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齐鉴

作品数:77 被引量:34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病毒
  • 23篇艾滋病
  • 22篇免疫缺陷
  • 16篇人类免疫
  • 16篇人类免疫缺陷
  • 16篇人类免疫缺陷...
  • 16篇缺陷病
  • 16篇免疫缺陷病
  • 16篇免疫缺陷病毒
  • 16篇HIV-1
  • 12篇逆转
  • 12篇逆转录
  • 12篇病毒治疗
  • 11篇抗逆转录病毒
  • 10篇抗逆转录病毒...
  • 9篇转录
  • 8篇逆转录病毒
  • 8篇胶囊
  • 7篇中医
  • 7篇耐药

机构

  • 39篇广西中医药大...
  • 2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6篇广西中医药大...
  • 15篇广西中医学院...
  • 7篇广西壮族自治...
  • 5篇柳州市疾病预...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钦州市第一人...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 1篇南宁市第四人...
  • 1篇南宁市妇幼保...
  • 1篇南宁市疾病预...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75篇苏齐鉴
  • 20篇邓鑫
  • 17篇刘振威
  • 16篇梁浩
  • 13篇肖信
  • 13篇张亚萍
  • 11篇岑平
  • 9篇吴卫群
  • 9篇梁冰玉
  • 9篇臧宁
  • 9篇闭志友
  • 8篇陆珍珍
  • 8篇吴书志
  • 7篇李益忠
  • 7篇蒋俊俊
  • 7篇谭玉萍
  • 7篇梁健
  • 7篇李璇
  • 6篇邓伟
  • 6篇姜枫

