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科

作品数:48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军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7篇骨折
  • 16篇下颌
  • 15篇颌骨
  • 13篇髁突
  • 13篇下颌骨
  • 8篇矢状
  • 8篇矢状骨折
  • 8篇手术
  • 8篇下颌骨髁
  • 6篇下颌骨髁突
  • 5篇医用
  • 5篇髁突矢状骨折
  • 5篇口腔
  • 5篇拉钩
  • 4篇入路
  • 4篇手柄
  • 4篇颌面
  • 4篇面部
  • 4篇内固定
  • 4篇创伤

机构

  • 30篇佛山市中医院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粤北人民医院

作者

  • 42篇王科
  • 22篇彭国光
  • 14篇谭玉莲
  • 5篇严鑫
  • 5篇杨磊
  • 5篇陈伟良
  • 4篇丁旭宣
  • 4篇吴美珍
  • 4篇谢建雅
  • 4篇吴俊伟
  • 2篇王友元
  • 2篇冯远华
  • 2篇杨朝晖
  • 2篇张大明
  • 2篇李海刚
  • 1篇黄河青
  • 1篇刘莉
  • 1篇罗富荣
  • 1篇钟树奇
  • 1篇吴颖

传媒

  • 5篇中国口腔颌面...
  • 4篇口腔疾病防治
  • 3篇广东省口腔医...
  • 2篇广东牙病防治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医健康养生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下双筋膜切口治疗颧弓M型骨折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皮下双筋膜切口治疗颧弓M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颧弓M型骨折患者于中间骨折线表面顺皮纹作切口,顺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表面分离,确认M两端骨折线位置后,在SMAS表面作2个小切口,先分离、暴露M两端骨折线后再于2个切口间的SMAS下骨面贯通,形成隧道,再暴露M中间骨折线。直视下对颧弓M型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均缩短,均解剖复位,术后无神经损伤。结论皮下双筋膜切口是治疗颧弓M型骨折较好方法,增大了手术视野,方便了医生操作。
王科彭国光谭玉莲杨磊何善志
关键词:颧骨骨折手术入路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重视口腔健康,勤换牙刷头被引量:1
2021年
想要吃嘛嘛香,保护口腔健康很重要。至于如何清洁口腔,"多漱口、勤刷牙"已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但很多人往往会忽略牙刷的挑选与保养。牙刷的材质、大小和护理方式不同,会给口腔带来不同的影响。
王科
关键词:口腔健康牙刷护理方式清洁口腔
抽动障碍患者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断裂1例回顾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1例典型病例,分析内固定断裂原因与抽动障碍之间的关系,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报道1例抽动障碍患者内固定术后断裂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手术注意事项。结果该患者常规使用小型接骨板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出现内固定物断裂,二次手术采用下颌骨重建板进行右侧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随访,右侧下颌骨骨折愈合良好。结论临床面对肌力或肌张力异常、不协调、亢进等情况,合并下颌骨骨折时,应充分考虑内固定应力作用,必要时使用下颌骨重建板进行坚强内固定,使骨折在骨折端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骨愈合。
何善志彭国光王科
关键词:抽动障碍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断裂
6835例患者拔除恒牙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患者拔除恒牙的原因、性别、年龄、牙位和患者的文化程度。方法:对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6835例拔除恒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拔除恒牙的原因、性别、年龄、牙位和患者的文化程度分析。结果:6835例患者拔除恒牙...
吴俊伟彭国光丁旭宣黄河青冯远华吴颖严鑫罗艳兰夏炜谢建雅王科沈琳
关键词:拔牙
经咬肌颌后入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术新入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单侧髁突中低位骨折患者沿下颌后作2 cm小切口,顺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表面向前方分离,确认骨折线后钝性分离SMAS,避开腮腺,于咬肌内平行咬肌肌束钝性分离暴露骨折线后,直视下对髁突骨折端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复位满意,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瘢痕隐蔽。结论经咬肌颌后入路是治疗髁突中低骨折的较好方法,该改良术式不但降低了损伤面神经的危险性,而且减少了术后瘢痕。
王科彭国光丁旭宣吴俊伟严鑫谢建雅
关键词:下颌骨髁突坚强内固定
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的研发
彭国光王科杨磊谭玉莲何善志冯远华严鑫
该项目属口腔颌面部外科技术领域。针对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手术中复位困难,研发相应髁突矢状骨折复位手术器械。髁突矢状骨折手术中较难复位的因素有:手术操作视野狭小,位于面侧深区,医生不能够在直视条件下解剖复位髁突;髁突矢状骨折...
关键词:
2461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 对2461例颌面部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研究.方法 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2003至2009年间因颌面部创伤住院的2461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明确患者性别、年龄、损伤原因、职业、地域分布、血型、骨折部位、多处合并伤、损伤程度、首诊收入科室、治疗效果.结果 2461例颌面部骨折病例中,男女比例为4.28∶1;20~4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1424/2461,57.86%);道路交通伤938例(40.98%),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第三产业900例(78.53%),尤其从事交通运输业人员是最易骨折群体;颧骨复合体、鼻骨、下颌骨骨折分别占22.08%(955处/4325处)、20.67%(894处/4325处)和16.35%(707处/4325处),以上是颌面部骨折最好发部位;常合并颅骨、颅脑损伤及软组织挫裂伤,分别为21.74%、38.36%和48.84%.简明损伤评分法(abbrebiated injury scale,AIS)评分85.98%(2116例/2461例)患者小于2分;38.16%(939例/2461例)的患者首诊收入骨科.结论 颌面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损伤程度较轻,常合并骨科损伤,男性较女性多见,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
王科彭国光吴俊伟丁旭宣严鑫谢建雅
关键词:骨折颌面部
一种下颌骨升支拉钩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下颌骨升支拉钩,包括手柄、牵引杆和牵引头,牵引杆包括垂直段和水平段,水平段设置于垂直段端部,水平段与垂直段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手柄固定于垂直段底端,牵引头固定于水平段端部;手柄为圆棒状,...
彭国光王科谭玉莲何善志
文献传递
一种下颌骨髁突探钩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下颌骨髁突探钩,包括手柄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手柄端部的探钩;探钩从下往上依次为第一探钩段、第二探钩段和第三探钩段,第一探钩段与第二探钩段之间的夹角为140‑160度,第二探钩段与第三探钩段之...
彭国光王科谭玉莲何善志
文献传递
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撑开器
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撑开器,包括分别位于两边的且相互铰接在一起的一对子钳体,子钳体包括手柄、钳头,两子钳体的钳头的头部均往下弯折,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子钳体的钳头的往下弯折部的外侧设置有垂直的凹槽。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保...
彭国光王科谭玉莲何善志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