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宇东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瓣
  • 3篇足踝
  • 3篇足踝部
  • 3篇踝部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穿支
  • 2篇支皮瓣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腓动脉
  • 2篇腓动脉穿支
  • 2篇腓动脉穿支皮...
  • 2篇穿支
  • 2篇穿支皮瓣
  • 1篇第一掌骨
  • 1篇第一掌骨基底
  • 1篇第一掌骨基底...
  • 1篇修复术

机构

  • 4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涂宇东
  • 3篇高峻青
  • 2篇张家盛
  • 2篇付记乐
  • 2篇张宏宁
  • 2篇陈浩宇
  • 1篇罗丽华
  • 1篇王朝辉
  • 1篇李卓伟

传媒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足踝部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80例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均行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移植皮瓣均存活,且皮瓣生长的外形、色泽和质地与周围健康皮肤无明显差别,AOFAS评分为(87.14±5.37)分,其中优级25例(31.25%)、良级37例(46.25%)、一般18例(22.5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行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的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实施积极手术配合及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皮瓣成活率,促进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罗丽华涂宇东陈武胜
关键词:手术配合护理并发症
小腿内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同期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同期应用小腿内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6月,同期应用小腿腓动脉穿支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双皮瓣修复下肢创面9例,共计18组皮瓣。
付记乐高峻青张家盛陈浩宇涂宇东张宏宁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中医正骨手法整复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一掌骨基底部闭合性骨折患者40例经手法整复后分为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组(观察组)和交叉克氏针固定组(对照组)各20例,观察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手功能评定情况。结果:X线片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5±3.4周和7.5±2.4周;手指功能按照TAM评定标准,观察组的优良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整复结合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闭合性骨折可缩短骨折端愈合时间。
李卓伟高峻青涂宇东王朝辉
关键词:微型外固定支架手法整复
同期应用小腿内侧和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复杂创面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同期应用小腿内、外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复杂创面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同期应用小腿腓动脉穿支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双皮瓣修复下肢创面9例,共计18组皮瓣。均合并深部骨质及肌腱外露。其中8例为修复下肢两处不同创面,1例为修复下肢同一部位狭长创面.7组皮瓣携带腓肠肌填塞空腔。皮瓣面积7.0cm×5.5em~9.0cm×10.0cm。皮瓣供区植皮后予VSD治疗。结果术后18组皮瓣完全成活。所有病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2个月,4例6个月后为电话随访。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近似。术后6个月对随访患者进行感觉功能评定,18组皮瓣均恢复S:级及以上感觉。皮瓣供区植皮完全成活。结论同期应用小腿内外侧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两处创面或者一处特殊创面时无需吻合血管,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必要时可携带肌肉填塞空腔,抗感染力强,是修复足踝部较复杂创面的理想皮瓣。
付记乐高峻青张家盛陈浩宇涂宇东张宏宁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