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宏

作品数:23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肝炎
  • 4篇肝癌
  • 4篇病毒
  • 4篇传染
  • 4篇传染病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
  • 3篇发病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多聚
  • 2篇多聚酶
  • 2篇多聚酶链反应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栓塞
  • 2篇年龄
  • 2篇染病

机构

  • 20篇北华大学

作者

  • 20篇石宏
  • 9篇郝大林
  • 5篇孔祥敏
  • 5篇孙成学
  • 3篇岳希全
  • 3篇马振华
  • 1篇范建华
  • 1篇王瑶
  • 1篇孙亚臣
  • 1篇王惠
  • 1篇刘汉菊
  • 1篇丛培俊
  • 1篇周珊珊
  • 1篇杨力芳

传媒

  • 6篇北华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丁型肝炎标志的检测
2002年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情况。方法 对30例肝癌和40例肝硬化患者HBV复制标记和HDV感染标志的检测。结果 慢性肝病患者中HDV感染率为17.4%,肝癌患者HDV检出率低于肝硬化患者,在HBV复制阳性组中HDV检出率为3.33%,阴性组为2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DV感染抑制了HBV的复制,通过检测发现肝硬化病情加重的原因与HBV活跃复制及HDV重叠感染有关,而肝癌病情恶化与HBV复制活跃及HDV重叠感染关系不大。
石宏
关键词:肝硬化肝癌HBV复制HDV感染
联合检测外周血中AFPmRNA和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外周血中AFPmRNA情况。探讨外周血中AFPmRNA和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联合诊断及在高危人群普查中的作用,为HCC诊断及普查提供一种新的敏感、特异、简单快捷的方法。方法采用巢式RT-PCR法对25例HCC患者,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健康人各30例以及肝外恶性肿瘤10例的外周血AFPmRNA情况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各组相应的AFP浓度和HCC患者血清HBsAg表达情况。结果(1)外周血AFPmRNA检查:25例HCC患者中19例存在AFPmRNA,阳性率为76%,其余各组均未检出AFPmRNA,特异性100%;(2)血清AFP水平检测:25例HCC患者中有16例存在AFP阳性,阳性率64%,其余各组有5例检出AFP阳性。(3)HCC血清HBsAg检测:HBsAg阳性的16例HCC患者中15例检出AFPmRNA,而9例HBsAg阴性的HCC患者中仅4例检测出AFPmRNA。HBsAg与外周血中AFPmRNA阳性检出率有相关性。结论外周血AFPmR-NA联合血清AFP检测,可以有效提高HCC诊断,为联合检测诊断HCC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可以用于HCC高危人群的普查及筛选。
石宏马振华郝大林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外周血
T细胞亚群,活化T细胞分析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石宏郝大林岳希全孙成学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T细胞亚群自然疫源性疾病活化病毒感染发病机制
胃癌发生发展中DNA倍体分析与Fas表达的临床价值
2008年
目的研究DNA倍体分析与Fas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二者关系。从定量病理学、临床免疫学角度探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CM对四种病变组织经胃镜采取的活检胃粘膜组织(经病理诊断)进行DNA倍体和FAS表达检测。结果(1)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和胃癌DNA异倍体率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轻度不典型增生(P<0.01);(2)胃癌DI值显著高于慢性炎症和不典型增生(P<0.01);四种病变DI值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轻度不典型增生显著高于慢性炎症(P<0.05)。(3)在无异倍体标本中,胃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S期、G2+S期比率与慢性炎症相有显著差异(P<0.01);各型病变与正常胃黏膜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4)四种胃黏膜病变的Fas表达率由慢性炎症—轻度增生—中、重度增生—胃癌递减;胃癌组与其他四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及P<0.05)。DI值高者其Fas表达率下降(r=-0.43),二者具有负相关性。结论从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癌过程中,异倍体出现率递增,Fas表达率递减,S期,G2+S期比例递增,DI值增高。DNA倍体分析与Fas表达有相关性。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预后估计及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石宏马振华王瑶
关键词:FAS胃癌流式细胞仪
急性淤胆型肝炎6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淤胆型肝炎发病年龄较大,女性多于男性,均有黄疸,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表现,治疗难度大,病程长,有慢性化趋势.
石宏邓颖
关键词:急性淤胆型肝炎黄疸慢性化发病年龄发病机理
乙肝特异转移因子治疗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2001年
用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HBV-TF)治疗急性乙型肝炎50例,对照组50例用安慰剂,采用双育随机试验,治疗后,治疗组HBsAg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49/50和48/50,而对照组仅为34/50和16/50,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石宏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HBSAGHBEAG
156例手足口病诊治分析
2011年
[目的]对2010年某院收治的156例手足口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总结,为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院2010年全年收治的156例手足口患儿进行调查,总结其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转归。[结果]手足口病高发期为春夏季,1~3岁为好发人群,男女比例为1.6︰1,肠道病毒71及柯萨奇病毒A16为发病主要病原体。以发热及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部分患儿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预后一般良好。[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需注意严重的并发症。
孙成学郝大林孔祥敏石宏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恶性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组观察病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d、7d、3周及6周时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d及术后7d的ALT,TBIL,DBIL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余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后短期内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肝功能有较大影响,在治疗后要注意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
范建华石宏
关键词:肝恶性肿瘤肝功能
传染病学临床教学改革的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目前,传染病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传染病临床教学,培养新一代的医学人才,始终是传染病防控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传染病的疾病谱变化以及收容病例的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或传染科医护工作者成为重要的教学力量。我院长期以来一直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临床教学工作。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识到,规范教学管理工作,增强传染病学的教学意识,加强学生的法律法规学习,完善医德医风教育,
郝大林孔祥敏石宏
关键词:临床教学改革传染病学临床医学生临床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医德医风教育
熊去氧胆酸胶囊在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2016年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的胆汁淤积性耵:病患者,肝脏生化指标和细胞网子治疗后的变化特点。方法将50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鹱础上加服熊去氧胆酸胶囊0.25g/次,每日三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于扰索-γ(IFN-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L清ALT、AST、TBiL、DBiL、7-GGT、ALP、TNF-α、IL-4、IL-6、IFN~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DBiL、7-GGT、ALL、TNF-α、IFN7与治疗前相比较前下降,IL-4、IL-6水平较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烈细胞因子水平下降,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4、IL-6水平升高,TNF-α、IFN-γ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淤胴删肝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h1型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释放,及刺激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6的释放有关。熊去氧腱酸胶囊对腿汁淤积性肝病患者有-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马振华孙成学都大林石宏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胶囊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