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川
- 作品数:96 被引量:612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TBM带式输送机出渣技术经济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高效的出渣系统是项目工期和成本策划的重要内容。结合TBM施工实践,对带式输送机出渣技术优势进行分析,总结目前隧道施工常用的5种带式输送机类型,对各类输送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TBM法隧道施工模型,对带式输送机出渣和有轨出渣的经济性进行比较,针对TBM带式输送机出渣提出思考和建议:(1)带式输送机应作为TBM法施工出渣首选设备;(2)将节能环保作为输送机设计的重要一环;(3)提高输送机智能化运维管理水平;(4)提高带式输送机关键部件的可靠性;(5)考虑特殊结构设计,提高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与工程的适应性。
- 杨银伟王宝友王立川王立川王峥峥章慧健章慧健
-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
- 一种隧道接缝密封垫防水能力预警系统及判断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接缝密封垫防水能力预警系统及判断方法,预警系统包括变形监测模块以及接触应力监测模块,本发明的预警系统可全天候实时监测管片接缝的接触状态,克服运营隧道接缝处监测困难以及监测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判断方法利...
- 雷明锋朱彬彬答治华沈卫平周上进王亚飞苟明中张鹏王立川
- 一种隧道预应力仰拱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预应力仰拱结构,包括仰拱本体,所述仰拱本体内沿隧道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对仰拱本体施加预应力的预应力构件,所述预应力构件的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与仰拱本体两侧的矮边墙连接。本实用新型首次在仰拱内预埋预应力...
- 张学民万正王立川冯涵胡涛阳军生杨峰乔世范袁立
- 文献传递
- 软弱破碎围岩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 目前软弱破碎围岩超大断面隧道设计中大量采用双侧壁导坑、CRD、CD法,这些方法在公路、铁路,尤其是城市地下工程中获得了成功应用,在施工安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工效、结构安全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对软弱破碎围岩超大...
- 王立川阳军生
- 关键词:铁路隧道隧道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
- 文献传递
- 一种隧道超欠挖体积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一种隧道超欠挖体积计算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预处理隧道开挖区段对应的断面设计图;提取隧道设计断面轮廓,识别设计断面轮廓类型以及对轮廓曲线进行计算;对采集的隧道开挖轮廓点云模型进行滤波计算和位姿调整;基于隧道轮廓...
- 雷明锋肖勇卓张运波丁家浩贾朝军王卫东王立川施成华黄林冲刘聪
- 超前加固和初期支护对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控制的贡献率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为研究浅埋软岩隧道不同支护方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以硅藻土地层飞凤山隧道斜井试验段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手段,研究超前加固和初期支护对浅埋硅藻土隧道地表沉降控制的贡献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初期支护与无支护工况相比,地表测点位移变化为:掌子面前方测点减少31.7%,后方测点减少77.2%,可见初期支护对地表沉降控制贡献显著;超前加固与无支护工况相比,地表测点位移变化为:掌子面前方测点减少55.5%,后方测点几乎无变化,可见超前加固(掌子面约束)对其前方地表沉降控制贡献相对显著,但对其后方沉降控制贡献低;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掌子面挤出位移减少了80.4%,改善作用明显;同时实施初期支护和超前加固可近似认为是仅初期支护和仅超前加固的叠加结果。研究成果可为依托工程及今后类似浅埋隧道提供参考。
- 高文山王立川王立川章慧健赵伟侯峰
- 关键词:铁路隧道初期支护地表沉降
- 铁路隧道双联式井底布置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设置辅助坑道是实现长大隧道长隧短打、快速施工的重要手段,为解决长大隧道辅助坑道与正洞交叉口区域交通组织困难、运输效能低的问题,以山西中南部通道南吕梁山隧道进口段斜井的设计和变更为例,对辅助坑道双联式井底布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联式井底布置可实现运输车辆的便捷转弯并形成环岛式物流通道,有效破解辅助坑道与正洞交叉口的交通组织难题、提升辅助坑道的运输能力;利用双联式井底布置方式,南吕梁山隧道斜井施工正洞月均进度为规范建议值的1.4~2.1倍,实现了隧道的快速施工;特殊工况下,主联和副联互为替代关系,可有效降低因单点拥堵导致整个物流系统停滞的风险;隧道施工通风、变压器和空压机进洞、交叉口正洞衬砌施工等方面的优势是双联式井底布置的另一外溢效能,与常规通风方式相比成本降低30%以上。
- 姚云晓马相峰王立川王立川袁步德奂炯睿张鸿昆辛军响
- 关键词:铁路隧道长大隧道辅助坑道优化设计
- 对隧道TBM导洞扩挖法施工的探讨与展望
- 介绍导洞法的概念及其作用,分析导洞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以2座已建成运营的单洞双线铁路隧道和1座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双洞6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共3座地质差异较大的特长隧道为依托,主要进行以工期关键工序——挖掘和初期支护为研究对象...
- 王立川陈海勇王占军徐润泽潘建平陈宏宇
- 关键词:隧道钻爆法
- 铁路隧道衬砌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前天然河砂资源紧缺,基于叙毕铁路川滇段某标段隧道工程大量采用机制砂施作隧道衬砌混凝土的现状,为揭示铁路隧道衬砌机制砂与河砂混凝土耐久性能方面的差异,考虑细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养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电通量与碳化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强度等级的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指标高于河砂混凝土约6%~10%,且混凝土耐久性能随强度等级的提高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耐久性能明显优于隧道内自然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分别提升约43%、37%。根据试验结果,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加强衬砌混凝土养护以增强其耐久性能。
- 王立川傅蕾王永林张学民张学民
- 关键词:机制砂河砂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
- 开挖与回填过程中隧道受力和承载拱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为研究开挖和回填过程中既有隧道受力变化及其与承载拱之间的联系,设计模型试验,通过考察开挖与回填过程中既有隧道的位移、内力及围岩压力,得到隧道受力变化规律,并对隧道受力与承载拱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既有隧道上方开挖过程中由于承载拱的存在,会使隧道经历无影响、弱影响、强影响3个阶段,但既有隧道上方回填过程中不会产生承载拱,填方对隧道的影响基本呈线性增加,隧道处于持续受影响状态;2)回填后的结构受力普遍大于相同覆土高度下开挖后的结构受力,且拱顶和仰拱相对其他部位受影响较大,易因内侧受拉出现裂纹;3)承载拱的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一定埋深隧道围岩应力状态是否经历三向应力—二向应力转变的历程,隧洞开挖时围岩应力的转移和重分布导致了承载拱的产生。
- 马相峰龚伦张致心仇文革王立川周上进
- 关键词:既有隧道受力分析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