们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CD62p,探讨2型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与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和相关因素.
杨雪辉许志良陈益民周莹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并发症血管病变血小板活化血管内皮细胞
冠心病痰瘀辨证与血清炎症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胸痹)痰瘀辨证与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入选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非痰非瘀组(n=20),痰凝心脉组(n=20),痰瘀互结组(n=20),另选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n=20),ELISA法测血清MCP-1、MMP-9、sICAM-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非痰非瘀组、痰凝心脉组和痰瘀互结组患者血清MCP-1、MMP-9、sICAM-1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与非痰非瘀组比较,痰凝心脉组及痰瘀互结组患者血清MMP-9、MCP-1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P<0.01),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D40L水平略高于非痰非瘀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的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可见,血清MCP-1和MMP-9水平与冠心病痰瘀辩证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血清炎症因子MMP-9和MCP-1水平可为冠心病痰瘀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华军益刘艳王坤根毛威叶武蔡宏文陈杰陈隽妍许志良
关键词:冠心病痰瘀辨证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利用反重氮化偶氮反应测定血清胆红素
利用重氮试剂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重氮法被临床试验室广泛采用,其中改良J-G法以其较高的灵敏度、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少的干扰因素而被NSCCL确定为参考方法。但由于其终反应需将偶氮胆红素碱化...
孙明洪许志良陈益民许江燕钟智强
关键词:重氮法对氨基苯磺酸总胆红素胆红素测定重氮盐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霉酚酸酯及霉酚酸的血药浓度
2015年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霉酚酸酯及霉酚酸的药物浓度。方法 :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直接进样,采用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mm)的色谱柱,流动相为0.3%的三乙胺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 H 5.3)-乙腈(50∶50)。检测波长为215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结果 :本方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25~20 mg/ml,r(霉酚酸)=0.999 76,r(霉酚酸酯)=0.99999。霉酚酸和霉酚酸酯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38±2.97)%和(99.71±1.18)%,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35 mg/ml和0.070 mg/ml(S/N=3)。结论 :本方法简单,灵敏,重现性好,适合器官移植等患者霉酚酸及霉酚酸酯的血药浓度监测,以及霉酚酸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朱顺海赵梦芸陈佳许志良
关键词:霉酚酸酯霉酚酸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药代动力学
葡萄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钙离子水平的关系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异常增殖是引起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理。钙离子在细胞功能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信使作用,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代谢过程,细胞内钙离子浓...
李艳平许志良陈益民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葡萄糖细胞增殖钙离子浓度
文献传递
D-二聚体检测在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调查中风恢复期病人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于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经济性。[方法]用D-二聚体浊度法分析109例因近期局部出血或缺血导致的中风后恢复期患者血浆样本。病人在24h内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5例患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以500μg/L作为D-二聚体的cut-off值分类患者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100%,特异性89%,阳性预报值31%,阴性预报值100%。[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在排除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非常好的有效性以及可接受的特异性。
孙秋华俞颖许志良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检测中风后遗症
低浓度HBsAg人群临床特征及免疫功能测定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高、低浓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群血清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TCIC)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差异,以了解其临床特征及与宿主免疫功能。方法:采用捕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44例低浓度HBsAg人群(A组)、82例高浓度HBsAg人群(B组)、22例健康体检者(C组)血清TCIC和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90.9%(40/44)分布于非活动期,以HBsAg/IgG-CIC阳性率最高15.9%(7/44),B组以HBsAg/C3-CIC阳性率最高46.3%(38/82);A组血清TCIC阳性率、(A)值及非活动期的CD3+CD8+均低于B组或相应分期(P<0.01,P<0.05),CD4+/CD8+高于B组相应分期(P<0.01)。结论:低浓度HBsAg人群机体TCIC形成和清除能力均较低下,且存在低剂量诱导的免疫耐受现象。
成军孙长贵陈瑜许志良王国政孙关忠李晓军
关键词:免疫复合物慢性HBV感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耐受
LTB-hpaA 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产物免疫保护作用的鉴定
为了减少发酵次数、降低成本、利十产业化,本文构建了ItB-hpaA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QE32-ItB-hpaA-E,coliM15,并用SDS-PAG、 Western blot和GM1-ELISA分别证实了LTB-...
谈潘莉许志良陈益民俞颖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疫苗接种融合基因原核表达免疫保护作用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