传媒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大众科技
  • 3篇广西医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病毒学报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14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灸治未病在艾滋病无症状感染期的运用被引量:2
2011年
艾滋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严重危害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其自然病程大部分处于无症状期,如何延长无症状期,延缓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的寿命,是医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艾灸疗法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有其独特优势,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对HIV感染者进行艾灸早期干预,可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还可稳定或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发生,从而达到降低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刘振威庞军梁健邓鑫苏齐鉴张亚萍吴卫群黄丽欢马丽萍
关键词:艾滋病治未病
虫草素抑制TNF⁃α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增殖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虫草素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增殖、凋亡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及低、中、高浓度虫草素干预组(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先用40μg/L TNF-α对模型组、虫草素干预组诱导24 h,制作银屑病(PS)样细胞模型;之后虫草素干预组加入相应浓度的虫草素,继续培养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RT-qPCR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8、IL-1β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虫草素干预24 h后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IL-8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虫草素可抑制TNF-α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系增殖、炎性反应并促进细胞凋亡。
梁辉勇韦秋慧丁亚彭小青姚静苏齐鉴
关键词:人角质形成细胞虫草素银屑病炎性反应
钦州市钦南区HIV-1流行亚型及基因变异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调查流行于钦南区的HIV-1亚型种类并分析其基因变异特征。方法抽取100例未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从血样中提取病毒RNA或前病毒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IV-1gag基因和pol基因片段并测序,用系统进化树分析其亚型,并计算gag和pol区的基因离散率。结果 97份血样获得gag基因序列或pol基因序列,4份血样的gag与pol分型不一致,其他93份分型明确,其中CRF01_AE重组型、CRF07_BC重组型、CRF08_BC重组型及G亚型分别占76.34%(71/93)、9.68%(9/93)、12.90%(12/93)和1.07%(1/93)。CRF08_BC的gag基因离散率为0.059±0.005,高于CRF07_BC的0.053±0.005(P<0.01)和CRF01_AE的0.049±0.004(P<0.01)。CRF01_AE的pol基因离散率为0.044±0.003,高于CRF07_BC的0.035±0.004(P<0.01)和CRF08_BC的0.033±0.003(P<0.01)。结论钦南区HIV-1存在至少3种流行亚型,其中CRF01_AE是最主要的亚型,不同基因区的变异程度有所不同。
沈平苏齐鉴黄毅毅蒋丽萍张达燕郭继昌徐鸿庄韦建立
关键词:HIV-1基因GAG基因POL
Ⅲ型干扰素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2021年
Ⅲ型干扰素由IFN-λ1、IFN-λ2、IFN-λ3和新发现的IFN-λ4组成,与Ⅰ型干扰素激活共同信号通路,生物活性相似,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在抗HIV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最初研究发现白细胞白介素28B的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治疗应答及自发清除相关,IL-28基因多态性可用来预测HCV感染的干扰素治疗效果和临床指导用药,使得该位点成为研究热点。而干扰素的抗病毒共性也引起了学者关于IL-28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相关性的关注,近来不少研究发现IFNL3/4基因座的遗传变异与艾滋病疾病易感性、抗病毒免疫应答和疾病进程存在相关性,而IFNL基因突变原因及对抗病毒感染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Ⅲ型干扰素的生物活性、抗病毒作用机制、抗HIV感染及其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丁亚姚静彭小青梁辉勇苏齐鉴
关键词:HIV单核苷酸多态性
广西壮、汉族人群HIV-1感染相关基因CCR2-64I和SDF1-3'A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HIV-1感染相关的CCR2-64I及SDF1-3'A等位基因在广西壮、汉族人群的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方法]抽取广西天等县、南宁市100名壮族和50名汉族人,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CR2-64I和SDF1-3'A的基因多态性,分析CCR2-64I及SDF1-3'A等位基因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及其特征。[结果]壮族、汉族人群中CCR2-64I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25.5%、26.0%,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均为27.0%,CCR2-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在壮、汉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广西壮、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CCR2-64I及SDF1-3'A等位基因。本研究了解广西壮、汉族人群中CCR2-64I和SDF1-3'A等位基因的分布和多态性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广西壮、汉族人群的遗传背景与HIV感染及疾病病程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数据。
麦志丹臧宁苏齐鉴张志勇苏洁寒吴书志肖信闭志友沈菁吴华梁浩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辅助受体
桂西某电解铝厂氟作业工人尿氟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测定桂西某电解铝厂氟作业工人及周围居民尿氟含量,为预防职业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桂西某电解铝厂99名氟作业工人为氟暴露组,远离电解铝厂30 km的54名居民为对照组,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检测尿氟含量。[结果]氟暴露组平均尿氟含量(1.44±0.57 mg/L)高于对照组(0.86±0.37 m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氟暴露组尿氟超标率(36.36%)高于对照组(3.70%)(P<0.01);氟暴露组男性和女性的尿氟含量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相应性别的尿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电解铝厂氟作业工人的尿氟水平及尿氟超标率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和宣传教育,降低作业人员体内氟负荷。
刘靖刘显苏齐鉴陈志杰王登嵘李海吴琪俊
关键词:尿氟超标率电解铝厂
HIV-1结构基因多重巢式RT-PCR方法检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可用于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的多重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方法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HIV-1主要流行毒株pol、gag和env基因区设计PCR引物,建立同时扩增3个基因的多重巢式RT-PCR方法,检测118例HIV-1阳性样本和48例HIV-1阴性样本,并与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比较,对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多重巢式RT-PCR方法的检测下限为250 copies/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97.9%,重复性为98.3%,与免疫印迹法的一致性为97.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巢式RT-PCR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重复性好、快速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HIV-1感染辅助诊断方法。
肖信吴书志苏齐鉴臧宁岑平梁浩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试从中医角度评论扩大建立艾滋病VCT门诊的必要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大多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并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公开报告人数远低于实际感染人数,加大了防控难度,流行现状不容乐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可及早发现HIV感染者,作为对HIV感染者进行干预、治疗、关怀的切入点,是目前艾滋病防控的重要工作之一。艾滋病VCT服务对增加HIV感染知晓率,提高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及支持服务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中医"治未病"、"情志致病"学说来评论进一步扩大建立艾滋病VCT门诊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刘振威梁健庞军邓鑫苏齐鉴张亚萍吴卫群黄丽欢马丽萍
关键词:艾滋病VCT治未病情志致病
不同HIV疾病分期系统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国HIV疾病临床分期系统(简称中国系统)、WHO HIV疾病临床分期系统(简称WHO系统)、美国CDC HIV疾病临床分期系统(简称美国系统)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6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比较各系统分期HIV/AIDS抗病毒治疗6个月内无预后不良生存率。计算各系统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在三个系统内各分期无预后不良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系统、美国系统、WHO系统及CD4细胞分层对预后不良预测的AUC分别为0.649,0.740,0.763,0.641。结论三个系统及CD4细胞分层对HIV/AIDS抗病毒治疗6个月的预后均有预测价值,但WHO系统的价值较高。
梁飞立陈梅娟方敏周少云宋开星苏齐鉴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预后
润肺健脾补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润肺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重度、极重度肺燥阴伤、脾肾气虚兼挟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吸入舒利迭治疗,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
梁爱武谭玉萍农田泉杨益宝冯原苏齐鉴梁青莲唐兰蔓梁秀群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极重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