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辰
- 作品数:113 被引量:5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IGF-Ⅰ和hCG对山羊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影响
- 1998年
- 采用体外培养山羊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应用IGF-Ⅰ和hCG进行不同处理,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睾酮含量。结果表明:①30~40日龄山羊睾丸间质细胞适宜作为体外培养的材料;②山羊睾丸间质细胞的敏感性随hCG的重复刺激而下降;③IGF-Ⅰ能够促进睾酮的分泌(P<0.05~P<0.01);④IGF-Ⅰ和hCG对睾酮的分泌具有协同促进作用(P<0.05~P<0.01)。
- 曹斌云李键王建辰朱建楚康靖全
- 关键词:山羊睾丸间质细胞睾酮HCG
- 18-甲基炔诺酮阴道栓诱导关中奶山羊发情试验被引量:4
- 1992年
- 1 前言早在60年代初期,国外就对孕激素海绵栓诱导母畜同期发情进行了大量试验,并广泛应用于牛、羊、猪的繁殖控制。国内利用孕激素阴道海绵栓或配合促性腺激素进行家畜诱导发情的试验起步较晚,报道也较少,尤其未见到在山羊上试验的正式报道。
- 马保华赵光荣段恩奎王光亚王建辰李年董浩王永智杨忠义
- 关键词:山羊发情
-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 1996年
- 本文从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研究的历史沿革到当前的发展动态,较为详尽地概述了性别决定的染色体理论、性别决定的基因调控机理和性别决定模型,并提出一些在未来研究工作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 史远刚王建辰
- 关键词:哺乳动物性别决定遗传学
- 山羊黄体孕酮分泌的特点被引量:12
- 1994年
- 在山羊发情周期的第10d和第17d,分别给2只和1只山羊安置颈静脉导管和后腔静脉导管,以20min间隔连续采样24h。然后,将1只黄体中期羊卵巢摘除;给另1只黄体中期羊经静脉导管注射15-甲基PGF2a,每小时注射1次,每次240μg,连续7次。3只羊都继续采样。每次都同时采取颈静脉和后腔静脉血样,用RIA法测定血浆孕酮(P4)水平。结果表明,山羊血浆P4水平没有昼夜节律;后腔静脉血浆P4水平有明显的波动,并高于颈静脉血浆P4水平(P<0.0l);黄体溶解和卵巢摘除后,颈静脉和后腔静脉血浆的P4水平先后降到1ng/mL以下。由此证明,山羊P4是由黄体波动性地分泌的。
- 黄群山张家骅王建辰
- 关键词:孕酮山羊
- 反刍家畜黄体溶解机理被引量:6
- 1995年
- 本文从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及催产素(OT)在黄体溶解过程中的作用,OT与PGF_(2α)之间的正反馈调节,PGF_(2α)分泌的起始和终止,P_4和E_2对PGF_(2α)分泌的调节,对反刍家畜黄体溶解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特别介绍了近年来黄体溶解机理在山羊上的研究进展。
- 黄群山张家骅王建辰
- 关键词:反刍家畜山羊
- 类阿片肽对山羊生殖内分泌的调节Ⅰ.吗啡和纳洛酮对山羊LHRH分泌的影响被引量:8
- 1995年
- 将16只发情周期正常的母山羊随机分成3组:吗啡(Mor)组、纳洛酮(Nal)组和对照(Con)组,分别注射阿片受体兴奋剂Mor、阿片受体拮抗剂Nal和等量生理盐水。通过收集垂体门脉血样,监测注射前后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山羊中黄体期和早卵泡期注射Mor均能显著抑制丘脑下部LHRH的分泌(P<0.05),而注射Nal则促进其分泌(P<0.05),在中黄体期注射比在早卵泡期注射效果更为明显。因而认为,在山羊,体内类阿片肽参与生殖内分泌的调节,它们可能参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通过卵巢类固醇的负反馈机理抑制丘脑下部LHRH的分泌。
- 章孝荣王建辰王强华
- 关键词:LHRH山羊吗啡纳洛酮
- 家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草药治疗综述被引量:44
- 2001年
- 宋晓平王建辰
- 关键词:家畜子宫内膜炎中草药
-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4年
-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近 3 0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最初的原核注射法是应用最普遍、最可靠、效果最稳定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价格昂贵 ,整合率低及不能定点整合的问题 ,所以近几年来转基因动物技术已出现了胚胎干细胞法 ,精子载体法 ,体细胞核移植法和人工酵母染色体法等一系列新方法。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正以其突出的优越性指导着多个领域的工作。目前 ,它的应用已渗透到基础理论、疾病动物模型、人异种器官移植、制药、畜牧兽医等领域。转基因动物应用正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 。
- 郝捷冯波王建辰
- 关键词:转基因动物精子载体法
- 奶山羊精子体外获能异体受精试验被引量:2
- 1990年
- 关于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的研究,已经历了120多年,直到80年代才获得了第一例“试管家畜”。近年来,尽管“试管婴儿”平均每天有4例问世,但到1990年4月10日为止,全世界获得的“试管家畜”仅有130例,其中“试管牛”54头,“试管猪”52只,“试管绵羊”23只,“试管山羊”只有1只。 为了克服山羊体外受精的难点,Rao等将山羊输卵管卵母细胞输入事先经子宫输入新鲜羊精的假孕兔输卵管,培养24~36h,有37.0%完成了异体受精。将这些受精卵移植给9只受体羊后,有1只正常分娩,获得了首例异体受精山羊羔。我们将超排羊输卵管卵母细胞移入事先经阴道输入新鲜羊精的假孕兔输卵管,获得了44.8%的异体受精率。但迄今尚未证实,山羊体外获能的精子与超排卵母细胞在假孕兔输卵管内能否完成受精过程和产出正常后代。本试验旨在研究山羊体外获能的精子与超排的输卵管卵异体受精及受精卵移植后产羔的可能性。
- 段恩奎王光亚马保华王建辰
- 关键词:精子体外获能
- 妊娠的细胞免疫调节
- 2000年
- 胎儿对母体而言是一种同种异体的移植物 ,但却能在母体子宫正常发育、生长 ,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免疫调节机制 ,细胞免疫调节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对子宫局部免疫细胞的种类、分布及其在妊娠期的变化和功能 ,免疫营养学说 ,妊娠对子宫局部淋巴细胞的调节 -免疫抑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靳亚平王爱华王建辰
- 关键词:妊娠子宫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