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香
- 作品数:74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5项微量蛋白测定分析
- 2000年
- 王菊香杨青温怀凯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儿童尿液微量蛋白
- 特治星在化疗后肝损害合并粒细胞减少继发感染患儿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评价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恶性肿瘤患儿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合并粒细胞减少继发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比较。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化疗后有肝功能异常合并粒细胞减少继发感染患儿56例,随机分为特治星组(A组)29例和泰能组(B组)27例,A组静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0mg/(kg·8h),B组静脉滴注泰能15mg/(kg·6h)。结果:A组82.7%(24/29)有效,B组92.5%(25/27)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6.89%(2/29),B组为3.70%(1/2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特治星治疗儿童粒细胞减少继发感染疗效好,耐受性好。
- 周海霞李原阮积晨钱江潮王菊香章佳珠
- 关键词:肝功能异常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内源性一氧化碳动态检测意义
- 2009年
- 目的了解单独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一氧化碳(CO)动态变化。方法应用Chalmers血红蛋白结合法及联二亚硫酸盐还原法检测了24例正常儿童,22例ALL患儿在化疗前、化疗中、缓解后以及长期缓解期血浆一氧化碳水平。结果ALL患儿化疗前血浆一氧化碳浓度为(1.98±0.26)mg/L,较正常儿童的(1.09±0.15)mg/L为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化疗中一氧化碳浓度(2.01±0.18)mg/L,缓解后(1.96±0.22)mg/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长期缓解患儿血浆一氧化碳浓度为(1.10±0.16)m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白血病化疗可使体内产生过量的一氧化碳,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会逐渐消失。
- 王菊香朱新波李原阮积晨钱江潮周海霞曾炜炜黄珍方希敏
- 关键词:一氧化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
- 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对HL-60细胞分化作用的初探
- 目的探讨正常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分为2组:HL-60细胞单独培养组(对照组)、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和HL-60细胞共同培养组(处理组...
- 方希敏李原钱江潮周海霞王菊香曾炜炜徐霞
- 关键词:细胞分化骨髓基质细胞HL-60
- 文献传递
- 2001~2007年温州市育英儿童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温州市育英儿童医院最近7年来住院死亡儿童的年龄分布、死亡原因及构成比。方法:对2001~2007年住院的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7年我院住院总死亡数为343例,其中新生儿死亡人数最多,共134例,占总死亡人数的39.07%;其次为1岁以下婴儿,死亡率占各年龄组死亡总数的25.36%。年龄越小,死亡人数相对越多。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儿期,年龄越小感染所致的死亡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降低小儿病死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健康教育和围产期保健,预防感染、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 方希敏李原钱江潮周海霞王菊香曾炜炜徐霞
- 关键词:儿童死因年龄
- 强烈化疗与急性白血病患儿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强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 0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强烈化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TH)的水平,并以2 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结果 完全缓解(CR)后的AL患儿,强烈化疗后总甲状腺素(TT4 )和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明显低于强烈化疗前及健康对照组(P <0.0 0 1 ) ,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强烈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 >0.0 5 )。结论 强烈化疗可引起AL患儿TH水平的变化,且此变化可反映强烈化疗后患儿的全身状况。
- 王菊香钱江潮周海霞李原阮积晨章佳珠
- 关键词: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白血病患儿强烈化疗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清甲状腺激素总甲状腺素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相关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 早期联合、强烈化疗是提高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长期无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化疗强度的提高,治疗相关并发症亦相应增多。我院近10年共有162例ALL患儿接受化学治疗,现将治疗过程中严重并发症加以总结,以提高认识。
- 李原王菊香钱江潮周海霞阮积晨章佳珠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并发症化疗后缓解后治疗
- 文献传递
-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LDH及IL-10的变化及意义
- 目的急性白血病(AL)以造血干、祖细胞基因突变出现恶性增生为特征,这类细胞具有肿瘤细胞的特性,可表达LDH,白血病细胞负荷过高,患者血清内LDH水平升高。白血病的发生、发展除与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增殖外,还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
- 周海霞钱江潮王菊香阮积晨李原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IL-10白血病细胞LDH
-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内源性一氧化碳、糖皮质激素的关系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内源性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环磷鸟苷(cGMP)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锡原卟啉(SnPP)对其的治疗前景。【方法】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鼠模型和锡原卟啉治疗模型。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生大鼠HIBD后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和GC含量,放免法检测脑cGMP水平,并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HIBD组在2、12、24 h GC含量、COHb及cGM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SnPP组COHb含量及cGMP水平明显低于HIBD组(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病理改变显示HIBD组呈重度改变,SnPP组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HIBD后GC、CO和cGMP明显增高;而SnPP可抑制CO活性,使CO和cGMP水平下降,减轻脑损伤,表明GC、CO、cGMP系统在缺氧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 朱新波王菊香
- 关键词:一氧化碳脑缺氧脑缺血
- N末端脑利钠肽原在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 2010年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柔红霉素(DNR)等蒽环类药物在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临床上为了提高疗效,使用的剂量多较大.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着疗效的提高,药物诱发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从而限制了该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目前尚缺乏早期监测蒽环类药物治疗本病后出现亚临床心肌功能损害的指标.因此,寻找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指标则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力衰竭指南中,首次将血浆脑利钠肽(BNP)作为心力衰竭的判断指标[1].
- 王菊香朱新波张园海钱江潮周海霞曾炜炜黄珍方希敏徐霞李原
- 关键词:血浆脑利钠肽柔红霉素白血病患儿N末端欧洲心脏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