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贵
- 作品数:55 被引量:39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新型锚杆在巷道支护中的适应性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运用锚杆支护原理 ,对几种新型锚杆从技术特性、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新型锚杆的优点与适应性。通过工程实例 ,证明其在煤矿巷道支护中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 李彦斌苏学贵
- 关键词:锚杆支护巷道支护
- 特厚煤层巷道锚杆锚索预紧力对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以金地煤业特厚煤层为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分析研究了预紧力对特厚煤层巷道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锚杆预紧力增加可有效减少顶板浅部围岩离层,锚索预紧力的增加可使顶板浅部孤立的组合梁与深部承载拱有效耦合,合理施加锚索预紧力可使锚杆组合梁的承载能力提高113.74%;对于特厚煤层巷道,锚杆预紧力合理取值为60 kN,锚索为150 kN;预紧力过小时无法在顶板上方形成稳定的拱-梁承载结构,过大时则容易造成锚杆、锚索失效或破坏,造成结构失稳。工程实测表明,合理的预紧力可使巷道支护结构稳定,支护效果良好。
- 张锁苏学贵杨宗一杜献杰王堂张赞
- 关键词:特厚煤层巷道稳定性巷道支护锚杆支护锚索支护
- 基于巷道肩部破坏特征分析的围岩稳定性控制被引量:4
- 2015年
- 通过相似模拟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特厚复合顶板巷道肩部破坏特征,得到以下结论:裂隙首先在肩部煤层与泥岩交界面产生,并沿肩部锚固区边缘向围岩深部发展,并在帮顶形成片帮,最终造成顶板整体垮落;随埋深和构造应力的增加,肩部薄状砂岩塑性区发展最快,是巷道稳定性控制的关键部位;边锚索合理距帮距为650~800 mm,合理倾角20°~30°,边锚杆合理倾角10°~20°。
- 杜献杰苏学贵原鸿鹄李本奎张锁杨宗一
- 关键词:数值模拟围岩控制锚杆支护
- 锚固材料高温拉拔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 一种锚固材料高温拉拔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将锚固材料填充于锚杆与模拟钻孔钢管间构成被测试件,并将所述被测试件置于0~1000℃的加热保温装置中足以使被测试件通过足够长的传力杆及其液压加载装置对所述锚杆进行施力拉拔,实...
- 苏学贵杜献杰苏蕾李本奎原鸿鹄张锁杨宗一
- 采区矿压观测与来压规律探讨被引量:10
- 1996年
- 采区矿压观测与来压规律探讨山西矿业学院苏学贵李彦斌1概述刘家梁矿井田内主要有5层可采煤层,即2#上、2#下、3#、5#及6#煤层。基中2#上和2#下为两个自然分层,为主采煤层,矿井设计能力150万t/a.为搞清2#煤层开采的矿压规律,我们对2124-...
- 苏学贵李彦斌
- 关键词:煤矿采区矿压观测矿山压力
- 高温下树脂锚固材料锚固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树脂锚固材料在煤矿巷道支护与结构加固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高温下,其会热解,影响材料的锚固性能。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实验室实验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材料的锚固机理以及高温对树脂锚固材料锚固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20℃~2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锚固力逐渐增大,20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较常温增加40%左右,之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树脂锚杆的垂直位移明显增大,锚固材料的锚固力明显降低,直至完全破坏;在相同外载荷下,不同温度的环境中,锚固体的应力状态也不同。
- 郝佩苏学贵刘强段振雄张斌
- 关键词:锚固性能应力状态
- 高温下树脂锚固材料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实验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树脂锚固材料广泛应用于煤矿巷道支护与结构加固等。但其高温下具有热解特性,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显微CT、电镜扫描及高温力学性能实验等手段,对加温(20~600℃)过程中树脂锚固材料内部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及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1 CT分析表明:锚固材料固化后常温下平均灰度5.68;350~500℃平均灰度衰减20.7%,孔隙团数量增幅47.5%,孔隙团大小增幅达201.5%;树脂有机物衰减系数闽值区间为0.016 3~0.037 3,该区间物质的高温热解直接导致孔隙增加。2 SEM扫描显示:在20~200℃锚固材料内部随着树脂固化反应充分而变得致密,350℃以后树脂体分解炭化加剧,锚固材料松散。3高温力学实验表明:200℃时锚固材料强度达到峰值,较常温增幅32%;350℃后强度衰减加剧,600℃时强度较常温衰减98%。
- 苏学贵杜献杰苏蕾王梅原鸿鹄李本奎
- 关键词:细观结构高温力学性能
- 受掘进扰动影响的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被引量:13
- 2020年
- 龙泉煤矿胶带大巷受回风大巷掘进扰动影响变形严重,探明巷道间的扰动影响规律、优化巷道支护方案对稳定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尤为重要。采用原位实测、FLAC 3D数值分析及井下监测等方法,对掘进扰动影响的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数值分析和现场原位实测结果,提出了巷道支护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巷道较浅部围岩在扰动影响下裂隙增加、位移量增大;当巷道间距为45 m时巷道围岩基本不受扰动影响,间距为35 m时受扰动的影响较小;当巷道间距为25 m时巷道围岩受扰动的影响明显,左、右两帮的移近量比间距45 m时高出52.4%、22.0%,且左帮移近量高出右帮24.5%,而间距为15 m时巷道破坏严重;巷道间距由25 m增加到35 m可使围岩塑性区减小53.1%,但当巷道间距(25 m)不宜变化时,通过优化支护参数亦可使围岩塑性区减少45.6%,优化方案经工程应用验证既经济合理又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 张斌苏学贵段振雄常立宗王福周
- 关键词:煤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
- 影响锚喷支护质量的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目前锚喷支护技术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但在实际工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影响因素。从锚喷支护作用原理入手 ,对这些问题和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 李彦斌苏学贵
- 关键词:锚喷支护影响因素支护质量矿井支护
- 高应力区巷道支护结构采动破坏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高应力区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支护结构更易受采动影响而失稳破坏,而目前对巷道支护结构在采动过程中破坏演化特征的研究鲜有报道。针对双柳煤矿3316工作面地质特征,采用井下动态载荷实测、原位探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对3316抽采巷支护结构受采动影响破坏动态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采动对高应力区巷道支护结构动态载荷影响明显,采动影响增强系数达2.1~5.8,致使部分锚杆(索)达到屈服极限甚至发生破断,巷道围岩有失稳破坏风险。②采动应力增大引起围岩内部次生裂隙扩展,集中在0~2.44 m范围内,围岩裂隙受采动影响系数为1.92~2.54,围岩黏聚力减小,加速支护结构破坏,导致巷道变形加剧。③采动对支护结构破坏影响具有显著的时效特性,工作面超过测点10~70 m处支护结构受力受采动影响最明显,且两帮支护结构受力具有非对称性。通过优化锚杆强度、锚索直径及间排距等关键支护参数,可有效提高支护强度,巷道顶板变形量为146 mm,较优化前减少了71.7%,实现了巷道围岩稳定控制。
- 常立宗苏学贵杜献杰杨朋博郭毛毛
- 关键词:煤炭开采围岩控制巷道支护采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