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光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膈肌来源的β-银环蛇毒素结合蛋白的一些结合性质被引量:6
- 1995年
- 从毒蛇毒纯化的一类选择地阻遏乙酸胆碱(ACh)从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毒素,即β型蛇神经毒素,被认为是分析研究神经递质释放机制的十分有用的工具.β-银环蛇神经毒素(β-bungarotoxin;β-BuTX)便是其中被研究得比较多的一种,其分子量约21000ku,由共价相连的2条不同的肽链构成.β-BuTX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对运动神经末梢的释放过程有高度的选择性阻遏作用,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除阻遏胆碱能突触传递外,尚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能等神经元.据文献报道。
- 沈国光张新妹徐科
- 关键词:银环蛇神经毒素蛇毒结合蛋白膈肌
- 电鳐β-蝮蛇毒素结合蛋白的抽提及其与毒素结合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以加州电鳐(Torpedocalifornica)电器官为材料,探索了用去垢剂TritonX-100增溶抽提β-蝮蛇毒素(βagkistrodotoxin,βAgTX)结合蛋白的合适条件,建立了此结合蛋白活性的检测方法,并分析了该结合蛋白与同位素125I标记βAgTX的结合性质。结果显示这种电器官中存在相对含量较高的毒素结合位点,其密度为1580fmoL/mg蛋白质,此结合作用的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55×10-9mol/L。去垢剂TritonX-100可以有效地将该结合蛋白从电器官组织膜上增溶下来,抽提效率接近50%,为分离、纯化此结合蛋白建立了基础。
- 王银徐科沈国光沈国光周元聪
- 关键词:结合蛋白
- 大鼠膈肌β-银环蛇毒素结合蛋白的部分纯化及其鉴定被引量:4
- 1995年
- β-银环蛇神经毒素(β-bungarotoxin;β-BuTX)是从银环蛇毒分离得到的一种由两个亚基构成的碱性蛋白.与其它β-神经毒素一样,它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选择地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在中枢神经系统,这种毒素表现出既作用于胆碱能也作用于GABA能等神经元的细胞毒性.电生理研究资料表明,β-BuTX可能结合并阻断突触前的A型K^+通道,因此我们利用这种毒素作为探针,进行毒素结合蛋白的分离纯化工作,将可能有益于对突触前的离子通道结构与功能的探索,以增进有关突触递质释放机制的知识.文献报道。
- 沈国光卓晓亮张新妹徐科
- 关键词:结合蛋白膈肌提纯
- β-银环蛇神经毒素结合蛋白的分离纯化被引量:3
- 2000年
- 大鼠膈肌神经突触前膜上存在 β -银环蛇毒素结合蛋白。膈肌经匀浆、去垢剂抽提、离子交换层析、植物凝集素亲和层析及银环蛇毒素亲和层析 ,可获得纯化的 β -银环蛇毒素结合蛋白。其比结合活性达 1nmol/mg蛋白质。整个纯化过程的总得率为 3%。纯化蛋白制品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显示 ,有两个共纯化的多肽链 ,其分子量分别为 6 1和 6 9kD。
- 沈国光徐科
- 关键词:结合蛋白大鼠膈肌层析纯化
- 大鼠脑中存在β-蝮蛇神经毒素的结合位点被引量:4
- 1997年
- 由于神经细胞质膜上的多种离子通道和受体是神经毒素的天然靶物质,所以神经毒素在这些膜蛋白的生理功能及结构性质研究中已成为十分有用的工具.从各种蛇毒分离的神经毒素分为在突触后选择地阻遏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α型毒素以及突触前抑制递质释放的β型毒素两类.α-银环蛇神经毒素作为一种突触后毒素在nACh受体的发现、鉴定、分离及结构功能研究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突触前过程及有关通道、受体的研究鉴定工作却进展有限.缺乏合适的探针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
- 沈国光张新妹徐科
- 关键词:蝮蛇结合位点突触体神经毒素
- 电鳐电器官的蝮蛇突触前神经毒素结合蛋白的一些结合性质被引量:2
- 1999年
- 电鳐(Torpedocalifornica)的电器官是一种富含突触的组织.将这种电器官的粗制膜悬液与同位素125I标记的β-蝮蛇神经毒素进行结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电器官中存在相对含量较高的毒素结合位点,Bmax为1150fmol/mg,KD为2.8×10-8mol/L.响尾蛇神经毒素和β-银环蛇神经毒素对其结合作用的抑制实验显示,前者与β-蝮蛇神经毒素有共同的结合位点,后者的作用位点则不同.
- 沈国光张新妹王银徐科杜晓燕周元聪
- 关键词:结合蛋白
- 黑斑双鳍电鳐(Narcine maculata)电器官ACh受体的分离、纯化及其某些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1984年
- 我们用超速离心、非离子去垢剂Tritonx—100增溶提取、亲和层析等方法从产于南中国海的黑斑双鳍电鳐(Narcine maculata)的电器官分离、纯化了ACh受体蛋白。这种电鳐的电器官每克湿组织含有与眼镜蛇神经毒素(cobro—toxin)的结合位点可达到~3 nmol。纯化后的受体蛋白,与眼镜蛇神经毒素结合的比活力约10—12 nmol/mg蛋白。受体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现两个主要条带,其表观分子量分别为38,000和53,000。ACh受体与^(125)I标记的眼镜蛇神经毒素结合的复合物在1%Triton X—100存在下用凝胶过滤法测其表观分子量约390,000。等电聚焦测得该复合物的等电点约5.6—5.7。根据超离心分析,纯化的受体蛋白的沉降系数为9S。
- 陈丽筠沈国光
- 关键词:眼镜蛇神经毒素电器官受体蛋白沉降系数超速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