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癫癎持续状态致双侧股骨颈骨折1例报告
- 2011年
- 现报告1例癫癎持续状态致双侧股骨颈骨折如下。
1病例 男,30岁。因"意识不清,抽搐1h"于2010年2月25日入院。1h前乘车时,家属发现坐在副驾驶座位上正在打手机的患者将手机掉落了下来,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下肢伸直,双上肢屈曲,后出现抽动,患者身体挺直斜靠着副驾驶座位。
- 程新旺王文红王雪松
- 关键词:双侧股骨颈骨折意识不清牙关紧闭双下肢双上肢
- 谷氨酰胺对昏迷卒中患者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观察谷氨酰胺(Gln)对急性昏迷卒中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探讨Gin对危重卒中昏迷患者脑保护的机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本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48例,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 王雪松臧大维王文红程新旺
- 关键词:谷氨酰胺昏迷热休克蛋白70卒中
- 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遗忘型MCI患者海马旁回DTI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通过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干预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观察其对本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入选的27位aMCI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13人)与对照组(14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在入组时及入组后1年开始口服多奈哌齐,持续服用3年。所有受试者在入组时的基线状态及其后的3年里每年行头颅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检查,测量其海马旁回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两组患者测得的FA值在基线状态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3年与基线状态时相比,均出现了显著下降(P﹤0.001)。对照组测得的FA值在第2年的观察点相对于实验组就出现显著性下降加快(PL=0.023;PR=0.005)。结论及早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aMCI,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
- 程新旺刘建民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胆碱酯酶抑制剂扩散张量成像
- 量表在癫癇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4年
- 周东程新旺耿嘉
- 关键词:量表癫痫心理测量
- 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新诊断小儿癫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对新诊断小儿癫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新诊断小儿癫痫患者,给予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起始剂量0.5mg/(kg·d),每周增加0.5mg/kg,至第4周加至目标剂量4.0~5.0mg/(kg·d),分2次口服。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疗效。结果:80例患儿中完全控制31例,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5%。病程≤1年患儿的疗效好于≥6年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发作类型中以强直阵挛发作疗效最佳,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以皮疹、头痛、嗜睡较为多见,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日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出现率低,是治疗小儿癫日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 程新旺冯占辉
- 关键词:抗惊厥药三嗪类
- 以周围神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3
- 2013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农民,因"双下肢疼痛2月,加重伴双下肢无力1月"于2012年3月13日住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行走困难,症状逐渐加重,约1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近端为主,无力抬举,在外院行头部MRI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未作特殊处理,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主动或被动活动下肢,均有疼痛,不敢行走,疼痛也逐渐累及上肢,无肢体麻木,
- 程新旺郭洁汪志云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害干燥综合征首发表现双下肢疼痛双下肢无力头部MRI
- 癫持续状态继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一例被引量:2
- 2006年
- 袁强程新旺
- 关键词: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强直一阵挛发作发作性抽搐继发四肢抽搐漏服药物
- 多药耐药基因RNAi重组腺病毒构建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构建抑制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RNAi腺病毒载体,探讨基因治疗改善癫痫多重耐药现象的可行性。方法根据大鼠MDR1基因序列,选择3个19nt的靶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66nt含编码短发夹RNA(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构建pSIREN-shuttle-MDR1重组质粒,测序分析正确后转染通过马桑内酯诱导的已表达多重耐药蛋白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通过RT-PCR法测定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量,判断所设计的3条DNA序列对于P-gp表达的抑制作用。选择抑制效率最高的1个重组质粒,将其中的MDR1 shRNA表达结构酶切后插入腺病毒载体pAdeno-X,构建的pAdeno-MDR1经Pac1酶切后与脂质体共转染HEK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扩增纯化,所得病毒液作酶切电泳及测序分析正确后再转染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模型。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转染前后星形胶质细胞模型的MDR1及P-gp表达量。结果重组质粒及pAdeno-MDR1病毒经PCR、酶切、测序分析证实构建正确。病毒滴度为6×109pfu/mL。重组腺病毒转染星形胶质细胞后MDR1及P-gp表达量减少,干扰效率接近100%。结论成功构建针对大鼠MDR1基因的RNAi腺病毒载体,并通过体外实验证实其对大鼠MDR1基因的高效抑制作用。为进一步探索难治性癫痫的多药耐药机制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陈蕾冯培民杨天华田林郁程新旺周东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RNA干扰腺病毒
- 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认知功能
- 2014年
- 人在衰老的过程中,常会逐渐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执行、语言等认知功能的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遗忘型和非遗忘型,前者常被认为是向阿尔茨海默病过渡的阶段,后者也常发展成其他类型的痴呆。
- 程新旺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养血清脑颗粒日常生活能力阿尔茨海默病遗忘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多奈哌齐对AD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学异常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学异常的影响。方法将3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应用多奈哌齐,实验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共服药12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分,评价其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学异常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16.33±4.44)、(18.78±4.96)分,NPI评分分别为(25.39±8.72)、(15.11±7.42)分;实验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分别为(14.47±3.95)、(17.32±4.18)分,NPI评分分别为(26.44±9.65)、(12.67±6.35)分。两组治疗后治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实验组NPI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行为学的异常。
- 程新旺臧大维
-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多奈哌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