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家伦

作品数:23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安徽省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肿瘤
  • 8篇显像
  • 5篇心肌
  • 5篇放射性
  • 4篇蛋白
  • 4篇心肌灌注
  • 4篇心肌灌注显像
  • 4篇造影
  • 4篇腺肿瘤
  • 4篇腺苷
  • 4篇腺苷负荷
  • 4篇冠状
  • 4篇灌注显像
  • 3篇动脉
  • 3篇心脏
  • 3篇血清
  • 3篇转移癌
  • 3篇脱氧
  • 3篇脱氧葡萄糖
  • 3篇冠状动脉

机构

  • 20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罗家伦
  • 18篇徐慧琴
  • 7篇赵学峰
  • 5篇何延辉
  • 5篇汪会
  • 3篇金问森
  • 3篇岳峤
  • 3篇薛杨央
  • 3篇刘功传
  • 3篇郝加虎
  • 2篇薛央扬
  • 2篇司宏伟
  • 1篇张丹
  • 1篇唐虹
  • 1篇王爱玲
  • 1篇王齐富
  • 1篇肖亮
  • 1篇余长亮
  • 1篇王雪梅
  • 1篇徐岩

传媒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放射免疫学杂...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第四届全国核...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5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5/)IUdR对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掺入率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时间和不同放射性浓度对~/(125/)IUdR在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中掺入数量的影响。 方法: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培养液中加入5-FUdR共同培养1小时后,加入相同和不同...
罗家伦
文献传递
腺苷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确诊或临床疑诊冠心病老年患者≥65(71±5)岁,行腺苷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腺苷注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腺苷负荷心电图检查和非门控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作为诊断标准,腺苷负荷G-MPI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7.5%(28/32),特异性为80%(12/15),准确性为85.1%(40/47),明显高于腺苷负荷心电图(P<0.05),高于非门控心肌灌注显像(MPI)(P>0.05),结合腺苷负荷门控定量分析软件可提高老年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47例腺苷负荷试验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8%,但症状均轻微,无l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腺苷负荷G-MPI较腺苷负荷心电图诊断老年冠心病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徐慧琴罗家伦赵学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腺苷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心脏功能试验
PSA、PSAD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前列腺癌患者(48例)和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血清PSA含量,同时利用B超测定每个病人的前列腺体积,计算出PSAD,将病人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组PSA和PSAD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1)。前列腺癌组病人PSAD≥0.15比例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结论:PSA和PSAD可提高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罗家伦刘功传徐慧琴程光华郝加虎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密度
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的临床意义
2001年
罗家伦刘功传
关键词:心肌梗塞
