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梁波

作品数:22 被引量:126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行政
  • 9篇行政学
  • 5篇行政学研究
  • 4篇政府
  • 3篇学科
  • 3篇公务
  • 3篇公务员
  • 2篇地方政府
  • 2篇青年论坛
  • 2篇逻辑
  • 2篇考试
  • 2篇考试制度
  • 2篇绩效
  • 2篇绩效评估
  • 2篇绩效评估研究
  • 2篇绩效研究
  • 2篇公共管理
  • 2篇公共治理
  • 2篇公务员考试
  • 2篇公务员考试制...

机构

  • 21篇甘肃行政学院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共江苏省委...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北京天则经济...
  • 1篇中国法学会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1篇罗梁波
  • 2篇尚虎平
  • 1篇张曙光
  • 1篇沈开举
  • 1篇陶然
  • 1篇党国英
  • 1篇石玉亭
  • 1篇张千帆
  • 1篇赵光勇
  • 1篇王卫国
  • 1篇蔡继明
  • 1篇宋洪远
  • 1篇盛洪
  • 1篇赵农
  • 1篇杨俊锋
  • 1篇徐怡

传媒

  • 11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行政论坛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黎明职业大学...
  • 1篇评价与管理
  • 1篇中国高校社会...
  • 1篇“建设服务型...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美行政学本土化路径:基于研究方式的再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方式与政治和行政实践的对接,是行政学本土化路径的要义所在。在研究方式上,美国有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基础的技术路径和以后官僚主义为基础的价值路径,而中国有政治学路径和管理学路径。中国行政学本土化研究路径和学术体系的未来发展,需要运用复合理性的系统思维,在网络化治理的技术基础上,在行政的中国场景、专业场景和未来场景中,在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中,在科学和价值的交互融合格局中,在网络化时代和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叠加场景中,进行准确的认知和实践。
罗梁波罗梁波
论学科发展的逻辑起点——探寻行政学的“阿基米德”支点(一)
2008年
罗梁波
关键词:社会学科阿基米德行政学逻辑
新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科转型——公共治理青年论坛岳麓山倡议被引量:5
2018年
本文是对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岳麓山圆桌论坛之述评,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科转型。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基本矛盾也发生变化,公共管理学科应该适应时代的潮流。对此,青年学者们在论坛中探讨了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的转型走向、公共管理学科的边界界定与否、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公共管理学科的未来场景四个主题内容。论坛认为学科转型应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完善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涵和转型定位;第二,公共管理学科的边界界定应体现出包容性;第三,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备学术担当与学科关怀;第四,公共管理学科的未来场景思考是要以定性研究的回归来反思量化研究的未来,以期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展望未来研究,公共管理学科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以方法和思想为依托,以田野和调查为基础,切入公共管理生产,嵌入公共管理理论,体现公共管理学科关怀和新时代使命,未来公共管理学科的转型走向必然是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化,经验实证的科学和人文的关怀结合。
于小强罗梁波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学科边界学科定位
行政学基石范畴的谱系被引量:12
2019年
从学科基本问题及其元概念出发,本文在内容和形式的理性框架内来梳理和界定行政学基石范畴的谱系。行政质料范畴是政治性、统治性、公共性和管理属性的四位一体,学科在内容合理性上形成齐整匹配的理性格局,需要正视行政之于统治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促使政治性视野回归,准确定位公共性的坐标,引领技术性向社会工程管理发展。形式基石范畴是基本属性、客体对象、目标和治理方式等概念,纯粹的行政以责任为本位,以制度性为基本属性,以有序为目标,治理方式向网络化治理转换。
罗梁波
关键词:行政学研究学科范畴谱系
对行政学和绩效研究基本面的反思与展望
笔者对行政学和绩效研究基本面的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政学理论范式发展的普适性和认同危机,重要根源在于研究方法,从"名"与"实"角度考量,行政学研究忽视了形式的合理化、普适性问题;在行政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
罗梁波尚虎平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文献传递
行政学的主体假设被引量:3
2010年
主体假设包括了对主体内涵外延、本质特征及功能关系结构等各项假设性规定的界定,这正是各个学科研究视野角度和出发点之一,通过形式的纯粹化分析建立行政主体假设认识和把握行政学,对行政学科理论的建构和其逻辑发展的脉络具有指导意义。最理想的行政主体假设是人格性、组织性和制度性三个方面的汇合点。本文采用纯粹化形式的理想类型概念"制度人"来设定和代表行政主体;制度性与人格性的统一是主体界定的理论核心;行政及行政主体的基本属性在于制度性;首要目标是实现有序的管理秩序。
罗梁波
关键词:行政学研究行政道德行政伦理
分析框架:宏观理论与微观经验的连接被引量:1
2009年
拙刊本期刊稿只有两篇文章属于单纯的理论研究,分别是刘天旭副教授、范风华的“论抽象性治理——对政府治理失灵的一个概括”和黄学贤教授、齐建东的“试论公民参与权的法律保障”。象征性治理是刘天旭副教授(一作)对政府治理失灵乃至治理失败的一个初步概括,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黄学贤教授(一作)认为当前我同公民参与权保障还存在宪法保障不足、缺乏刚性机制、
罗梁波
关键词:政府治理法律保障视觉冲击力宪法保障
行政学研究:诉于反思,归于原创被引量:1
2007年
罗梁波
关键词:行政学研究西方行政学中国行政学原创性
对行政学和绩效研究基本面的反思与展望
笔者对行政学和绩效研究基本面的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行政学理论范式发展的普适性和认同危机,重要根源在于研究方法,从"名"与"实"角度考量,行政学研究忽视了形式的合理化、普适性问题;在行政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
罗梁波尚虎平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文献传递
构建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和管理体制
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规范和提高了公务员职业的准入门槛,但考试的公开性、平等性、竞争性、公信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欠缺,公务员考试制度亟待完善统一。建设相对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应走出“多头管理”的困境,将公务员考试组织、管理和监...
罗梁波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制度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