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一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道德》
- 2009年
- 王成一崔斌
- 关键词:道德意识中国文学伦理学文学创作学术价值
- 放歌于山海之间——《经山海》主人公的诗化理想探析
- 2021年
- 赵德发是敢于也善于表达理想的作家,不管是他的“农村三部曲”还是他的传统文化系列作品,都勇敢、坚定地表现他的人生、自然、社会理想,而且,他理想的构建不是来自乌托邦式的虚妄,而是建立在现实生活、时代精神和历史文化基础之上,扎根泥土,关心底层,立足人性。2019年,赵德发发表于《人民文学》第3期的长篇小说《经山海》,无疑是近年来影响非常广泛的气势恢宏、富有诗意的主旋律小说,表达作者对于人性、权力、责任、理想的思考。
- 王成一王均策
- 关键词:农村三部曲诗化
- 电视广告老年人形象与老年关怀探讨被引量:10
- 2011年
- 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大众传媒对老年形象的展现越来越受到关注。电视广告作为受众不可避免的媒体体验,所呈现的老年形象影响着受众对老年人的看法和态度,更影响着老年群体的认知和心理状态,进而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老龄化和广告媒介作为文化现象如今都已经受到社会和学者的关注,但对广告中的老年形象研究在中国尚在起步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相关研究成果的类比分析,结合中国的国情对这一领域进行量化的实证性研究分析,探讨中国电视广告中的老年人形象。并通过相关研究探究中美在相关问题上存在的缺陷,为我国今后的相关研究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状态下的老年关怀问题提供参考。
- 王成一
- 关键词:老龄化电视广告
- 多元混成的小说艺术建构——论张世勤小说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 2023年
- 张世勤是小说领域勇敢的探索者。他从诗歌走向文坛,然后走向小说创作,而他一走向小说道路,就勇敢尝试、探索,努力开拓创新。他承续传统,但又不同于大多作家能比较清晰地梳理出他们传承的艺术流派,张世勤的创作似乎找不到所属流派,但又从很多流派吸收氧化,融合创新,还大量吸收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的手法,融合、创新,形成独特的多元混成的小说体系。
- 王成一
- 生活逻辑演绎人文精神——东紫近期小说创作论
- 2023年
- 以获泰山文艺奖的中篇小说《芝麻花开》为代表的东紫近期小说(2017—2022)延续前期小说探究的主题,注重人文精神、人性剖析。但比之《白猫》为代表的前期小说,更遵循生活逻辑,以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平常叙事为主线,自然而然将根须伸展开去,使小说意蕴如水一般渗入灵魂。同时更增强了纯朴厚重的亲情体验,通过展现亲情体验挖掘其中所含深层人性,展现“乡土中国”传承中的传奇文化。
- 王成一
- 关键词:生活逻辑人文精神
- “本体”思考与“通觉”表现——丁建元“新性灵散文”探析
- 2023年
- 当代散文作家中,丁建元不仅善于继承、借鉴、融合,将明清“公安派”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林语堂倡导的“独抒性灵”精神传承下来,而且勇敢探索、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独特之路,建构起独特的个人艺术世界——“新性灵散文”:将生活体验、生命体验与艺术鉴赏有机结合,延伸至对生命、人性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等进行普遍化、哲学化思考,实现对生命“本体”的深入探索,创造出更广阔、更博大的题材空间;通过“通觉化”将众多感觉方法、思维方法、艺术界域、表现手段全面打通,创造一种专属于丁建元的艺术空间。并通过它对生命张力与艺术张力进行全面挖掘,引领散文创作、散文阅读、散文研究走向一个全新的“位面”或者“界面”。
- 王成一
- 关键词:本体论
- 《人类世》的宏大格局与深切忧患
- 2020年
- 《人类世》着眼于地球四十六亿年的衍变史,把与之相比渺如尘芥的人类活动置于其中,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世"的伟大,同时也看到了人类的可怕和岌岌可危。曾经很长时间人类对"改天换地"持有肯定甚至崇拜的态度,但经过长期探索人们才发现所谓"改天换地"非但未必是好事,反而可能是灾难,值得好好反思。《人类世》的整体格局就是放置在人类与环境、历史、发展以及人类自我关系上,放眼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写出了"人类世"的天问、地问和人问,足见其格局之大、忧患之深。小说巧妙切入、巧设线索,进入人类世的形形色色人物,并通过他们展示人类的良知与原罪,体现大智慧、大格局、大忧患。
- 王成一王均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