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春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哲学宗教 更多>>
让高校成为大学招生录取的主体 被引量:16 2018年 "新"高考制度和"旧"高考制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招生录取中的主体性作用,从被动录取转向主动招生,使高校的招生录取标准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中发挥正向引导功能。如果高校招生机构不能或无法转化职能,仍然完全根据分数录取学生,将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目前的"应试训练"和"分分计较"格局,非但不能根治改革之前的痼疾,反而可能由于等级赋分、多重计算方式的转换比较以及等值等诸多复杂问题的介入而引发更多的问题。反之,如果高校招生机构能够根据新高考制度的要求转化职能,把"两依据,一参考"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则有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目前在改革试点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趋利避害型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秦春华关键词:招生录取 立德树人 炒作“状元”之风当休矣 2018年 2018年高考录取大幕开启,高考'状元'以及他们是被北大还是清华录取,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重申,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禁令已发,言犹在耳,是到了彻底医治这一顽疾的时候了。有人要炒作高考状元,首先要知道这些状元姓甚名谁;高校要竞拍高考状元,也要明确标的物在哪儿。近年来,广东、山东。 秦春华关键词:高考状元 高考制度 别把学校当企业管 2018年 曾有人把学校比作企业, 说培养学生就像来料加工. 这个比喻很形象, 却是错误的, 它会误导我们对学校的认识. 学校不是也不应该是企业, 如果我们把学校办成了企业, 也许会取得经济效益上的成功, 却可能意味着教育的失败. 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学校看上去却越来越像一个企业, 而且是一个缺乏远大理想的企业. 秦春华关键词:学校管理 校长 教育事业 教育发展 经济体制变迁中的财政职能研究 秦春华关键词:公共财政 经济体制 政府职能 财政职能 财政压力 别把学校当企业管 2018年 曾有人把学校比作企业,培养学生就像来料加工.这个比喻很形象,却是错误的,它会误导我们对学校的认识.学校不是也不应该是企业,如果我们把学校办成了企业,也许会取得经济效益上的成功,却可能意味着教育的失败.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校看上去越来越像一个企业,而且是一个缺乏远大理想的企业. 秦春华关键词:来料加工 校办 教育 什么是大学招生的专业化 被引量:3 2017年 从美国访学归来,一位教育界的前辈问我,中美顶尖大学在招生上的最大差别是什么?我回答了四个字:专业能力.老先生沉默良久,拍着我的肩膀缓缓地说:“任重道远啊!” 秦春华关键词:招生 教育界 经济体制变迁中的财政职能研究-一个财政压力视角的分析框架 秦春华关键词:财政压力 财政职能 政府职能 经济体制变迁 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请不要把学校当成企业办 2018年 现实生活中,一些学校看上去越来越像企业,而且是一些缺乏远大理想的企业。学校不是也不应该是企业,如果我们把学校办成了企业,也许会取得经济效益上的成功,却可能意味着教育的失败。如果社会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质量进而衡量学校质量,如果学校根据这个标准去努力提高学生质量进而提升学校质量,那么学校的产品其实不是学生,而是考试分数。如果是这样,我们不是在办教育, 秦春华关键词:考试成绩 为什么上大学 2021年 【专家视角】今年高考前夕,一段高三学生的演讲火遍全网,特别是其中一句“我就是一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拱了城里的白菜”更是引起巨大争议。对其同情、维护者有之,围攻、反对者亦有之。我无意加入这场爭论,但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倒是引起我的浓厚兴趣:为什么要上大学?按照那位同学的说法,上大学是为了“改命”——高考改变命运。 秦春华关键词:高三学生 高考 立志 美国大学招生的变与不变 2018年 源于人们对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期待,美国大学招生的'整体性评价制度'受到关注。去年,美国高中联盟还推出了全新的高中评价体系,该体系不看分数不评级,而是持续追踪记录、评估学生的8项能力。这种变化是否会终结SAT、ACT等'美国高考',其将为美国高校的招生带来怎样的变化?美国顶尖私立高中组成的MTC联盟,去年5月推出A New Model(美国高中创新评价体系),希望借助最新的互联网技术,通过真实记录学生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弱化标准化考试分数,强化学生能力素养评估,颠覆传统的评价模式。 秦春华关键词:大学招生 学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