^(18)F-FDG PET/CT在肝转移癌及其原发灶和肝外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肝转移癌及其原发灶和肝外转移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肝转移癌的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对肝转移病灶、原发肿瘤病灶及肝外转移病灶进行图像分析,并分别测量其SUVmax值。结果 61例肝转移癌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肝转移灶为阳性者58例(阳性率为95.1%),SUVmax值为3.2~16.0(平均5.1);47例(77.1%)为肝内多发病灶,同机CT平扫中58例(95.1%)病灶表现为稍低或低密度。原发肿瘤中胃肠道恶性肿瘤占50.8%,肺癌占24.6%;但不同原发肿瘤的肝转移灶的SUVmax值并无统计学差异。80.3%肝转移患者同时伴有肝外转移,其中胃肠道肿瘤中29%患者仅有肝转移,而肺癌则全部同时伴有肝外转移。结论 18F-FDG PET/CT在诊断肝转移癌、寻找原发灶及肝外转移灶中具有重要价值;肝转移癌多来源于消化道肿瘤及肺癌,常为多发病灶,并多同时伴有其他转移。
罗家伦徐慧琴黄薇园薛央扬王雪梅
关键词:转移性肝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急性重度肝损伤一例
2011年
患者女,46岁。2009年3月在外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予丙硫氧嘧啶(PTU)治疗1年,1月余前出现"巩膜黄染、尿黄",外院查黄疸升高,住院予停PTU、保肝、退黄等治疗,无好转,2010年4月4日转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罗家伦徐慧琴何延辉
关键词:功能亢进甲状腺内分泌腺药物性肝损伤
神经胶质瘤的核素治疗(文献综述)被引量:3
2003年
罗家伦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核素治疗放射性治疗间质内放疗内照射
18F-FDG PET/CT对肿瘤乏氧显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兔VX2肺移植瘤F-FDG标准化摄取值(SUV)与GLUT-1及HIF-1α表达的相关性,评价F-FDG PET/CT对肿瘤乏氧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建立16只兔VX2肺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生长第5W、6W、7W...
余文静徐慧琴罗家伦汪会薛杨央何延辉赵学峰岳峤
关键词:葡萄糖转运蛋白-1乏氧诱导因子-1Α脱氧葡萄糖乏氧显像
文献传递
腹腔多发恶性卵黄囊瘤1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男性,29岁,因腹胀、腹痛伴便秘2个月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腹软,右上腹压痛(+),移动性浊音(+),Murphy's征(+)。血清学检查:低蛋白血症,血清AFP正常。增强CT显示,腹盆腔多发大小不等混杂密度影,最大者约12.7 cm×10.1 cm×8.6 cm,边界尚清,大部分为囊性不均匀低密度灶,实性部分呈渐进式、不均匀明显强化,其内见迂曲的血管,考虑为腹腔恶性间皮瘤(图1)。PET-CT检查显示,左中腹部及盆腔内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代谢增高,SUVmax分别为5.0和8.9(图2)。行腹腔探查+腹腔肿瘤减瘤术+大网膜切除术,术中见上腹部直径约15 cm质硬肿块,包膜完整,来源于大网膜,另见盆腔内直径约20 cm质硬包块,与腹壁及肠管粘连紧密,肠道及系膜间大量串珠样小瘤体。
罗家伦徐慧琴徐洪海张丹
关键词:卵黄囊瘤甲胎蛋白PET-CT
肌肉转移癌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肌肉转移癌(MMs)的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原发肿瘤来源及转移频率、不同肿瘤的常见肌肉转移部位。方法对行^(18)F-FDG PET/CT检查并最终诊断为MMs的103例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肌肉转移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分析MMs的原发肿瘤来源及常见累及部位。统计同期检查的与MMs原发肿瘤同类型的肿瘤患者总人数,分析各原发肿瘤肌肉转移的发生频率及常见转移部位。结果 5 195例肿瘤患者中有103例患者伴有肌肉转移,^(18)F-FDG PET/CT共检出MMs病灶206处,平均SUV_(max)为8.0±4.7(2.2~24.4),不同原发肿瘤及不同部位的MMs病灶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同机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仅检出肌肉转移灶62处(30.1%)。103例MMs患者中95例(92.2%)同时伴肌肉外其他组织及脏器转移,有8例(7.8%)患者仅发生肌肉转移。MMs的原发肿瘤以肺癌(37.9%)、结直肠癌(9.7%)、宫颈癌(7.8%)和乳腺癌(7.8%)最为常见,而肾癌(6.12%)、宫颈癌(5.67%)和胰腺癌(5.56%)发生肌肉转移的频率最高。MMs最常累及的部位是椎旁肌肉(31.1%)、四肢肌肉(20.9%)、臀部肌肉(13.6%)和胸壁肌肉(10.7%),单个肌肉中以竖脊肌(14.1%)和腰大肌(13.1%)累及频率最高。不同肿瘤常见的肌肉转移部位不同,其中肺癌最常肌肉转移部位是四肢肌肉(33.3%),结直肠癌(40%)和宫颈癌(54.5%)最常肌肉转移部位是腰大肌,乳腺癌最常肌肉转移部位是胸大小肌(90%)。结论 MMs病灶在PET/CT检查中均表现为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MMs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最常见转移部位是椎旁肌肉群,特别是竖脊肌;不同原发肿瘤表现出不同的MMs发生频率和转移部位,肌肉转移频率最高的是肾癌。少数病例可发生单纯的肌肉转移。
罗家伦徐慧琴汪会何延辉赵学峰薛杨央余文静
关键词:恶性肿瘤肌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