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立娟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气管
  • 2篇气管切开
  • 2篇切开
  • 2篇雾化
  • 2篇雾化吸入
  • 2篇吸入
  • 2篇吸氧方法
  • 2篇面罩
  • 2篇面罩吸氧
  • 2篇超声
  • 2篇超声雾化
  • 2篇超声雾化吸入
  • 1篇气管插管
  • 1篇气管插管患者
  • 1篇插管
  • 1篇插管患者

机构

  • 3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段立娟
  • 3篇陈亚静
  • 2篇庞凤兰
  • 2篇马小彬
  • 1篇卜春红
  • 1篇崔凤梅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面罩和单鼻塞联合吸氧与面罩吸氧在超声雾化吸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面罩和单鼻塞联合吸氧以及面罩吸氧在超声雾化吸入时的氧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并且气管切开的患者36例,分成两组,A组给予面罩和单鼻塞联合吸氧,B组给予面罩吸氧,观察两组在雾化前和雾化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动脉血pH值的变化以及在雾化过程中出现的症状、痰液性状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RR、SpO2、心率、PaCO2、PaO2、动脉血pH值、呛咳、胸闷、气促情况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和单鼻塞联合吸氧可以使痰液稀薄,改善缺氧,缓解患者不适症状,适用于气管切开雾化吸入的患者。
陈亚静段立娟庞凤兰马小彬崔凤梅
关键词:超声雾化吸入气管切开面罩
不同吸氧方法在拔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单鼻塞、双鼻塞、面罩3种吸氧方式对拔出气管插管后患者氧疗效果的异同,找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吸氧方法,提高氧疗效果。方法将66例拔出气管插管患者平均分成3组,分别给予单鼻塞吸氧、双鼻塞吸氧、面罩吸氧,观察拔管前和拔管后30min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P)、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动脉血pH值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1)A组吸氧前后比较PaO2、PaCO2、pH值、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3,-2.634,-4.958,14.383;P﹤0.05);B组吸氧前后比较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6;P﹤0.05);C组吸氧前后比较SPO2和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03,3.422;P﹤0.05);(2)3组吸氧后比较,A组的PaO2、pH值、SPO2、RR、P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2,7.190,27.117,4.003,5.611;P﹤0.05),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用双鼻塞吸氧和面罩吸氧优于单鼻塞吸氧。结论患者气管插管拔出后采用双鼻塞吸氧与面罩吸氧效果相同,且优于单鼻塞吸氧。
陈亚静段立娟庞凤兰卜春红
关键词:气管插管吸氧方法
两种不同吸氧方法在雾化吸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在超声雾化吸入时采用面罩吸氧以及单鼻塞和面罩联合吸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6例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面罩吸氧,B组给予单鼻塞和面罩联合吸氧,观察两组在雾化吸入前与雾化时的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在雾化过程中出现的症状、痰液性状的变化。结果:单鼻塞和面罩联合吸氧组与面罩吸氧组比较,SpO2、RR、胸闷、气促、呛咳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和单鼻塞联合吸氧可以改善缺氧,缓解不适症状,使痰液稀薄,适合气管切开患者雾化吸入时应用。
陈亚静马小彬段立娟
关键词:面罩吸氧超声雾化吸入气管切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