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鹍飞

作品数:24 被引量:438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民族
  • 4篇民族关系
  • 4篇边疆
  • 3篇民族工作
  • 3篇国家认同
  • 2篇社区民族工作
  • 2篇实证
  • 2篇主义
  • 2篇民族认同
  • 2篇法治
  • 2篇非正式
  • 2篇非正式网络
  • 2篇边疆民族
  • 1篇对立
  • 1篇对立情绪
  • 1篇多民族
  • 1篇多民族国家
  • 1篇心理
  • 1篇意志
  • 1篇预警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
  • 6篇兰州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大连市公安局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

  • 18篇杨鹍飞
  • 1篇田振江
  • 1篇薛广庆
  • 1篇刘庸
  • 1篇高响鸣

传媒

  • 5篇广西民族研究
  • 3篇云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 1篇中国边疆学
  • 1篇中国民族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模式研究
2012年
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政治与社会稳定,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为了将民族关系理论推进到中层理论并进一步实证化,从民族意志和认同倾向两个维度的交互关系切入,民族关系可分为争论型、和谐型、争夺型与互惠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语言使用、宗教与生活习俗、人口迁移、居住格局、社会同化、族群分层、族际通婚、族群意识等。而民族认同极端发展会导致民族分裂;国家认同促进民族融合,民族国家一体化。因此,对城市化与民族关系之间的机理也应作探讨。
高响鸣杨鹍飞
关键词: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民族意志
民族关系预警机制:功能定位、构建原则与基本架构
2016年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民族关系问题是中国社会风险源之一,构建民族关系预警机制对于防范社会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民族关系预警机制的功能定位,并以此明确了民族关系预警机制构建的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原则,最后作者提出民族关系预警机制的基本架构应当包括监测系统、咨询系统、组织体系、制度体系。
杨鹍飞
关键词:预警机制民族关系基本架构
国家认同、法治与爱国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实现路径被引量:17
2012年
和谐民族关系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衡量社会稳定的标尺,也是多民族国家的最高价值追求。民族关系和谐的实现,离不开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有效整合。笔者从国家认同、法治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切入,分国家认同、法治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和谐的逻辑关系,据此提出和谐民族关系具体实现路径。
杨鹍飞田振江
关键词:国家认同法治爱国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边疆”再探:概念、类型与治理路径被引量:10
2017年
"边疆"的本质属性涉及人口及其密度,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从"边疆"的人类社会属性上讲,社会安全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则是衡量边疆特性的基本维度。根据边疆社会属性的两大维度——安全与发展程度的高低,通过2×2矩阵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纯粹型、控制型、相对型和中心型。在此基础上,总结抽象出边疆治理的基本路径:安全优先模式、发展导向模式、"钟摆"模式和安全发展并重模式。
杨鹍飞
关键词:边疆治理
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试验与制度壁垒被引量:8
2014年
本研究以甘肃L自治州为例,运用SPSS软件进行均值比较、回归分析和列联表分析技术,对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问题相关假设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土地流转"政策方案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农村资本紧缺问题;对少数民族而言,"土地流转"政策受益程度低于汉族;户籍制度也是农村土地资产证券化政策的制度性障碍。基于此,研究认为民族地区自治机关可以尝试制定制度户籍改革的变通办法,在现有法律体系下规避法律风险确保土地流转投资人的合法利益,从而在政策实践过程中"策略性"地破除城乡户籍制度壁垒,以消除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性阻碍。
杨鹍飞
关键词:土地流转民族地区制度壁垒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59
2016年
中华民族"名"与"实"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盲目崇拜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特点的民族-国家理论,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制造更多混乱和误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强调了中华民族之"实",明晰了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意义上的内部各民族与国家关系定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从性质上讲,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既是民族认同,也是国家认同,更是一种共同体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是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逻辑前提,是整合国内各民族利益的重要机制,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少数民族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构有四个基本路径,即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维度共同推进。
杨鹍飞
关键词: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党认同
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演化与冲突干预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组织性是群体性事件研究的一般维度,宗教情感性是民族群体性事件的一个特殊维度。根据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组织性与宗教情感因素两个维度,通过2×2矩阵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原态型、反应型、主动型与竞争型;在此基础上归纳民族群体性事件的特殊类型演化机理,进一步分析民族群体性事件的干预时机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
杨鹍飞
论中国边疆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转型困境及其突破
2015年
随着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边疆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梳理了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价值,也探讨了城市社区民族工作转型的三大困境:工作内容"复杂化"、工作难度"多层次化"和工作职能"多部门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推动社区民族工作机制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杨鹍飞李浩功
关键词:非正式网络
转型中国城市民族意识的概念、特征与功能探析被引量:7
2012年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急剧变迁的转型时期。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呈现增强趋势。作为综合反映民族生存、发展和其自身特征的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反映出很强的排他性、依赖性、多层次性、动态性、阶级性、社会遗传性和群体过程性等特征。适度的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的发展,过强的民族意识则不利于国家、社会与本民族的发展。
杨鹍飞刘庸
关键词:民族意识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青海、新疆三地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1
2015年
本文以西北甘肃、青海和新疆三地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从认同过程、社会融合、政策干预和社会分化四个维度,提出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影响因素的4个总假设和10个子假设,运用STATA软件分别对自变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做序次Logit回归分析,检验了相关假设。数据表明:1.年龄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呈现"正U型",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呈"倒U型";2.就业对国家认同具有正向增强作用,而对民族认同则具有负向削弱作用;3.民族优惠政策执行偏差的消极作用显现,双语教育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具有正向积极效果;4.收入、政治身份(党员)和户籍(城市化)对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正向作用,收入与民族认同是负相关关系;5.性别和教育程度对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没有显著性影响。本研究的结论与当前学术界的一些"流行"观点有较大差异。据此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不应盲目改变现行民族优惠政策,而应该采取保守老成的策略——"用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为少数民族实现充分就业、分享城市化的好处创造必要条件,增加少数民族收入水平避免"阶层固化"而形成族群性社会分层。
杨鹍飞
关键词: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少数民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